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庙及佛门弟子家居对联

如题所述

1.闻钟声撞醒痴梦,阅慧典参破禅机。2.明灯除灭千秋暗,心印勘破万代愚。3.戒光除苦空三难,法力消灾值万金。4.礼佛一拜消罪业,称名十念种善根。5.无上菩提道不舍一众生,法妙括千义普照十方明。6.一句弥陀万法融,三界横超奏奇功。7.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8.解行并进趣菩提,福慧双修登彼岸。9.众生困苦是我苦,如来悲心即我心。10.万法皆空明自性,一尘不染证禅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21
学佛做人先尽孝;
修行多报父母恩。
横批:报父母恩。

修行慈善是根本;
持戒做人是正行。
横批:孝亲尊师。

在家居士先学孝;
孝敬父母伺双亲。
横批:忠孝之家。

学佛须把家理好;
女敬丈夫男爱妻。
横批:相敬如宾

养儿育子修孝善;
以此来报父母恩。
横批:报父母恩。

夫妻相敬应恩爱;
兄弟友爱要团结。
横批:家庭美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4-11-23
1.
上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下联: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中人

2.
上联:洋洋世界佛门得免轮回苦
下联:芸芸众生僧家可脱生死关

佛教寺庙及佛门弟子家居对联
1.闻钟声撞醒痴梦,阅慧典参破禅机。2.明灯除灭千秋暗,心印勘破万代愚。3.戒光除苦空三难,法力消灾值万金。4.礼佛一拜消罪业,称名十念种善根。5.无上菩提道不舍一众生,法妙括千义普照十方明。6.一句弥陀万法融,三界横超奏奇功。7.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8.解行并进趣菩...

佛教寺庙及佛门弟子家居对联
佛教寺院自由佛教寺院的对联。在家弟子最好还是要随俗。不要把自己家搞得犹如不食人间烟火一般的清净。这不是人间佛教。你可以在自己的佛堂上挂佛教楹联,可是在自己家门上贴佛教对联这并不是对佛教的恭敬,因为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

舂联大全佛教弟子舂联怎样写
上联:静坐常思己过 下联:闲谈莫论人非 上联:心有灵犀一点通 下联:佛在性中莫远求 上联:世上虽有千般好 下联:平安胜过一切福 上联: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联:念佛可令烦恼无 上联:如来所以兴出世 下联:唯说弥陀本愿海 上联:四十八愿度众生 下联:九品威令登彼岸 上联:求福、求慧、求生净...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松树庵楹联 〖松树庵楹联〗〖松树庵、天台寺下院真身显现〗 继九华山脚下青阳县杜村乡龙村松树庵于2002年冬启缸出现一尊真身菩萨释宽德后,2003年8月19日(农历七月廿二日)天台寺下院关圣殿又出现了一具 真身,真身名叫释普文,是迄今为止九华山出现的第十四尊真身。释普文,俗名方长生,籍贯福建...

广东佛教对联集(一)
肇庆庆云寺大雄宝殿 世界观身外; 楼台落镜中。 肇庆庆云寺大雄宝殿 狮象并皈依,大千世界三空外; 虎龙长拥护,丈六金身七阶中。 肇庆庆云寺塔殿 化身亿万百千,随处是慈悲,岂到名山才一现; 合掌阿弥陀佛,当前凭领悟,此生尘俗总皆空。 肇庆庆云寺 王摩诘诗中有画; 舍利子色不异空。 肇庆庆云寺客堂。 王...

寺庙斋堂用的偈子:功比高底,量比来去, 下面2句是什么?
所以佛门有两副斋堂门口的对联写得很好。第一副这样写:“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能够老老实实心存“五观”,则“金易化”;如果还有贪、嗔、痴这“三心”(也有说“过去、现在、未来”这“三心”的),则“水难消”。第二副对联是这样写的:“有弥勒肚皮千金易化,无维摩手段滴水...

什么是“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这是白马寺后殿门上的对联。从字面上理解:天上下来的雨虽然覆盖面广,浇灌大地所有之物,但是无法润泽无根之草,因为草是通过根吸收水分的,断根、缺根的草,就是泡在水里也无法得到滋润。佛法虽然无所不在,包含在我们周围的方方面面,但是对...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这对联的出处到底是哪...
偏联为“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大殿后两侧,文殊菩萨身骑金狮,普贤菩萨身骑大象。大殿后侧,海岛观音浮雕栩栩如生,风帆展望,但愿众生早离苦海。 类似的对联在佛教里还有很多 参见下网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16\/1\/175533.s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宁可割肉补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
若只盗取少许,也成重大罪业。宁噉身肉,终不得用三宝物。「杨歧灯盏」与「宝寿生姜」的典故正是在警示佛门弟子严持戒律,公私分明,不背因果。奉劝佛教信徒,在平日生活中要像爱自己眼睛一样爱护常住的一草一木,且不可为了一己之私,随意侵占常住。否则,因果难逃,做牛变马也难偿还。

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
如到过古田极乐寺的人,就没有不知道山门圆瑛的题联“得到此间真极乐,不知何处是西天"的。有鉴于此,本文就着重探讨圆瑛在佛教楹联艺术方面的一些成就,领略佛门硕德之道采文光。 中国自古诗、联不分家。文人之诗集往往附录对联,但也有以对联作品独立成书者,考《圆瑛法汇》丛书中就有“弟子明 敬集”之《一吼堂...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