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李鸿章从平太平军捻军发家,到最后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个几乎是晚清最重要的职位上来,他可以说是晚清第一权臣,觉得不能简单地用功过孰多孰少来评价。
在当时那个背景下,功应该是保持国家的统一,准确说是清政府的统治,你不能指望他跳出历史环境,以上帝视角来看当时的情况,进而推翻满清的统治。过就是分裂国家,给社会制造动乱了。
李鸿章
平太平军和捻军,办洋务,建北洋舰队,他基本上是当时那个朝廷里面最懂得与西方打交道的人,而且他在官员当中也是思想最为开明的一类人,他在洋务运动里面所做的也打下了近代化的基础,跟西方打交道,西方也很难占到很大的便宜,而且我认为如果清政府在甲午之后继续启用李鸿章主持大局,国家也不至于在甲午之后乱成那样。
然后是李鸿章的三大黑点: 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甲午战败和所谓卖国贼这个称呼。
李鸿章是个很明白当时那个国家到底有几斤几两的人,中法战争在军事上阶段胜利的情况下主动和谈,其实我觉得在当时是个很明智的选择,毕竟真要和法国人继续打下去,吃亏的还是清朝,失去的会更多。
其次是甲午战败,这个有他的一部分因素,主要是过于相信西方调停而导致战事准备不足,贻误战机。但是把责任几乎都推给他是有失公允的,当时国力就那样,何况他还是以北洋一力敌别人全国,结果可想而知。
中日甲午战争
最后是卖国贼这个称呼,他哪里卖国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两个,都是在军事上崩盘的情况下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签的,他也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去减少损失,哪里卖国了!
马关条约
整体来说,李鸿章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他已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做到了他那个位置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 。试问你能做到吗?
世间本无完人,如果有,也是自欺之谈。李鸿章当然不是完人。李鸿章像所有伟大人物一样,不在于他自身的成功与失败,而是找到了使中国强盛的事业,并选择了继承者,将这一事业传接下去。这也是李鸿章留给中国的最有意义的遗产。
我们评价李鸿章,不需要无聊地替他的失败去辨解,去掩饰,去粉刷添彩,也无需大动肝火地去无端指责他的失败,更无需很无聊地把他描写成为一个没事情就去逗弄八哥的人,没事就去取悦太后和皇上的人,没事就与小女人嘻嘻哈哈的人,没事就与翁同和在大殿上嚼舌头的人。
辛丑条约
李鸿章是中国的文人与官吏。有中国文人与官吏的主要特征与缺陷,也有中国人的骨气,智慧,胆略,见识。我们应该把他做为中国人的一部份,去理解他,去批评他,去赞扬他,也要去爱护他,纪念他。
李鸿章是历史人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历史人物。成为历史人物的人,必然有在历史上可值得一书的事与绩。对待历史人物,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强求他要达到某个高度,如果达不到的话,就将之贬得一无是处。这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同时,对历史人物评价,也不能为现时的政治,政党,时事等服务。搞顺我者荣,逆我者亡。历史人物是背景,但不是陪衬。是事实,不是面团。对李鸿章也是如此,一定要以真的事实为基础,而不但以个人的好恶和感情去妄待他。
被污蔑了百年的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整体来说,李鸿章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他已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做到了他那个位置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 。试问你能做到吗?世间本无完人,如果有,也是自欺之谈。李鸿章当然不是完人。李鸿章像所有伟大人物一样,不在于他自身的成功与失败,而是找到了使中国强盛的事业,并选择了继承者,将这一事业传接下去。
李鸿章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在我看来,李鸿章是一位严重被以前的观念所黑化了的一个人。在我心中他就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我记得我看过这样一句话——年少不懂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这可能也是我们阅历增长之后的体会吧。李鸿章,一位清朝重臣,被骂卖国贼几十年,有一位有志之士曾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
李鸿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毁之者往往总是把李鸿章和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些屈辱性的事件联系在一起,诸如甲午海战的失利,《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等等,由于对这些事件负有直接责任,他不可避免地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进而成了某种国家落后的象征,是“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典型代表;誉之者认为,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的一位“爱国者”,是“...
李鸿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不但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相貌堂堂”且“矜持、自信和傲慢”的李中堂,而且也让中国人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李鸿章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 洋人了解李鸿章的外交能力,是通过中英《烟台条约》的谈判。其时,英国...
一代名臣李鸿章背负了上百年的骂名,他到底冤不冤?
李鸿章是一个满腹爱国之情的人,他在签订那些有损自己国家利益的条约之时,心里既悲愤又无奈。他想尽办法在条约上为自己的国家争取一点利益,虽然这些利益无足轻重,但是还是能看出李鸿章的骨气。李鸿章背负的这个沉重的骂名是极其冤枉的,作为清政府的棋子的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作为后人理应尊重他。
为什么有人说李鸿章是奸臣?
李鸿章在英国公使威妥玛以下旗宣战的要挟下,巧妙地利用国际法挽回决裂之局。在他建议下,清政府派郭嵩焘赴英国道歉,郭氏遂成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但条约也因增开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个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可以进入西藏,损害了中国主权。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在越南境内初起,清廷命李鸿章统筹边防...
李鸿章是个怎么样的人啊?他不是一个奸臣吧?
第五,士大夫和官吏阶层没有紧迫感,李鸿章再急,也无济于事。还没有一个奋勇争先的官僚阶层为中国的奋起而努力。这点日本较中国强几十倍。第六,即使像李鸿章这样真正看世界的人,也并不完全知晓世界大事。所看的世界以实用性为主,如军事,如实业,如教育等,没有看到法律,科学,政治制度,种族...
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再认识
李鸿章是一个被污蔑了百年爱国的英雄。李鸿章的一生满是悲壮和凄凉的,他以外交能手自负,却无法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遭遇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他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说他是...
清朝时期的李鸿章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这一证据链李粉们篡改不了!煤矸石在靠人工发现敌情的年代冒出的黑烟,是甲午海战失败的主因之一!李鸿章不仅仅在洋务运动时中饱私囊,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在签订《中俄密约》是受贿于俄国人。俄国人为了霸占中国东北利益,向李鸿章贿赂300万卢布。致使中国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历史上的李鸿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