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若讷的《宋史·高若讷传,求翻译?

如题所述

高若讷,字敏之,本是并州榆次人,迁居至卫州。考取进士后,补授彰德军节度推官,后调任太常博士、商河知县。御史杨偕推荐他任监察御史里行、主管谏院。当时范仲淹因为进谏议政获罪而被免职,(贬)任睦州知州,余靖、尹洙上书营救范仲淹,(两人)相继被贬。欧阳修就致书责备高若讷说:“范仲淹刚强正直,通晓古今,朝廷中无人可比。却因为无罪被驱逐,你作为谏官不能明辨,仍厚颜面对士大夫,出入朝廷,这是不再知人间有羞耻之事(的行为)啊!”高若讷把他的书信(内容)上奏,皇帝将欧阳修贬为夷陵县令。王蒙正任蔡州知州,高若讷进言:“王蒙正自小贩被起用,靠攀附外戚权贵得任官职,之前调任郴州,众议尚且不满,现在给他(蔡州这样的)大州(治理),可以吗?”(皇上)下诏令搁置他的任命。大庆殿设置祈福道场,高若讷上奏说:“大庆殿是国家的正殿,怎么能聚集道士和僧人行轻慢亵渎之事?”后又上奏:“(以前)三公长时坐而议政,现在枢密院及中书门下省对答政务却只有数刻之久,怎么能尽言政务?应当赐座使(二府官员)从容对答,如同唐朝延英殿(优待臣子)旧制。遭遇母丧。守丧期满后,任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当时宰相贾昌朝与参知政事吴育多次在皇帝前争议政事。第二年春天,天大旱,皇帝询问这样(干旱)的原因,高若讷说:“大臣不严肃恭敬,那么雨水不时就会像这样(不至)。”于是贾昌朝和吴育都被罢职,高若讷于是代替吴育出任枢密副使。王则占据贝州,(朝廷)征讨他,月余尚未攻下。有人提议招降,高若讷进言说:“河朔地区是重兵囤积之地,现在放弃不去征讨,以后将要开启祸端。”等到城池被攻破,知州张得一被送往御史台审查治罪,他有屈从于敌贼的情况。朝廷商议免除死罪,高若讷说:“守臣没有战死,本来(就)应当自杀,何况是屈从于敌人。”张得一于是被杀。(高若讷)知晓王守忠想出任节度使,坚持认为不可。皇祐五年去世,被追赠为右仆射,谥号文庄。高若讷学识丰富,善于识记,从秦、汉以来经典著作无不博学通晓,特别喜欢申不害、韩非、管仲的著作,十分精通阴阳历数之学。因为母亲患病,就兼学精通医书,纵然名医也叹服。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久不能传,高若讷将错误全部考订、校正使之刊行(流传于世),世人才知道有此医书。当时名医多出自卫州,其从师本源都是高氏。皇祐年间,下诏令累列黍粒以定尺寸标准并制定音律(标准),争论多年未有决断。高若讷以汉货泉币(尺寸大小)为标准确定一寸,依据《隋书》确定一尺(的长度)上奏(皇帝)。连同增减祭祀器物等(建议),皆一一施行。有文集二十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7

高若讷(997~1055年),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山西榆次县)人,北宋时期大臣。进士及第,补彰德军节度推官,历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商河知县,迁左司谏、起居舍人、知谏院,迁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官至枢密副使,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为枢密使。皇祐五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左丞、同群牧制置使、判尚书都省。卒,宋仁宗至和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庄。

第2个回答  2019-11-12
宋史·高若讷传
(原文)高若讷,字敏之,本并州榆次人,徙家卫州。进士及第,补彰德军节度推官,改秘书省著作佐郎,再迁太常博士、知商河县。县有职分田,而牛与种皆假于民,若讷独废不耕。
御史知杂杨偕荐为监察御史里行,迁尚书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改左司谏、同管勾国子监,迁起居舍人、知谏院。时范仲淹坐言事夺职知睦州,余靖、尹洙论救仲淹,相继贬斥。欧阳修乃移书责若讷曰:“仲淹刚正,通古今,班行中无比。以非辜逐,君为谏官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耶!今而后,决知足下非君子。”若讷忿,以其书奏,贬修夷陵令。未几,加直史馆,以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大庆殿设祈福道场,高若讷奏曰:“大庆殿非行礼不御,非法服不坐,国之路寝也,岂可聚老、释为渎慢?”阎文应为入内都知,若讷言其肆横不法,请出之,遂出文应为相州兵马钤辖。又奏三公坐而论道,今二府对才数刻,何以尽万几?宜赐坐从容,如唐延英故事。
擢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留判吏部流内铨释,出为河东路都转运使。召还,兼侍读、权判尚书刑部。丁母忧虑中,开始行服,给实奉上临终丧服。服除,加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时宰相贾昌朝与参知政事吴育数争事上前。明年春,大旱,帝问所以然者,若讷说:“阴阳不和,责在宰相。《洪范》,大臣不肃,则雨不时若。”于是昌朝及育皆罢,若讷遂代育为枢密副使。
王则占据贝州,发兵讨之,逾月未能攻下。或议招降,若讷说:“河朔重兵所积城下,今天又释不欲征讨,恐怕今后且留下祸乱的根源。”直至破城,知州张得一送御史台弹劾治罪,有臣贼供状。朝廷议免于死罪,若讷说道:“守臣不死,自当诛,况为贼屈?”得一遂弃世。
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为枢密使。凡内降恩,若讷多覆奏不欲执行。入内都知王守忠欲得节度使,固执为不可。若讷畏惕少过,而前驺驱路人辄至死,御史奏弹之。皇祐五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左丞、同群牧制置使、判尚书都省,止命左右亲信起草悼词。死后,赠右仆射,谥文庄。
若讷强学善记,自秦、汉以来诸传记无不该通,尤喜申、韩、管子之书,颇明历学。因母病,遂兼通医书,连国医皆佩服。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及《外台秘要》久不传,悉考校讹谬行之,世始知有是书。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
皇祐中,诏累黍定尺以制钟律,争论连年不决。若讷以汉货泉度一寸,依《隋书》定尺十五种上之。并损益祠祭服器,悉施用。有集二十卷。 (本原文出自《百度百科》)

(参考译文)
高若讷,字敏之,本并州榆次人,迁居到卫州。进士及第,补彰德(原文如此——译者)军节度推官,改任秘书省著作佐郎,又升为太常博士、知商河县。县有职分田,而牛和种子都借助于民,高若讷只有废除不耕种。
御史知杂杨偕推荐为监察御史里行,迁任尚书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改任左司谏、同管勾国子监,为起居亲近的人、知谏院。当时范仲淹因言事夺职知道睦州,余靖、尹沫营救范仲淹,相继遭贬。欧阳修于是写信责备高若讷说:“范仲淹刚正,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班行中没有比。被无辜驱逐,你是谏官不清楚,还是因为脸面见士大夫,出入朝廷,这是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吗!从今以后,不往来。知道您不是君子。”果然高若讷很愤怒,把信呈奏皇上,欧阳修被贬职夷陵令。不久,加直史馆,以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王蒙正知蔡州,高若讷说:“蒙正起小贩,因为外戚得到官。刚到任郴州,舆论仍然不平稳,现在我的大州,可以吗?”下诏停止的命令。大庆殿设祈福道场,高若讷说道:“大庆殿不是行礼不到,非法服不坐,商议国家大事的通道怎能睡着了,怎么可以在此聚老?这种行为只能解释为亵渎,轻慢,不尊重。“阎文应为出入的人员知道内情,高若讷说他肆意执法违法,应该请出去。就拟文应为相州兵马铃辖。又上奏朝廷,三公坐而论道,现在二府回答才几刻,如何完全处理?应该赐坐从容,如唐人延英故事。
提升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留判吏部流内锉,出任河东路都转运使。召回,兼侍读、权判尚书刑部。母丧,开始许行服,给实际奉行守丧。服丧期满,加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任命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当时宰相贾昌朝和参知政事吴育多次争执上前。第二年春天,大旱,皇帝问他因为这样的人,高若讷说:“阴阳不调和,责任在宰相。《洪范》,大臣不严肃,那雨时如果不。”于是昌朝及育都停止,高若讷于是代育为枢密副使。
王则据贝州,探讨的,超过一个月不下。有人建议招降,高若讷言:“黄河、朔方重兵所积,现在放弃不讨,后来又启祸乱的根源。”到破城,知州张得一送到御史台弹劾审理,有贼供状情况。朝廷商议免死,高若讷说:“守臣不死,从该杀,更何况是贼转弯?”得到一就于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弃置街头示众。
任命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为枢密使。凡是内降恩,高若讷多覆奏不走。入内都知道王守忠想得到节度使,坚持是不可。高若讷有了几分畏惧,警惕少有过失,但前驾车骑士把过路人伤到死,御史上奏弹劾他。皇佑五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左丞、同群牧制置使、判尚书都省,停止命令亲近的人起草词。死亡,追赠右仆射,谧号为文庄。
高若讷勤学善记,自秦、汉以来各种传记无不贯通,尤其喜欢申、韩、管子的书,很明历学。因为母亲的病,于是兼通医药书籍,虽然国家医生都佩服。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外台秘要》很久不传,原因是考究出不少错误和谬误,人们才知道有这些书。名医多出卫州,都是高氏学识习善而为之。
皇佑年间,下诏累黍定尺来控制音乐,争论连年不决。高若讷以汉货泉度一寸,依照《隋书》定尺十五种上的。合并损益祭祀礼器,全部使用延续下来。 有集二十卷。
(本人才疏学浅,翻译出个大概意思,可能有谬误,万望赐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