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
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
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只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
1.原文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杜甫的《蜀相》的全诗分析。
《蜀相》是杜甫在唐代创作的一首七律,诗中表达了对诸葛亮智慧和品德的敬佩,以及对他未能完成事业的惋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历史的场景,也蕴含了诗人的深刻情感,是历代赞颂诸葛亮的诗歌中的佳作。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询问诸葛亮的祠堂位置,描绘了成都城外翠柏茂盛的景象,营造出...
如何解析杜甫的《蜀相》一诗?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
唐诗蜀相如何鉴赏,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蜀相》这首诗的鉴赏及杜甫的用意如下:鉴赏: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这两句通过设问自答的方式,点明了丞相祠堂的所在地,并描绘了祠堂外柏树茂密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两句通过描绘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表...
杜甫《蜀相》 赏析
杜甫的《蜀相》是一首深情的政治抒情诗,通过对诸葛亮祠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敬仰、惋惜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情感浓烈,但并不直接抒情,而是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和历史故事来展开议论,以此传达深沉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何处寻”表达了对诸...
杜甫的《蜀相》的全诗分析。
《蜀相》杜甫·唐全诗分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融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蜀相》一诗的思想主题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这种心情,在《蜀相》一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诗歌中,杜甫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与悲凉。他感慨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这种心情,正如《唐诗钞》中所言:“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杜甫在《蜀相》一诗中,通过对诸葛...
《蜀相》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
以实写虚是《蜀相》的又一特色,诗人通过描绘具体景物,传达出深远的情感。自然界的春天生机盎然,却映照出国家中兴的渺茫,实与虚的结合,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叙议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内容丰富而深刻。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既叙述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又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缅怀,同时...
对于杜甫的诗《蜀相》的理解?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以景怀古,对于诸葛亮的一生作了回顾和总结,看似触景生情凭吊蜀相,实为笔情墨意抒发胸臆。不妨从另一角度去解读,这样理解:首句写诗人飘泊,由秦州漂泊到成都,寻迹而至诸葛亮庙。第二联则写出了诗人的现状,一个“自”和一个“空”写的就是诗人的自我。
老师叫我们评价杜甫的《蜀相》,怎么评价
杜甫《蜀相》评价:诗句用典故的时候,重在简约,不能长篇大论地说历史,而要点到为止、一笔带过。这里杜甫用了两个量词来概括诸葛亮的功绩:“三顾”、“两朝”,同样的说法还有“七擒孟获”、“三打白骨精”等等,用一个量词将这个人的主要功绩都说尽了,不仅全面,还有体现了作者提炼语言的能力。
急需:杜甫的诗歌,评析诗里面的“人”
杜甫的《蜀相》一诗中,对“人”的评析如下:诸葛亮:雄才大略:杜甫在诗中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军事和政治才能,称其为开创基业、辅助刘禅的重要人物。赤胆忠心:诗人描绘了诸葛亮对蜀汉王朝的忠诚,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兴亡而努力。悲壮命运:杜甫也感慨诸葛亮未能完成抗魏事业,因劳累过度而逝于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