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培养秘书人才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秘书人才的培养有三种方式:
  (一)家传和师承
  春秋以前受当时文化发展的制约,由史官世袭制度和史官业务的专业性决定的,手工作坊式的培养方式。
  (二)官办学校培养
  官办学校是古代培养秘书的主要方式。
  历代官办学校培养情况:
  1.商周时期的太史寮,奴隶制下的官办贵族学校,也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2.封建社会的官学制度正式形成于汉朝,以汉武帝创办太学为标志。
   3.太学和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
  4.历代封建国家还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办学校系统。郡设学、县设校、乡设庠、聚设序
  5.中国封建官办学校的特点: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教材。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
  (三)私学培养
  1.中国古代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春秋末期,社会急剧动荡,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出现了 “士”阶层,各诸侯国和新型贵族争相养士,士的培养成为迫切需要。
  2.中国历代私学培养情况
春秋末期,孔子私学最具代表性,规模最大,战国时期,养士之风更盛,私学更加盛行。汉代是经学的极盛时代,私学以传授经学为主。两晋名儒聚徒讲学,南朝官学时兴时废,教育多赖私学维持。隋唐私学发达,王通、孔颖达、尹知章、韩愈、柳宗元等都收徒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五代时出现了聚徒讲学的书院,在宋代达到 鼎盛,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和明代后期的东林 书院,书院是古代的私立大学,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清代中期以后,出现了职业学校性质的私学 ——专门培养幕僚的“幕馆”,成为培养秘书人才的主要场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23
一、“世袭”

 夏商周三代,文化教育事业被垄断于贵族之手,普通百姓的子弟很难受到教育,史官的职务也大多数由贵族世代相袭。作为具备高文化和业务知识的史官,一般不易产生于普通的劳动者家庭,也无法从大量的白丁中选拔。因此具有良好的先天教育条件的史官子弟子承父业,世代相继就成为可能和现实。在陕西出土的一个《史墙盘》的青铜盘底的铭文中就详细地记载了史官墙的家世,该史官就是代代子承父业为史官的家庭出身的,他的史官之职也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为了在事务的处理上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传承性,特别是在历史的记载方面,从小耳濡目染的史官子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更容易开展工作。中国历史上《史记》的著者司马迁也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史官的职务,而且可以说依据他父亲的遗愿忍着"宫刑"的屈辱,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已经发展。但是秘书"世袭"的现象还是普遍地存在的,因为老一辈的秘书手里往往掌握了很多的地方情况或者是本衙门的各种单据以及凭证,这些就是他们用来要挟官员的法宝,同时也是他们可以子承父职的重要砝码,没有了这些重要的文件,一个衙门很难正常的运作,于是"世袭"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另外血缘上的"世袭"只是其中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大物博的中国“地缘”上的“世袭”也开始出现,在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绍兴师爷",在清朝形成了"无绍不成衙"的奇怪的现象,而在一些小的范围内往往就会形成“xx帮”情况。

二、“制举”

  "制举",又分为“征召”和"辟除"两种情况。

"征召"
是皇帝或政府高级官员启用某些人为官的选官方法,由皇帝直接聘请人来做官谓之征。征召是针对特别有名望的人才,由皇帝派专人去聘请为官。如汉武帝时,枚乘年老,"乃安车蒲轮征乘"(《汉书》卷50《枚乘传》)。被皇带征召的大多是著名文士。应征之后一般授予高官,并受到皇帝的礼遇和尊重。而且被征召人往往担任皇帝的顾问,为皇帝咨询政务,参谋朝政,成为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员。汉高祖刘邦在开国之初就礼聘隐居于高山的秦朝时的四博士"四皓"出任博士。秦朝的御史张苍也受到刘邦的礼聘出任政府辅助性官员,协助刘邦制定重要法律、法令、朝廷礼仪等,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高级秘书。

“辟除”是官府或中央地方的高级官员聘请人来做官的办法。辟除要根据朝廷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科目进行选拔。公元前117年汉武帝丞相府设四科用以辟举异德名士,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足以决,才注三辅令;皆有考悌廉公之行。"被僻举者经校合格就授予相应的官职。

三、“荐举”

 “荐举“通俗地讲就是通过一些在社会上的知名人士举荐,将有才能的人士推荐给朝廷。这一方法在春秋战国时比较普遍,如商鞍就是通过宦官景监而引见给秦王的。

   "荐举"又称
“察举”,是汉代选用官员的重要途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以及九卿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且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治事能力的平民,或中下级官员推荐给朝廷,授予他们相应的官职。察举制起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到汉武帝时,根据董仲舒、岁贡二人的建议而成为定制。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文学、孝廉、秀才诸科。被举荐者成为举荐者的门生、故吏。察举的主要依据是被选者的乡党评论,即由当地长老、离退休官员或有地位有影响的地主对某一个人德行或学识能力方面的评论。到汉武帝时,开始用策问的办法对被选举者进行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核,以此作为授予官职的基本依据,具体的做法是:首先由皇帝提出一些治国理政方面的问题。称为策问,这些问题依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种,并加以密封,考试时由被策人随意抽取叫做射策,最后根据他们测试的成绩分派不同的官职。根据察举结果推荐出来的官员中,有很多人担任秘书职务。

四、“科举”

  这是历史上使用最广泛,最长久的秘书选拔制度,就是以考试来作为选才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但是哪时的考试是在"举荐”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考试的方法和题目也是不固定的。

科举图册

从隋唐开始,任用高级秘书,必须经过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取得进士以后,还必须经吏部考试,诠选授官。诠选强调了身体、言辞、书法、判事等条件。选中先授九品文职。优秀者分到翰林院等秘书性质岗位实习,符合条件后,再升任正式秘书官员;其余分赴地方,担任一般官员。韩愈虽中进士,却经三选不中,而被派到地方任官。

  宋代用人基本承袭隋唐之制,但又有改革,取得进士资格以后,再考应用文写作技能,合格者充任秘书官员。规定"拟制、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十二件为题"。考生需事先撰写其中两篇,由学官初阅,经礼部认为合格后,再经朝廷正式考试。考中者,分上、中、下三等授官。
 

到了明清时期,考试的内容已被固定在"四书五经"了,最终成了有名的“八股文"。凡获进士、举人、贡生者,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授予何种官,仍需经过考试。就进士而言,须经皇帝朝考,优秀者担任翰林院庶吉士(负责撰拟诏令等事),次者分发中央六部充当学习主事(即办理公务文书),再次者分发各地充任县官。就举人而言,考取者方可充任内阁中书(即撰拟、记载、缮写文书),反之,充任一般地方官员。

学校图册

五、“学校”

  就是从政府创办的学校中直接选拔人才。最初的学校都是一些私人自己办的,如孔子的讲学等等,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京师兴办太学,以五经博士任教官以儒家经典为教材。汉武帝还下令郡国皆立学校官,普遍建立地方学校,并统一规定了地方学校的名称,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为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痒,聚曰序,序广置经师一人。"学校逐渐成为培养封建官僚的主要场所,其中很多人担任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府的秘书,或成为高级官僚的私人秘书。

  后来这种方法越来越发展,但是在科举出现以后它仅仅是科举制度的附属品,学校成为选才的主要方法一直到了宋代末期才得到实现。宋哲宗即位之初,太学舍法依旧,但上舍上等推恩补官之法未行。绍圣元年(1094),始"复元丰上舍推恩之制",并规定,上舍等每年补官不得超过二人,中等免省试者不得超过五人,下等免解试者每举不得超过二十人。此种方法在后代又得到了新的发展,不过学校在人才的选拔中地位远不如前,清廷明确提出:"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是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把国子监所在的街道命名为"成贤街",大门称为"集贤门”,取"成贤”、“集贤"之义。

六、“保举”

  在元代,由于人才比较匮乏,统治者为了能够选拔更多的符合要求的秘书,必须从汉族人中进行挑选,但是他们对汉族人又具有恐惧感,所以采取了这一措施,即保举制,经检查部门认可才能使用。明清两代仿照元制,为了防止秘书人员政治上出问题,实行举主连坐法,大兴保举之风,且手续严密,要求严格。许多秘书人员,尤其书吏幕友,多由长官保举而掌机要。当时保举,有明保和密保两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1-19
写一篇文章,反映国内国外形势,自然知道他的条理。
第3个回答  2015-01-19
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谁愿常躲在避风的港口
第4个回答  2015-01-19
实践出真知。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