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佛教中的几个问题

1.不记得在哪里听说过,假设我们经历了现世的人界之后,下世落入了六道轮回中不如人界的那几道,那么从新回到人界的机会是相当相当渺茫的。我想请问是不是这样,有多么渺茫,具体在佛教那部经典的哪句话中提到了这个。

2.有句话叫做“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我想问这是不是佛教的观点。如果不是,那佛教中对有心为的善和无心为的恶是怎样看待的。

3.佛教有在科学发现微生物世界之前认识到微生物世界吗?佛教怎么定义微生物世界,比如他属于六道中的哪一道,对微生物的杀害的恶又是怎么定义的?

先谢谢大家,三个问题对我的重要程度降序排列。请尽量避免黏贴答案。

1. 得人身是严持五戒、十善的结果;我们无量劫以来,在其余五道的时间、次数远远大于得人身。今生的人身是怎么来的?
一是福报享尽由天道下坠,未来得及作恶;
二是在人道严持五戒、十善,再次生于人道;
三是修罗道、三恶道之报偿完,过去所作之善报显现;地狱、饿鬼道除非得殊胜因缘,否则一般是先生于畜生道很长时间才能生于人道。
因其余五道时间长得不可思议,而人道严持五戒、十善又很难;所以得人身极难。
《涅盘经》卷二云:“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又有云:“得人身者如爪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不知出处)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第十六》
“是鸽八万大劫中常作鸽身。过是已前不能复知。佛言。汝若不能尽知过去世。试观未来世此鸽何时当脱。舍利弗即入愿智三昧。观见此鸽一二三世乃至八万大劫未脱鸽身”。(畜生道时间之长久)

2. 行善无论有心无意,皆得不同程度的善报。行恶无论有意无心,皆得不同程度的恶果。行,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一,行,是“意根”做主而显现;有心有意,是“意识”说服“意根”而做主;无心无意是“意识”未说服“意根”,而“意根”随往昔多生以来积累的贪、嗔、痴等习气而做主。所以,“行”才会显现。如此说来,善恶之行,或因“意识”不善,或因往昔之业而生;所以皆有后报。

3. “一滴水中八万四千虫”的说法来自佛经,既为“虫”,应属“畜生道”。这是末学推测,不知是否如法。

正如楼主所言,第一问很重要;得人身难,闻佛法难,信受奉行更是难中之难;一念之差则坠入恶道,再得人身已是万劫以后!何况再闻佛法,乃至信受?正是:“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最后,引用净宗大德《彻悟禅师语录》: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也。”

愿一切闻佛法者,除刚强心,生调柔心,坚信诸佛所说。若无深利智慧,请老实念佛,仰仗佛力,往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18
1, T深深海底行T师兄回答得非常好,不必赘言。
2,不是是佛教解释。佛教善恶,均循业力而行,不管你有心没心。《梅檀国王经》载佛言:“罪福响应,如影随形,未有为善不得福,为恶不受殃者”。
《法句经》偈言:“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习善得善,亦如种甜,自利利人,益而不费。”
俗释:善恶有报,故不赏而自赏,不罚而自罚。不论有心无心。
真释:业、因果既然是缘起法,凭藉众缘而生,则当体无常、无我、空。《摩诃般若经·四摄品》说得很清楚:“世俗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谛,第一义中不可说因缘果报。”虽有而空,如同梦幻,没有常一不变的造业者、受报者及业因业果,这是“业”真实不变的本性,是追求超出生死业报的佛教修行者不能不观察体证的第一真理。
3,《新婆沙论》说畜类最先皆在大海中,后来才散居各处。佛经中说有两种畜生,为人肉眼所不见:一是极小畜生,经称“微虫”,分布极广,经称佛眼见一杯水中,有八万四千微虫,又说人身中有八万四千虫。八万四千,是极言其数目之多。现代佛学家释这类微虫即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细菌。二是杂处于天、鬼、地狱等处的畜类,其身体由微细四大构成,人肉眼不见。这类畜生中最著名的是列于“天龙八部”中的龙、金翅鸟。
这样说应该是比较全面而且深入的了。
第2个回答  2008-09-18
佛教只有观点没有证据,所以不可信
佛教里的说法都是自己一相情愿的
我家里有人信佛以后,整个家庭关系越来越差
而我不信佛以后,发现自己轻松很多
第3个回答  2008-09-18
佛法的玄奥妙在于真实看见。你可以出于好奇心而学习佛家知识。说不定你也能看见。
第4个回答  2008-09-19
1.不记得在哪里听说过,假设我们经历了现世的人界之后,下世落入了六道轮回中不如人界的那几道,那么从新回到人界的机会是相当相当渺茫的。我想请问是不是这样,有多么渺茫,具体在佛教那部经典的哪句话中提到了这个。

要做人,必须做到五戒十善,楼主自己去看看,现在多少人能做到?就知道有多少人能在下一世再成人。

2.有句话叫做“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我想问这是不是佛教的观点。如果不是,那佛教中对有心为的善和无心为的恶是怎样看待的。

有心为善落于功利,无心为恶有因无缘所以不罚。.

3.佛教有在科学发现微生物世界之前认识到微生物世界吗?佛教怎么定义微生物世界,比如他属于六道中的哪一道,对微生物的杀害的恶又是怎么定义的?

佛是圆满智慧的不要以科学作为其衡量佛的智慧的标准,这就搞反了;属于旁生道,对微生物的杀害,呵呵,因果轮回呗。将来果报自受。
第5个回答  2008-09-24
1.“盲龟浮木”------佛经《杂阿含经》
2.做善事心里不执著做过的善事,那么就会成就无量的功德
3.不是故意或有意识的行为,不算杀生.一般大众肉眼见不到,不犯

~~~~~~~~~~~~~~~~~~~~~~~~~~~~~~~~~~~~~~~~~
净莲泉清QQ群
66011987
欢迎同修共修僧道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