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不是一家,那为什么民间‘佛主,财神,观音,土地爷……总是同时供奉在一起只是位置不一样’有冲突吗?
还有我们这里有一种高人会‘起马走阴’看病,并且治好了很多连专家教授也治不好的病,这种人是佛还是道?佛家和道家承认它的存在?
不是。
1、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2、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
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
扩展资料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境界经典非修真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道教是自黄老道、方仙道至东汉天师道一脉相承,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华夏文明一路发展同行。由于民族意识的原因,在元清两代严厉打击而导致如今没落。佛教源于印度,从学术角度来说起于何时已不可考,因为印度无史,皆乡间口头相传。但大概可以估计释迦牟尼约生于公元400到500年左右,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释迦牟尼涅槃几百年之后,才有一群人以他的名义开始著作经书,尊其为教主,逐渐形成佛教。
由于传播目的,佛经在翻译的时候就已经大量参入道家思想,而且初期为了传教,佛教也尽量将自己打扮成道教的一支,自称浮屠道。后来因为五胡乱华期间胡人支持、元清两代又受统治者利用(其实说到底都是民族矛盾,为了压制汉民族意识,就象日本在殖民台湾时“送道教神上天”一样),佛教最终在中国壮大,特别是禅宗坛经,其思想来于道教老庄,所以禅宗理论也被学者认为是披着袈裟的道教。之后就开始洗清自己与道教之间的关系,对比原始佛经阿含经就知道,道佛两教其实完全不同。
譬如,真正的佛教是拜教主不拜国主,没有国家民族意识;歧视女性,认为女性肮脏天生就带有原罪;不拜父母,特别是不拜祖先,认为祖先是低等级的鬼道,明朝朱元璋为此甚至把强制僧人祭拜祖先列入国家法律,不从者杖一百,除僧籍;还有摧残自身肉体,点香疤燃指等,这些都与华夏传统意识相悖。今天之所以已经很少看到佛教有这些行为,一是因为其本土化已经较深,另外现在绝大多数僧人只是混口饭吃,并不真正了解佛教宗旨。但小部分认真修行佛法的僧人,仍然是反华夏传统的。你身为华夏子孙,应该多从历史宏观角度看问题,多读书,认清自己的本源。
'现在我们国家的佛教和道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句话能否帮我说明白具体一点!
心外求法,即是外道
道教徒希望通过内外丹的修持达到天仙大道,永享清净快乐,却不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向外驰求,沦落七趣,有何殊胜?
楞严经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如上)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佛教和外道有五种区分方法:
一、皈依。佛教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而外道皈依的是遍入天、大自在天、上帝等。所以皈依三宝是基础,我们以后区分佛教和外道时,首先要以皈依来分。
二、见解。见解有暂时和究竟之分,佛教的暂时见解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盘寂灭,最究竟的见解,是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而外道根本没有这种殊胜的见解,虽然有些窍诀暂时可以压制烦恼、痛苦,但无法从根本上断除。
三、修行。佛教有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方法,可依之次第修持大悲空性。而外道只能暂时修持制止分别念的禅定,并没有如是殊胜的修法。
四、行为。佛教是远离贪嗔痴以及损害众生的行为,而外道经常损害众生,也不能脱离贪嗔痴的行为。
五、果位。佛教是声闻缘觉、菩萨、佛陀三解脱,而外道没有如是的解脱,只能流转于轮回当中。
慧律大法师曾开示
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
得闻解脱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佛教和道教是一家吗?
不是一家。从根本上来说,佛教道教都是为了一窥宇宙真相,但是道教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最终达到与天同寿、长生不老的境界;而佛教的目的则是明心见性,最后是解脱生死、超越轮回。二者其实有本质的不同。就像两所大学,读小学的时候差不多,但大学的专业有本质的区别。譬如以对待鬼的态度和方式来看,...
佛教道教是一家吗
1. 佛教与道教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体系,它们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大约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而道教则起源于中国,拥有更为悠久的历史。2.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五台山确实是道教的圣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台山也成为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这反映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3...
佛教和道教原本是一家吗?太极一说出自佛教还是出自道教?
1. 佛教与道教并非同源,两者哲学理念和实践目标存在根本差异。2.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佛教则主张“空”、“无常”和“寂灭涅槃”,旨在超脱轮回。3. 后世文人士大夫常将儒、释、道混为一谈,以此为自己的哲学主张寻找理论支撑,但实际上三家哲学和宗教信仰各不相同。4. 太极概念源自...
道教佛教为什么会说为是一家人,有何联系吗?
1. 道教与佛教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虽各有传承,却也存在着深厚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超过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佛教则是从古印度传入我国,由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2. 道教中,老子被视为道教的创始人,尊称为“太上老君...
佛教和道教为什么说是一家
1. 佛教自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在古印度诞生,创始人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在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源自印度,而印度也在努力塑造自身为“佛教圣地”的形象。"佛"一词意为“觉者”,佛教徒修行的目标是领悟生命和宇宙的真相,以达到超越生死、断除烦恼、最终获得解脱的境界...
佛教是否是道教的一个分支?
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不同的宗教,关系是并列的,并不是谁是谁的分支佛教:佛教起源与古印度(今尼泊尔),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在信徒方面,曾经盛极一时但目前已经衰落人数较少。(1) 佛教的兴起和衰落: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相传他是...
佛,道教,基督之间有关系吗??
佛道在南宋朱程理学之后已经融为一体,佛本是道,佛道一家。但与基督教毫无关系,基督教在古以色列诞生后向传播,主要方向是欧洲。佛教诞生于印度半岛诞生以后向东传播。主要是亚洲。历史上并无交集。需要指出的是佛家讲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基督教非我族类全是异端。所以佛教容得下基督教,基督教却容...
道教佛教为什么会说为是一家人,有何联系吗?
我们俗话常说三教归一,这一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而佛教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
佛教和道教原本是一家吗
佛教与道教并非同一源头。佛教源自古印度,具体地点在现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国,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佛教中被尊称为如来佛祖的人物。而道教则起源于中国,其理论根基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说,直至东汉末年,由天师张道陵正式组建了道教组织。在谈及宇宙起源时,佛教与道教展现出不...
佛教和道教是一家吗?
不是。佛教是佛教,道教是道教。因为在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五台山是道教的胜地。了解一下历史就会知道了。正信的佛教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能、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