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政大臣”等于“丞相”吗?

如题所述

不能等同
丞相一职是中国封建王朝常设的例制职务,所谓例制职务,就是按照惯例常设的一个职务,并把设立这项职务变成一种制度
丞相的职责主要是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统领百官,一般都是做一些具体事务。最初的丞相权力很大,拥有开设幕府的权力(即可以开府招募幕僚,并通过幕僚形成一个自己的智囊体系),因此看很多汉朝电视剧里,丞相周围总有那么些幕僚之类的幕臣。而在中国,在历代皇权的打压之下,相权先是被分化,进而形成多相局面,相互制约,最后到明朝初期废除丞相制度,改权分六部而终止
丞相一职是封建王朝例制职务中最高的一个,正一品,地位仅次于皇帝,统领百官,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角色
而辅政大臣(也有叫顾命大臣等称呼)并非例制职务,设置辅政大臣一般都是因新帝年幼,难以把持朝政大权,老皇帝又难以等到新帝成年,就是幼帝即位,为了稳固统治,防止大权旁落甚至改朝换代,也为了防止外戚当权,一般老皇帝都会从心腹大臣里选派多人组成辅政大臣团体,一方面是在小皇帝年幼时辅佐小皇帝处理朝政,稳定局势,同时教导小皇帝如何做好君位,另一方面设立多名辅政大臣,也为了相互制约,避免朝臣势力过于强大,新帝无力与之抗争
辅政大臣并非常设职务,甚至可以说辅政大臣并没有任何官阶,担当辅政大臣的人都是朝廷高官兼任的
比如:汉武帝即位初期,景帝并无辅政大臣,而是由窦太皇太后(窦漪房)监国;清雍正帝即位时,康熙也并未指定顾命大臣;原因很简单:武帝即位时虽不能亲政,但有其亲祖母窦太后在,权力交给老太后可以防止大权旁落,同时老太后年事已高,皇帝亲政后老太后也不能长期掌权,同时还能防止皇帝年幼时王太后把持朝政的局面;而雍正帝即位时,已经是一个中年人,已经达到做一个合格皇帝的标准,无需再指定辅政大臣
而反过来:汉昭帝即位时不满十岁,武帝指定以霍光、田千秋等数人组成的辅政团队作为辅政大臣,里面包括:大司马霍光,丞相田千秋,还有御史大夫等,基本囊括了朝廷正一品;康熙即位时,顺治帝指派索尼、鳌拜、苏克沙哈、遏必隆四人担任辅政大臣,而四人都是朝廷高官
也就是说:丞相是一个定制的官职,拥有品级,具体职权任务等;而辅政大臣只是一个称号,其必定由各类高官兼任,如明朝内阁,汉朝三公大臣等,一般丞相如果设立,都会在辅政大臣之列,但不会是唯一(就连刘备当年还留下诸葛亮和李严二人共同辅佐刘禅,只是李严没斗过诸葛亮被罢免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7
辅政大臣不等于丞相,“丞相”这个官职名称,在历史上不是一直都在用,很多时候都废除了这一职位。
凡是“丞相”存在的时代,它都是辅政大臣,而且大多数时候是首辅。
“丞相”被废除的时代,辅政大臣的名目有很多。比如:大司马、大将军、尚书令、中书令、中书门下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名称虽然不同,但是职能基本相仿,都是协助皇帝总领政事、协调阴阳
第2个回答  2012-09-27
不一定,辅政大臣基本上在皇帝年幼的时候,代为处理国家政务的大臣。可以有多个,明朝以前,各位辅政大臣,有的是丞相,有的则不是丞相。
当然了,一般来说,都是设置一位首辅大臣的,这位大臣负责将最后的结果汇报皇帝,由皇帝做最后决策。
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所以明朝以后的辅政大臣,都不能称之为丞相,不过,有的大臣位高权重,老百姓们都会尊其称呼为丞相而已。例如,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索尼等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3个回答  2012-09-27
不等于,
辅政大臣是特殊情况下的设置,皇帝年幼或者生病不能理政时设立
如年幼,临终让霍光任大将军辅国,地位在丞相之上,甚至有废立大权。
年幼,恭亲王弈以议政王头衔总领全国政务,地位在军机大臣之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9-27
不等于,这个是特殊时期的职位,并不是常设的,比如皇帝年幼,就会设立辅政大臣以及太后辅政,往往权力较大,相当于国家的一把手。丞相是常设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然,这是浅显的理解,不作深究),但是比不上辅政大臣的权。辅政大臣往往被称为权臣,历史上著名的比如周公、诸葛亮、霍光、多尔衮,以及康熙的四大辅政大臣。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