清朝的字辈问题?

乾隆的儿子属永字辈,下面是绵字辈,然后是奕、载、溥,后来因为清朝灭亡,没能继续传下去。我听电视上说,乾隆帝写了8个字作为辈分字,后来道光帝又续了8个字,虽然乾隆的那8个还没用完,但我还是想知道这16个字到底是什么?请高手赐教!

乾隆定了四儿子:永”、“绵”、“奕”、“载”,道光定了四个字:“溥”、“毓”、“恒”、“启”。

清朝在成为中原的统治者前,皇室人士的名字都是任意改的。后来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参考了汉人的命名方式,取名要跟辈分排行。

最初的几名儿子以“承”、“保”、“长”三字命名,后来固定用“胤”,孙辈用“弘”,曾孙用“永”。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永”、“绵”、“奕”、“载”。

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仕”、“敬”、“福”、“寿”。

1938 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 15个字,“永、延、年、天、运、开、中、远、危、国、挺、起、元、思、文”。

扩展资料:

清朝皇族近支辈分为: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仕、敬、福、寿、永、延、年、天、运、开、中、远、危、国、挺、起、元、思、文。

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胤禛登基后,其兄弟则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

当乾隆传位予永琰后,为免其他人要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颙琰。道光帝绵宁继位后也把自己名字改为旻宁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庆亲王奕劻,因其出生时已不属于近支,则自取偏旁。

2011年9月15日,“清祖文化园”在吉林省敦化市开园,在其主体建筑“清祖祠”里,一幅清代皇室爱新觉罗家族的族谱问世,该族谱长40米,高10米,是全中国面积最大的族谱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9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闓增祺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定辈人及其所定辈

康熙定三辈 :允弘永

乾隆后定四辈 :永绵奕载

道光后定四辈 :溥毓恒启

咸丰续定四辈 :焘闓增祺

逊帝续定十二辈:敬志开瑞
锡英源盛
正兆懋祥

注:康熙定之「永」与乾隆定之「永」同
「允」避雍正讳改为「胤」
乾隆年间续定辈
乾隆四十一年改「永绵」为「颐曼」
道光续辈前有用辈:溥(奉)毓(慈)恒(娱)
道光七年续定辈
咸丰七年续定辈
一九三七年续定辈
豫亲王保泰后人用辈:常(载)松(溥)柏(毓)清(恒)国(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17
呵呵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呵呵~帮你找了一下~
第3个回答  2015-09-10
  从康熙皇帝开始,也仿照汉人家族成员命名排辈,以便区别长幼尊卑和血缘远近。康熙帝先择“胤、弘”二字作辈分,乾隆皇帝选择“颙、旻、奕、载”四字,道光又续“溥、毓、恒、启”四字,咸丰又续“焘、闿、增、祺”四字。所以从雍正皇帝开始,宗室辈分排序为:“胤、弘、颙、旻、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

  字辈,名字中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古代一种特别“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人对字辈谱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
第4个回答  2019-03-03
我是恒字辈我上面是毓,下面是启,我是那得后人啊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