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孙中山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方面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康有为,通过政治手段改良,走君主立宪的道路。

孙中山,通过革命,废除帝制,走资本主义路线。

1.康有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试图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壳来宣传西学,以日本为楷模,走改良的道路;孙中山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有较全面的认识,主张以美国的民主政治为楷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3.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3
康有为,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崇信宋明理学.他二十二岁那年离开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读了不少经世致用的书,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同年他游了一次香港,使他大开眼界。以后他又阅读《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这一年是康有为从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开端。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并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经过学习,康有为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
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这几个方面构成了康有为变法维新的基本纲领。
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固然有其进步意义,但其失败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他们害怕群众甚至敌视群众。他们主张变法,但却反对革命。康有为认为“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他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把革命描写得十分残暴吓人;“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以后还死抱住保皇的主张不放,坚决反对革命,最后成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孙中山,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氏“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思想
孙文的思想大部分是他将西洋欧美各家学说综合整理而来,但是也有少部分见解是“兄弟(我)所独创”(孙文语)。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区分”;广兴福利,大有为式的“万能政府”。

人民之权又称为政权,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

政府之能又称为治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

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曾说“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似是受到达尔文进化论与俄国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

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人生哲学:“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哲学主张:“知难行易”。

天下为公
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第2个回答  2012-06-03
康有为,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崇信宋明理学.他二十二岁那年离开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读了不少经世致用的书,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同年他游了一次香港,使他大开眼界。以后他又阅读《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这一年是康有为从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开端。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并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经过学习,康有为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
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这几个方面构成了康有为变法维新的基本纲领。
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固然有其进步意义,但其失败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他们害怕群众甚至敌视群众。他们主张变法,但却反对革命。康有为认为“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他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把革命描写得十分残暴吓人;“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以后还死抱住保皇的主张不放,坚决反对革命,最后成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孙中山,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氏“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思想
孙文的思想大部分是他将西洋欧美各家学说综合整理而来,但是也有少部分见解是“兄弟(我)所独创”(孙文语)。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区分”;广兴福利,大有为式的“万能政府”。

人民之权又称为政权,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

政府之能又称为治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

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曾说“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似是受到达尔文进化论与俄国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

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人生哲学:“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哲学主张:“知难行易”。

天下为公
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第3个回答  2012-06-07
孙中山和康有为走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道路。一个是改良,一个是革命。核心问题是要不要推翻清朝政府。康有为最初的公车上书是鉴于甲午海战中国站败给日本。所以康有为和梁启超认为需要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他们要求君主立宪。实质上是夺慈禧太后的权,做中兴之臣。这当然不能实行,因为掌权的人是慈禧,手下的大臣也不会听光绪帝。因此百日维新很快的陷入失败。康梁逃入外国使馆。而戊戌六君子遭杀害。后来康有为又组织了保皇派和孙中山对峙。此时梁启超已经意识到民主共和才是正确的。他有一句话:吾爱师更爱真理。康有为则执迷不悟继续利用保皇会的名义筹措资金,这儿不得不说康有为有多龌蹉,拿这些钱去嫖妓。可以说康有为一开始就只是在尝试而不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甚至连改革者都算不上。(这涉及个人偏见但绝对是真的)这点梁启超和康有为有着本质区别
而反观孙中山,1895年也同样上书李鸿章,但未被采纳,孙中山立即举起反清旗帜。1894年在檀香山筹办兴中会,后来又成立同盟会终其一生都在奋斗不止。1911年武昌起义后,清朝实质瓦解,而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窃取革命果实当上了总统。后来袁当皇帝,孙反袁。段祺瑞破坏宪法,孙反段。后来创办黄埔军校1925年病逝
第4个回答  2012-06-03
孙中山从西方吸收进步思想并认识到国家积弱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帝制这种旧封建制度,只要这种制度不消灭,任何进步思想无法推广普及。康有为从西方进步思想中认识自己国家的不足,立志推行改革,吸收西方人的长处为我所用,没有意识到旧封建帝皇制度必然阻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真理。简单讲孙中山看到国家腐败的本质,从根本入手进行革命。康有为只看到国家积弱贫穷的表面,单从改良旧体制入手。其实,真正的中国革命的开始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