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官制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浅谈明朝文官制度的利与弊
《万历十五年》作为著名学者黄仁宇的力作,以其独特的大历史视野为我们剖析了中国古代文明由胜而衰的深层次原因。无疑,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制度文明发人深省,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正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背景下的文官制度。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浅谈明朝文官制度的利弊:
(一)宰相制度的瓦解
宰相,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文官集群首领、帝国的辅弼之臣,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进入明朝之前,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经了独相、群相两段历史时期(直至清朝,宰相制度消亡)。而在明王朝,宰相制度也可分为两个阶段:朱元璋洪武初年设左、右丞相两名;之后以胡惟庸谋反事为由宣布永远废除宰相制度,宰相事务由皇帝一并行使,最终因皇帝力不能及,出现数名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本为皇帝秘书人员),成为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群相。其中,最重要的称为内阁首辅,其次称为次辅,余者称为群辅,除需负责其所主持的部门事务外,还要负责票拟,对军国大事提出处理意见交由皇帝最终裁决。
内阁辅弼,作为一种非正式的、非律令化的宰相制度,其优缺点均很明显。其优点在于可以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危及君权和国家稳定。历史证明在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中,中央官员(不含宦官)无法发动真正能危及王朝的叛乱或谋篡事件。然而其缺点却更甚:首先,由于内阁辅臣的任命是具有极大随意性的,君主可以随时决定入阁人员及其数量,那么,一个时期内阁臣整体上的品行和能力高低,以及数量是否合理,均与相应时代的君主才能和责任心直接相关,而明朝却以屡出昏君而著称;其次,内阁虽拥有票拟权,能群策群力提出对国家大事的合理意见。然而这些意见都能转化为国家政令却是未必的。当君主信赖辅臣时情形会较为良好,而君主刚愎自用或猜忌之心过重时则会抑制内阁所应起到的作用,使得内阁成为君权完全的附庸,在宦官弄权时情况则会更糟(君主的决策权称为批红权,很多时候由司礼监掌印太监代为行使,导致太监从中弄权压制朝廷官员,更何况太监还掌握有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务机关);再次,内阁首辅的地位远高于其他辅臣,因为事实上票拟的起草大都出自首辅之手,其余辅臣仅能起参赞作用甚至不起任何作用,所以内阁首辅的位置成为文官们权力角逐的最高目标,乃至上演出一幕幕死亡游戏,导致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首辅之争成为一场死棋局中的惨烈博弈,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无论是作为奸臣而著称的严嵩还是以贤相而闻名的余下四人,均是依靠权术剪除乃至消灭前任成为首辅。制度的不合理设计导致文官们要想登上最高的舞台、实现最大的理想抱负,就必须要经历若干次权力倾轧、内部相残的惨重经历。是是非非之中,官员们将大量精力浪费在内部消耗之上,形成若干层层叠叠的利害关系网络,同时导致无数仁人志士和栋梁之材惨遭淘汰。如此情形,遑论这些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为座右铭的知识分子们能真正治理好庞大的中国!
(二)文官的选拔机制
科举制度曾经是国人引以为傲的先进制度,为古老的神州大地造就了无数英杰。然而,当科举制度进入明朝时却情形大变。原本旨在在不同社会阶层中选拔管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客观上促进教育传播、与思想文化科技繁荣兴盛的科举制度开始沦为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落后统治工具。曾几何时,科举考试除了考察诗文、经义更注重考察生员的政治水平,考试科目还一度划分为进士、明经、明法、明算各科,而到了明朝,考试文体被严格限制为以形害义的八股文,考试范围也被严格限定在四书五经范围之内,更甚的是竟然还要求考生以朱熹对经书的解读作为依据来诠释考题!荒诞之处,几乎是不证自明。试想此种制度之下诞生了多少满日只会“之乎者也”、“圣人云”皓首穷经却不涉世事、不明事理、知识狭窄、不明经典真正深意的腐儒!其流毒之深,远过于焚书坑儒。如此选拔出来的帝国官员们,虽尽可谓“文人雅士”,却又有多少具有真才实学!高层文官,几乎都诞生在科考进士之中(特别是前两甲),试问那些没有通过这种不合理的科考的能人们却又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呢?更为可悲的是,每每科考张榜之后,进士举子们便根据自己科考情况去自觉地论资排辈、结党营私!
(三)过分重文轻武的官制
终明一朝,武官虽享有较高品级并可以拥有文官极难获得的、以军功封爵成为贵族的机会,然而过分重文轻武的格局却从未改变。且不论执掌军事的兵部尚书和侍郎(明中期后还不时领兵作战)、主管战事策划的兵部职方郎中均为文官,在明中叶以后代表中央朝廷执掌地方最高军政的最高长官总督、巡抚也均为文官。武将者,即使才华盖世、文武双全,最多也只能成为总兵,受相应高级文官直接节制。将领们成为了上受天子猜忌(自古能征善者者多被最高统治者视为帝国安定和皇位稳固的最大隐患)、外受文官集团欺压,内受同为武将的僚属们出卖的尴尬角色。岳飞曾言道:“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便是清平好世界。”可是,九泉之下的岳武穆恐怕不会料到,在明朝,即便文官清廉尽职、武将英勇善战,一样也不会早就清平世界。因为,大明王朝和大宋王朝一样,重文轻武的体制严重束缚着国家的国防力量,而明朝还更甚,因为宋朝毕竟是通过分权来限制武将,却还没有出现明朝无数次文官领着武将去征战这样的荒诞现象!外行指挥内行,其结局可想而知。于是,历史再次重演,天生善战的游牧民族骑兵们再次征服了这个古老的国家,经济文化上的弱者又一次打败了强者,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留下了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国富,未必国强;文化昌盛,未必文明昌盛。

参考资料:百度主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3
利:为国家添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栋梁之才。
弊:要打仗时 没有能带兵的大奖,全是些纸上谈兵的文官,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安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23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很多啊 请举明具体时间追问

汉朝和唐朝的

追答

唐朝和汉朝 施行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官选拔制度。

汉朝是举荐制 即由地方长官向国家推荐其管辖地区 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也就是所谓的 孝廉
曹操 袁绍 都是孝廉
这个制度
因为是人治 选才标准也会因长官而异 照成人才的良莠不齐。
同时也容易照成 腐败 和 门阀家族的产生。

唐朝则是著名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好处很多 打破了过去门阀家族 对国家的当官权力的垄断 真正做到了公平竞争 以才取人。
但是这会导致缺少贵族门阀。在西方贵族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良好教育的贵族 起到了充当高中低层军官,指挥军队的作用。唐朝中期以后汉人将才日渐凋零,科举制度难持其咎。导致了一大批胡人将领的出现,比如高仙芝,哥舒翰,安禄山等等胡人名将。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唐朝的衰落。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