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个内阁中有多少位宰相

如题所述

1,唐朝根本就没设置内阁!内阁是在明洪武年间设立的,当时老朱把丞相给废了! 然后设置内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2,唐朝宰相有很多! 实行的是群相制!
唐初,名副其实的宰相有六位,分别为尚书左右仆射(后为左右丞相,尚书省)、2名侍中(门下省)、2名中书令(中书省),也就是三省的长官。
另外,有些被皇帝加上了诸如“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平章国计”、“同中书门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类的进入议事堂议政的大臣,也是事实上的宰相之一。
而放宽到名义上的,则更多,还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共六人。
加起来可以有十几人。

================

第二条是摘抄楼上的,因为他在这方面回答的很圆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6
尚书左右仆射\2名侍中\2名中书令 共六位
第2个回答  2007-12-25
唐朝参与议事堂议事者,皆称宰相。
包括尚书、中书、门下省的各位长官,以及从其他官职中选拔出来兼摄宰相的官员如“参预朝政”,“参预政事”,“参知政事”,“参知机务”,“参议得失”,“同中书门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多时有数十人。
增加宰相人数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防止少数高官专权。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隋唐实行群相制。
唐初,名副其实的宰相有六位,分别为尚书左右仆射(后为左右丞相,尚书省)、2名侍中(门下省)、2名中书令(中书省),也就是三省的长官。
另外,有些被皇帝加上了诸如“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平章国计”、“同中书门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类的进入议事堂议政的大臣,也是事实上的宰相之一。
而放宽到名义上的,则更多,还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共六人。
加起来可以有十几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12-27
6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