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佛学大德解释并指正,谢谢!

境因身有,念因境生。念善则人善,念恶则人恶。无念则无心,无心即佛心;自此常清净,方可以入“道”。
回T深深海底行T:人的身体每一部分用现在科学的观点来看,就是一接受外界及自己身体物理信号传感器集合。人所感知的境界就是这些信号的一个集成。因为这个境界,而执取某一种则产生思想活动(“念”的生成),人的一切心理、生理、行为活动都是围绕这一念来进行的,所以我说“念善则人善,念恶则人恶。无念则无心,无心即佛心”。由此循环,而完成整个生命的过程。

“无念则无心,无心即佛心”。做到了对境不被境转,不生一念,只是修证佛法的基本条件,做不到这一步,想要修证,无从谈起。能够到这一步,正可起修。于是我说“自此常清净,方可以入“道”。”

境由真心生,七识亦如是。
善念六根净,念恶染六根。
五蕴身未灭,无念非无心。
念起无有实,应观如泡影。
若常无念想,卧轮小伎俩。
佛心名实际,湛然无污染。
明心可入道,悟后方实修。
不垢亦不净,去染是佛心。

偈云:“莫道无心便是禅,无心犹隔万重山”

复说如下:六尘外境,谓色声香味触法尘,其实,六尘双具“外相分”、“内相分”;简言之,外相分即为“客观世界”;内相分则是经由六根之“胜义根”分别后,在六识心之中产生的影像;而众生无始以来从未实际接触过外相分,所触皆是内相分,因二者在众生心中并无差别,我们以为接触到的是客观存在的六尘。比如,眼前电脑显示屏,本为倒像,经眼根之胜义根分别而变为正像。比如“疼痛”的觉受(触尘),若大脑分管痛神经的区域(身根之胜义根)受损,则无有痛感。可见,六尘本为虚妄(其实,即使是外相分之“客观世界”也是众生共业所造,终将坏灭,无有实际,何况虚妄之“内相分”),无非是第八识如来藏借诸缘和合而生。色身坏灭,五色根随之坏灭,而第七识、第八识不坏;继续随业持有下一世之色身。故楼主说“境因身有”不是正说,外相分由众生真心所造,内相分由众生六根感知,无论如何,皆源于第八识(如来藏、真心),此为根本之法,一切诸法离此而独立,则成“戏论”。故末学改为“境由真心生”。
后面几句,也有错误之处,若要细说,不免长篇大论,使读者费神劳心;故略去,仅以不通之“偈”答,如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楼主既有回复,末学不免再说几句:
人,必须“八识心王”和合运作,方能生活在三界之中,若无第八识心,有情顿成死尸,同于木石,故说“夜夜抱佛眠”“日用而不知”。因第八识心是一切根、尘、心识之本,摄藏十八界一切诸法,所以极其重要,其实,也就是“如来法身”。
因而,师兄一句“无心即佛心”,令人误会;何以故?此“佛心”,如上所说,具有无量功德,能生万法故,自有实际体性,非是“断灭空”。名为“实际”,而其无有形相,不触六尘,不为人知,显示“空性”,应说为“非有非空”,不可落于空有二端。
人,作为“五蕴身”,也是虚妄,百年坏灭故;唯有第八识如来藏不生不灭。在五蕴身的层面上“善人恶人”皆属虚妄,善恶等念,皆是缘起法,有生灭故。而诸恶念,一者令人受恶果报,难出生死;二者污染六根,难与佛法相应。因而又必须远离。
复次,卧轮和尚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日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闻之,也说一偈:“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日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不说二位证量如何,只说“对境心不起”究竟是什么?一者,此处之心,必是能见闻觉知的妄心,否则,无有起与不起之说;强令妄心不起念,是住于“未到地定”,而就算获得最深之“非想非非想定”,也不是触证真心。与“菩提”无直接联系。故为六祖大师所破。
而“不起念”的功用也不是一无是处,常常能让意识心不起念,心思会变得越来越细微,更容易住于“念头未起”之时,(参看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看住话头。
“不为境转”之心,“无住心”“非心心”等,是指真心;无论此有情如何起大妄念,乃至疯狂、精神分裂;此心也是永不随境转;若能逐渐修除此真心中含藏的污染种子,乃能转万物(功德显现故),任运自如。若以世世断灭之意识心去转万物,无非妄想。
“常清净”亦是指真心,真心永无可能被污染,只是携带无始劫以来善不善业种,故名“不垢不净”,若在佛地,则名为“常乐我净”,非是因地之“不垢不净”也!以其修除了追后一丝污染之故。《楞严神咒》开始前有一偈:“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愿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做道场”可见,成佛须是完全除尽“微细惑”,地上菩萨早已明心见性,早已进入“实修”阶段,而“留惑润生”,在三界之中“受生死”。因此,明心见性不是“究竟成佛”。真实的“常清净”,不仅仅是“入道”,而是佛地真如才具备的体性。明心之后,真心之中仍旧含藏污染业种,故经中有云:“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亦是说“悟后起修”。悟前无有“实修”,资粮位而已。大乘见道,必是“顿悟”,无有“渐悟”。
以上所说,随心而论,未有条理,师兄指正。

末学合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3
你的观点正是大乘圆教天台宗「一念三千」的观点。网上已经有佛教大德解释清楚何为「一念三千」了,鄙人就不多费唇舌了,故作一回文抄公也。大德的解释如下:

「一念三千」是什麼意思?道理可深广哩!迭「三千」不是指三千大世界,而是指每个众生的一念中具足「三千性相」,典出於佛教的天台宗。

佛教自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国以后,形成十大宗派,天台宗又称法华宗,与华严宗、法相宗合称「教下三家」,是隋朝智者大师集其大成的。智者大师号称「东土小释迦」,他和他的师父南岳慧思大师都是灵山会上听受妙法连华经的菩萨,法华经是「纯圆独妙」的经中之王!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同释如来一代时教,罄无不尽,所以智者大师宗法华经而建立的天台宗,其所弘阐的确是无上甚深微妙法啊!

智者大师所讲的「天台三大部」,即《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一念三千」就出於《摩诃止观》卷五上。它指明世间在生死流转中的众生可以归纳为六凡法界和超出生死轮回的四圣法界,共成为十法界:六凡法界:地狱道、畜生道、鬼道(三恶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三善道)。四圣法界:佛(果位)、菩萨(因地),辟支佛、阿罗汉。十法界互具,就是每一界都具备(含摄)十法界,就成为「百界」。此百界每一界各有「十如是」,即如是性、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力(能力、力用)、如是作(所作所为)、如是缘、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来究竟等。百界乘以十如是,即成一千;再配合五阴、有情、国土「三世用」,即是「三千性相」,都具足於一念之中,此之谓「一念三千」。

佛教与别的宗教不同之处,最主要的是佛教认为决定每个人未来苦乐升沉的不在於信教不信教,而在於各人的存心行事,所作所为;也就是一切都遵循著因果的规律,而不是由什麼主宰宇宙万物者所支配的!还有一个特点,佛教确认十法界的体性是完全同一的、平等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应成佛,佛佛道同,平等平等!天台宗指出:「起一念必落一界(十法界中的那一界),如起了一个最重的十恶业之念,特别是猛烈的嗔恚心,就是一个地狱道的因;动了一个中等十恶业之念,与贪心相应的,便是一个饿鬼道之因;起了一个轻微十恶业与愚痴心相应的心,是一个畜生道之因。修十善业的我慢贡高者是阿修罗之因。行中品十善业与伦理五戒相应的是人道之因。行上品十善业的是生天道之因,更能修习禅定,随其定力的浅深而为色界初禅——四禅天,或无色界四空天之因。超出三界六道,永绝生死流转的还有四圣法界:一念与「四圣谛」无相、无我相应的就是阿罗汉法界的缘起。一念与「十二因缘」相应的就是辟支佛法界的缘起。一念与六度四摄、自觉觉他相应的就是菩萨法界的缘起。一念与慈、悲、喜、舍,真如法性相应的就是佛法界的缘起。

由此可见,起一念就是一个受生之因;超越世间的四圣法界也从一念相应而起,当知一念的重要性!佛门修行用功的功夫也就要抓此一念,回光返照,令心住于净觉妙明、真如法性的无住境界。「念念刮磨心垢尽,时时话护道菜焦!」

天台宗的《小止观 六妙门》开篇就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简明切要的提示。所以,佛教是最上乘的精神文明,要寻求世界和平、人类文明与进步,只有从深明因果,无我无相的佛教中求!

所以,「一念三千」提醒人们:世出世间,苦乐升沉,光明黑暗都从一念起,要从一念深处净化自心,清努力於自身建设吧!(资讯来源:摘自《净意室文存》)

无念并不简单,并非单单指把心念空掉而已,真正达到无念的人,他流露出心的轨迹是无所得,无所谓,无所住的,心光显露,证妙真如佛性。无念的阶梯有「初住」、「续住」、「回住」、「近住」、「伏住」、「寂住」、「最寂住」、「专住」、以及「等住」,五方佛智於「等住」中显现。此「禅定九住」乃出自口耳传承的《时轮金刚九次第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03
无念无想并不是究竟地。只需要善于觉知观察一切念头对自心的影响。我说念头是指一切身觉身行、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其中最隐秘的是心态对人的影响,常被忽略,(比如心悦、心定、心解脱以及心烦等心理状态),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暗中为其所控,反以为这便是顺其自然,其实是有所好。所以只要大加赞叹、投其所好、令其心悦,他便容易宽容他人。如果修了半生一时不察所奸人所惑落到这地步,那真是可惜可叹!相反地,如果把无念无想当成佛心清静,反而有一层极强的防护罩般百毒不侵,但因为闭目塞听,他也成不了事,其所悟也非究竟。老子曰无为无不为,便是说要善于在观察自心变化的过程中领悟“大道”,不是无所事事(无念)。若说无心之失,那不一定无过,只不过其责任不同于故意犯罪,可能相当于失职。所以说佛心即无心有点不妥当,还是无我比较好,不容易引起误解。只要不脱离现实,自心就会因为境的变化而变化(自心中不变化的部分则是真心),以无变观察有变,就是JKD。既知真心妙明也是不垢不净,它是清净无染的,所以实修虚修都不是为了"弄干净",清净远离烦恼只是为了方便明白真心是什么,只有明白不变的部分才能知道变的是什么,否则,见过的变化再多也无济于事,如何能救得了众生苦,共苦是可以,但众生要的是同乐。
第3个回答  2009-01-03
楼主这句已是十错八九 不过最后一句是对的 但是 是入邪道 而不是正道

境因身有:身可是真有?如果有实,此身应当常住,若不能住则不能称此身实有,那么境以不实有为因又如何生有呢?
念因境生:这句就更可笑了,譬如有人走出暗室见到光明,此人如果产生"我见到了光明"请问此人假如没有想到"黑暗"的概念又是如何知道此时自己"我见到了光明"?也就是说此人同时见到"黑暗和光明"又怎么能一口咬定"我见到了光明"呢?
反过来譬如有人走入暗室见到黑暗,此人如果产生"我见到了黑暗"请问此人假如没有想到"光明"的概念又是如何知道此时自己"我见到了黑暗"呢?也就是说此人同时见到"黑暗和光明"又怎么能一口咬定"我见到了黑暗"呢?
念善则人善:如果有人有心行善是为了自己能获得更多人天福乐,念善则人善??
念恶则人恶:如果有人杀害众生使其快些舍报是为了减轻的临死痛苦,念恶人恶?
无念则无心:作无念之念算不算心?
无心即佛心:佛心若是无心,岂不是死水一潭,何来三界六道轮回??
自此常清净:诸法断灭倒真是清净!!
方可以入“道”:进去容易 出来可就难啦 哈哈
第4个回答  2009-01-03
道家讲无为,此处讲无心

说明佛道两家都认识到了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这里的念是执着,执着于善,则人善
执着于恶,则人恶

这种执着由环境从遭遇产生

这些遭遇由身体的体会产生

人对真实与虚幻,对善恶的标准往往从其本身的经历和遭遇而去定义

这种从主观产生的定义使人产生太多执着,甚至在很多评判标准上并不公道

所以放下执着,无心,没有了这个主观去定义善恶,定义虚实的心

才能清净,才能入道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