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国师和太师是什么官职?

我喜欢看一些古装剧,最近看一部电视剧《赖布衣传奇》,国师是什么官职?不是高僧的那种国师,希望达人赐教,最好别是百度里转的,用简单明了的话说说。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但更多的国师出自道教,如唐代国师杨筠松,是典型的道教徒,风水学泰斗袁天罡,元朝国师丘处机等均出道教。一般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国师出自道教,由少数胡人统治的朝代部分时期,国师则从佛教中产生。

太师,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周时为“三公”;汉哀、平间,尊为“上公”地位更在“三公”上,其后魏、晋、江左均随称“上公”。

扩展资料:

历史或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太师:

1,《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也就是说姜子牙做过太师。

2,封神演义里的闻仲闻太师。

3,汉朝曾废掉太师一职。汉献帝初期,董卓曾为太师,董卓被杀后这个职位又被废。

4,包公案里面的庞籍庞太师。

5,宋末著名的奸臣蔡京蔡太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3

1、“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不是官名。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时代(550—577)法常为始。

2、“太师”,官名,中国古代职官,始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

太师指两种官职:

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扩展资料:

“太师”古时三公之首,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晋代避讳,曾改作太宰。晋之后复称太师﹐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但更多的国师出自,如唐代国师杨筠松,是典型的道教徒,风水学泰斗,元朝国师等均出道教。一般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国师出自道教,由少数胡人统治的朝代部分时期,国师则从中产生。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4

1、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一般出自道教,一些胡人统治的朝代,多出自佛教。

2、太师指两种官职。

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3、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但更多的国师出自道教,如唐代国师杨筠松,是典型的道教徒,风水学泰斗袁天罡,元朝国师丘处机等均出道教。

一般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国师出自道教,由少数胡人统治的朝代部分时期,国师则从佛教中产生。

4、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周公薨,毕公代之。

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

晋既因太师而置太宰,以安平王孚居焉。在周朝,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扩展资料:

太师属“三公”之列,隋唐时“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记载,唐初只设有东宫“三师三少”未设“三孤”,“三师”为贞观11年复置。宋朝复称“三公”,但并未设“三孤”。明时复置“三孤”。

明史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

可见太师和太子太师不是一回事,太子太师也不能简称太师,观元、明、清三朝太师都是正一品衔而太子太师只有从一品衔。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一般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国师出自道教,由少数胡人统治的朝代部分时期,国师则从佛教中产生。

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扩展资料:

古代官位等级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统知府。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4

1、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一般出自道教,一些胡人统治的朝代,多出自佛教。

2、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扩展资料:

殷纣太师:箕子

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朝鲜,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

元朝国师:丘处机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35000里)。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