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内阁共同管理国家事物是在明朝吗?

如题所述

我们知道,自宣宗朝开始确立了内阁拥有对内外章奏“票拟”的权力,自此之后,时人便慢慢将内阁视为百官之首,正德年间任吏部尚书的王琼就抱怨说:“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六部之权渐轻,凡事多禀受内阁风旨而后行。”渐次又有了“首辅”之职,更是被称作“真宰相”,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自何年起,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第一人,群臣尊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吏兵二部选用紧要官职及会推大臣,必先用首相所欲,而后敢拟名奏上。法司外出勘事,亦必承其意旨,而不问虚实,任情勘报。”其时担任首辅的张璁就公然宣称:“今之内阁,宰相职也。”嘉靖帝自己也承认:“此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而之所以在朝廷文书诏令中只称“首辅”,则是为了避开明太祖所订祖训的羁绊,据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序言中所说:“曰嘉靖以来首辅传,盖至嘉靖而始有相与首也,曷言辅,避相也。”可知在明人眼里首辅与宰相是没有差别的。只是万历十五年(1587)重修《明会典》时为表示遵守祖制,仍依弘治旧例将内阁划入翰林院一章,然而当时私家撰述和满清编撰的各种有关明代制度的书表志传,则毫无例外地将内阁与历代宰相及明初中书省并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7

明朝主要的情报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锦衣卫负责侦查国内外情报,直接对皇上负责,拥有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秘密审讯的权利。东厂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首领为汪直。1482年后被废。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内厂设于武宗时期,任务是牵制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权利,防止它们三个机构相互勾结权利的扩展,是武宗为政的另一种手段。首领为宦官刘谨,刘谨伏诛后,内厂与西厂同时被废,仅留东厂。

第2个回答  2017-11-17

监察机构朱元璋为吴王时,始置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1380年,罢御史台。1382年更置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八人。分监察御史为浙江、河南、山东、北平、山西、陕西、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十二道,各道置御史三到五名,称为十二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都驻在京师,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1403年,改北平道为北京道。1420年,罢北京道,增设贵州、云南、交趾三道。1425年,称行在都察院。1435年,罢交趾道,始定为十三道。正统年间去“行在”字。六科六科,负责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洪武六年,设给事中十二人,秩正七品,始分为六科,每科二人。洪武二十四年,更定科员,每科都给事中一人,正八品。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他们有“封驳权”,可以不赞成皇帝的意旨。该制度发挥了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五寺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和鸿胪寺。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九卿之一。其余四寺卿职权较低。太常寺负责祭祀礼乐,隶属于礼部;太仆寺管理马匹,隶属于兵部;光禄寺负责寿宴、进贡等,隶属于礼部;鸿胪寺负责朝会、宾客(外吏朝觐,诸蕃入贡)、吉凶仪礼。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