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皇帝大多数于朝政,但为什么说明朝是一个皇权不断加强的朝代?

如题所述

这与明朝的内阁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内阁制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 公元1402年,明成祖永乐皇帝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成立内阁制,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大明正统朝末年的反复,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战,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大明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他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内阁制的政务流程是:大臣所上的奏章先经过内阁,由内阁大臣把他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经过“加工”后的奏章到了皇帝手里,皇帝就根据内阁的意见作出批示,称作“批红”。后来,有的皇帝太懒,就让太监帮他批红,这样批红权就落到了太监部门的一个机构——司礼监手里,司礼监、内阁和皇帝形成了三足鼎立、互相制衡的政治格局,皇帝英明的,就通过控制内阁和司礼监的人事任免来掌握朝政,一旦皇帝昏庸,内阁和司礼监联手也能处理好全国事务,不至于国事混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2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皇权是一值在减弱的,一直到崇祯的时候朝野上下没几个听皇帝话的,都是阳奉阴违,还有袁崇焕这种哄骗皇帝的一大堆,在他们看来皇帝就是工具人。一直到清朝,满人靠着屠杀和剃发令,才让这些地主阶级老实下来。时事就是如此残酷,从朱棣之后明朝皇帝就开始所谓的广施仁政,让利于地主阶级结果却被这些虫豸吸干了血。反而是打碎了汉人脊梁的满人靠着挥起屠刀,再加上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政策,增强了皇权,造就了封建社会的巅峰。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想要强盛,就要不断的打压掌握生产资料的个人,这些人以前是掌握土地的地主,现在就是私人企业家。地主会造成土地兼并,企业家会拉大贫富差距,都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资源向少数人集中。如果一个国家不持续的压制这些人那么明朝末期的景象就会在这个国家重演。
第2个回答  2021-06-12

所谓的明朝皇权加强,只在于前期,比如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但到了中后期,内阁权力加大,文官系统成熟后互相关照勾连,形成了强大的文官阶级,与皇权分庭抗礼,皇帝只能借助宦官力量来制衡,即使这样也相形见绌,逼的皇帝只能不理朝政或者眼不见为净。这个时候,皇权是极度削弱的。

第3个回答  2021-06-11
明朝的皇权是不断加强的,只是掌控皇权的人不太行,但是从明朝的皇帝这么弱。都没能有大臣或者宦官谋朝算位就能看出来皇权的厉害。
第4个回答  2021-06-12
它取消了宰相,具体看初一课本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