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

出自北宋苏轼《日喻》,原文节选: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译文: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都生活在水边,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地潜入水里,哪里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

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才能做到。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日喻》是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日喻》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善于用形象比喻来逐层推进,引出观点,因之成文。

文章主旨:

文章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大意为: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

写作上用比喻导入正题,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形象地说明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脚踏实地的求学论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的意思是:每天居住在水边,于是到了十五岁就了解了游水的本领

    出处:苏轼《日喻》

    作者:宋代著名诗人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原文: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译文: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一起生活,七岁时就能徒步过河,十岁就能漂浮在水面上,十五岁时就能潜入水中了。潜水的本领难道是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吗?一定是掌握了水的活动规律的。天天与水在一起生活,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即使到了壮年也见到了船也害怕。所以北方的勇敢的人,向南方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用他们说的方法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人。所以但凡不学习而致力寻求规律技术,就如北方学潜水的人一样。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418716-5656882.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02
意思是: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

出自北宋苏轼《日喻》,原文节选: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译文: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都生活在水边,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地潜入水里,哪里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

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才能做到。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日喻》是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日喻》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善于用形象比喻来逐层推进,引出观点,因之成文。

文章主旨:

文章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大意为: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

写作上用比喻导入正题,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形象地说明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脚踏实地的求学论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25
意思是: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
出自北宋苏轼《日喻》,原文节选: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译文: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都生活在水边,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地潜入水里,哪里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
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才能做到。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日喻》是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日喻》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善于用形象比喻来逐层推进,引出观点,因之成文。
文章主旨:
文章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大意为: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
写作上用比喻导入正题,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形象地说明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脚踏实地的求学论道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