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2. 到了七十年代,接亲的方式变得更为简便,自行车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新郎骑着自行车,新娘则坐在后座,红色的衣物使她尤为显眼。
3. 八十年代前后,手扶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也开始用于婚礼的接亲环节。新娘被接走时,坐在这些农用车辆上。
4. 九十年代,摩托车成为了娶亲的主要工具,长长的摩托车队伍在当时被认为是最体面的。不久之后,小轿车也加入了娶亲的行列。
5. 到了2000年左右,小轿车完全取代了其他交通工具,成为了婚礼接亲的标准配置。
六十年来,中国的婚俗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简单的平板车到豪华的小轿车,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也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婚礼仪式感的不断追求。
建国60年以来,婚俗的变化是什么?
六十年来,中国的婚俗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简单的平板车到豪华的小轿车,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也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婚礼仪式感的不断追求。
建国60年以来,婚俗的变化是什么?
如今,婚礼越来越讲究情调,讲究个性,讲究排场,讲究浪漫。豪华车队,星级酒家,可以让新人觉得幸福,让亲戚觉得够面子。婚俗的“脸”悄悄在改变,步入婚龄的青年人,更倾向于委托婚庆公司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婚礼。从黑白照片到浪漫婚纱,那时候的年轻人。做套中山装拍结婚照就很是希罕。有个年轻人娶媳...
建国60年以来,婚俗的变化是什么?
50年代嫁英雄,60年代嫁贫农,70年代嫁军人,80年代嫁文凭,90年代嫁高峰(大高个子)”、“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新世纪头十年特色婚宴个性特张扬
中国的婚礼习俗?
周制昏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也融合了不少新的习俗,不过从纳采至亲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内涵风韵数易其容,但基本仪制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 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武汉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1.除夕 我国人民十分注重旧历除夕的全家团聚,这一天要吃年饭,也叫团年饭,全国各地皆然。吃年饭的时间,一般在晚上,也有在中午的,但武汉的一些人家却安排在除夕的凌晨。为了使这顿年饭吃得欢乐,开始拿碗筷时要注意,拿上桌的碗筷只能多,不能少 2.食俗 武汉饮食最具特色的菜肴是排骨煨藕汤。
近代婚姻制度的变迁有哪些参考文献
礼俗趋于简朴,摒弃旧婚俗 的繁文缛节,更是社会趋于文明,合理的的具体表现,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也有利于社会进步。男女的婚姻的年龄也开始正常起来,早婚的现象变少,人们开始重视起自己的教育,事业和革命,结婚年龄从原来普遍的16,7岁到20岁出头,这是社会显著的进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下一代的质量...
民风结婚习俗淮北地区习俗是如何(2)
16. 建国初,物资匮乏,青年男女只要感情成熟,往往两只单人床一并就成家了。有的知识青年结婚,邀请亲友吃点喜糖,无所谓婚礼。即使在农村,多数青年男女也不刻意追求物质条件,而讲究思想感情。20世纪60年代,盆桶家具乃至衣料棉线要凭结婚证才能适量供应,以敷喜事所需。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村逐渐出现...
罗甸县的民族风情
苗族婚姻罗甸苗族婚姻,历来是一夫一妻制。也有个别婚后多年无子而纳妾的。解放前,以父母包办婚姻为主,有同姓不婚及不与外族通婚的婚俗。解放后,由于长期和布依族、汉族相处,婚俗也发生了变化,自主婚姻日渐增多,打破了长期以来不与外族通婚的旧习俗。苗族婚姻缔结,主要有以下程序:请媒、说亲、讨...
广东人结婚的习俗
广州习俗第一个菜是烧乳猪(有些是全猪有些是拼盘),酒店服务员排好一溜队,每人手里端着一只乳猪,等主持一声令下,喜庆音乐响起,服务员鱼贯而入,每桌一只,好不壮观,面对第一道菜,喜宴的客人总是特别兴奋,因为他们已经空着肚子等了个把小时了,烧乳猪最好吃的就是那层脆脆的表皮,沾上...
苗族是母系氏族吗?婚嫁方面有什么习俗
华宁县境内的苗族婚俗,“说婚”较为普遍,“说婚”比其“拉婚”、“认婚”较为繁锁复杂,包括提亲、订准、给婚、结婚四个过程。提亲:苗族青年经“花山”、“赶街”、开会、上山、下田等社交活动相互认识,进而相恋,一旦恋爱成熟变禀吸父母,由男家请媒人陪小伙子的叔叔携酒往女家说亲。如女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