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六书的认识

如题所述

谈谈对六书的认识
关于六书,汉代班固、郑众、许慎对其有着不同的称名和排序。后人加以折中,采纳了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排序。有学者认为:“清代以来,一般学者关于六书称名,大致采用许慎之说;于六书序列,则采用班固之说,成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从上引“六书三耦说”可知,实际上南唐宋初的徐锴早已采用这种做法,而时间则比清代提前了约七百年。尽管在论“虚实”时,为了便于称说,他有时把形声列于会意之前,但从整体看,他是采纳了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顺序的。
将六书按“虚实”两两分组,就将三耦之间、各耦之内各书的不同特点凸显出来,这一点对于后人进一步研究各书的特点极富启发意义。宋人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说:“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假借,文、字俱也。”他又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是独体字,字是合体字,而假借视本字而定,故文、字兼有之。他从“文”与“字”这两种不同结构类型入手,划六书为三类,标准明确,三类的区别立显。在三类内部,又两两各有区别。“指事类乎象形:指事,事也,象形,形也。指事类乎会意:指事,文也,会意,字也。”“谐声者,一体主义,一体主声。二母合为会意。会意者,二体俱主义,合而成字也。

就这样~~不错了~~给分吧··········O(∩_∩)O~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3
1、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猫”、“轪”、“鉲”是形声字,“凹”、“凸”、“凼”是指事字, “曱”、“甴”是象形字,“畑”、“辻”、“奀”是会意字,“锿”是形声兼会意字(“爱”既标音,亦指爱因斯坦。该化学元素的外文乃以爱因斯坦来命名)。这些新字,当中包含了日本国字,亦依从六书来造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
来愈多,好像“鲤”、 “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 80%的汉字是形声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