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曹禺建国后的戏剧创作?

如题所述

曹禺建国后的戏剧创作,囿于政治环境影响,总体来说成就平平,已不能和建国前相提并论。

以他在建国后创作的《明朗的天》、《胆剑篇》和《王昭君》为例子:

这些作品首先都摆脱不了政治宣传或为达到某个政治目的而创作的窠臼。如《明朗的天》是为了歌颂新社会工作环境的优越性,《胆剑篇》是鼓励人民在困难时期坚持抗暴的,《王昭君》更是开篇名义“完成总理嘱托,促进民族团结”。

其次是作品人物描写水平的总体下降,在这三部话剧里,除了《王昭君》勉强维持了接近于建国前作品人物细致刻画的特点,另两部作品完全找不到令大众产生长久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

最后是缺乏思想深度,远离了“人本”精神。

曹禺晚年临终时曾叹息“我太听话了”,或许这句话很能反映他对建国后一系列行为的懊悔,当然也包括剧本创作,这对分析曹禺建国后的戏剧创作应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