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庄王墓有盗洞为何没有被盗,墓室门口出现一毛巾如何引发轩然大波?

为何没有被盗,墓室门口出现一毛巾如何引发轩然大波?

因为梁庄王墓穴里面虽然没有被盗,但是盗墓贼损坏了墓门,而且那条毛巾就是他们想要炸毁墓门的证据,梁庄王的陪葬品中有很多古董,如果被盗将是巨大的损失,所以才会引起轩然大波。

梁庄王是明仁皇帝的第九个儿子,明朝历史上有一个简短的记载,梁庄王朱瞻垍不知道为什么,他只活了30年就死了。

考古人员开始挖掘梁庄墓,队员们进入墓穴时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发现由于梁庄墓的修建,墓穴中残留了大量的水,考古学家花了几天时间才把墓穴里的水移走,之后,考古学家打开了一个重达一千公斤的石门,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墓室只有一扇门,几位考古学家走进墓室,发现在墓室的顶部出现了一个大约10厘米的洞,整个墓室顶部都有坍塌的迹象。

然而,通过仔细观察,考古学家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从这个洞里,盗墓贼无法进入墓穴。队员们估计,盗墓贼在爆破时用的药量小了一些,如果药量在大一点,他们就成功进来了。进入墓穴后,没有盗窃的痕迹,因为文物工作者从梁庄墓中出土了53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51件。这些文物大多原本放在31平方米的后房里,相当于每平方米里面都有大量的文物,令人惊叹。

对于那条毛巾,考古学家觉得应该是几名盗墓贼在盗梁庄王墓时,采取了钻空的方式,结果,他们不小心把宫殿的顶部打穿了,当他们放置炸药爆炸时,炸药会直接落入古墓,这样,不仅墓室不能爆破,墓室中的古物也可以爆破,于是就把毛巾包住炸药,可以减少对陪葬品的破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6
梁庄王墓原筑有内外茔园、园内地面建筑和地宫,历经沧桑,现存只有地宫、内外茔园的北半部基址,园内地面建筑荡然无存,惟遍地散布的残砖败瓦表明它们曾经有过的辉煌。内外茔园长方形,南北向。现存外园东西宽250米,内园东西宽55米。内、外茔垣基址的解剖证明,外垣宽1.3米,是石皮土心墙(即以大小不等的自然石块垒成内外两堵墙,再用土充填其间),并培土作护坡;内垣宽1米,是砖皮石心墙(以砖砌内外两堵墙,其间充填小石块),也培土作护坡。墓葬(地宫)构筑在内茔园里的一座小山坡上,南北向,平面呈“中”字形,属崖洞砖室墓,设有封土堆,墓室南端有一条斜坡墓道。墓道竖穴式,其底南高北低斜坡状,平长10.6、口最宽4.3米,北端底距地表深7米。修筑墓室是从墓道北端的垂直壁面向北凿岩掘进,形成隧洞,再在洞内用砖砌成墓室,粘合料是石灰。墓室分为前室和后室,横前室,双穹窿顶,前、后室各设一道双扇门和一条甬道。墓室内空全长15.4、最宽7.88、高5.3米。墓道填土分五层:第一层是从墓外精选运来的土,未夯;第二和四层为石灰层,第三和五层则系原坑红褚岩,均经夯实。凿洞为室所掏出的土石,最后回填成封土堆,高约9、底径约50米。门洞为六层砖券,封门墙厚达1米。券洞顶之上,砌一堵挡土墙,直达第二层石灰层底。此墙头外加砌一堵高1.17米的碑墙,碑墙脚压在第四层石灰层面上。此碑墙嵌石质墓志两合,东西并列:东边的墓志较大,是《梁庄王墓》墓志;西边的墓志较小,是《大明梁庄王妃圹志文》。墓室墙体厚近1米,以六层砖砌成,地砖则只平铺一层。前室门为石质,但只有东扇门,西扇门已佚,门后的前室地砖面有一个长方形凹坑,是用来支垫“自来石”的。后室门为漆木质,已朽。后室设有壁龛、棺床和灯台:室中砌两座长方形棺床,中央用石条砌成的一座是为王的棺床;其西侧以砖接砌的略小的一座则系妃的棺床。甬道两侧各有一个砖砌灯台,东、西、北壁各辟一个壁龛。后室的穹窿顶有一处被盗墓分子炸陷而未垮塌的盗洞,说明盗墓分子未曾进入墓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27
因为盗墓贼从上往下打爆破孔,不小心打穿了,所以用毛巾塞住洞里面,好放炸药。爆炸以后毛巾就掉下去了。结果一下响周围村民听到了,而且他们进入了墓室,不过里面全是水和淤泥,所以宝藏都埋在淤泥里。盗墓贼来不及发现。
第3个回答  2019-10-27
古人都是很聪明的,特别是王公贵族,名门望族都会设置机关以防既望者盗墓。有盗洞那肯定是有人前去盗墓,没有盗墓成功可能是当时的某种原因惊吓或者什么,从而慌乱逃跑而掉落的毛巾。
第4个回答  2019-10-26
因为墓里边被水淹没,加上建墓时的防盗措施,盗墓贼没有办法进入墓室,墓室门口出现的毛巾,专家们都以为,盗墓贼已进入墓室,大墓已被盗过,事实是虚惊一场。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