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扩大相权,限制君权的提出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即扩大宰相的权力,限制君王的权利,以达到相互制衡。追问

相位在明太祖时期废除了吗?为什么还会有扩大相权之说?

追答

另一位朋友说的很清楚了,相是指履行相应职能的人。

追问

相权这个说法让我疑惑。。

追答

“相”的本质是辅助,战国后期,“相”逐渐成为百官之长,尊称为“相国”,出上器畅中多见“相邦”,可能是避讳刘邦名而改称,“宰相”在古代大多数时期不是正式官名而是一位或数位最高行政长官的总称,君相之间关系的发展经历一个过程。
君臣之间不可能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这决定了君臣关系,尤其是君相关系的脆弱性和暂时性,曾经多次对臣下大屠杀的朱元璋也有过“明良相逢,古今为难”的议论,也说明,君臣之间这种潜在紧张,对立关系乃是专制制度的本质使然,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在这一种君臣关系大背景下,君主权相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明洪武元年设左、右丞相,丞相之下设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职,为其属员。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挠政为名,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废丞相,使六部直隶于皇帝。废除宰相制后,相权被分于六部,国柄则集于皇帝一身。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阁臣权力虽比宰相权力小得多,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清朝从三院长官到内阁大学士,再到军机大臣、总理大臣、内阁政务大臣,宰相权力日趋淡化,皇帝集权则达到极点。而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也终于走到它的历史尽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7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
第2个回答  2015-09-17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儒家思想活跃的新局面。但是,本质上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没有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归结其原因是明清时期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具备社会转型的经济基础。追问

相位在明太祖时期废除了吗?为什么还会有扩大相权之说?

追答

这个相不是指单单指丞相这个职位,而是说履行丞相职能的人,明朝成祖之后就是内阁首辅,首辅就相当于丞相了,所谓的扩大相权也就是扩大臣权~

追问

懂了,谢谢!求联系方式,以后有问题问你(^_^)

追答

可以私信,互相探讨,共同进步~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