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尊称对方为“足下”

如题所述

“足下”在古代是一个对人很尊敬而自己又谦虚的称谓,适用于同辈之间或下级对上级,包含的意味与现代的“您”有些相似。

最早出现在古书面有记载的,是《战国策·燕策》,其中乐毅给燕惠王回复的一封信,里面写道:“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

乐毅是原来的臣,燕惠王是原来的君,已经不是君臣关系了,故而乐毅选择了“足下”这个称谓,十分恰当。当然在同辈之中使用“足下”的称谓古书上数不胜数。

按照我们现代人的理解就有些奇怪这个称谓,足,明显是指脚,那么既然这是尊敬的称呼,怎可以能把对方称为脚下呢?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足下”这个称谓的来历。

晋朝有个叫嵇含的人,他编撰了一本《南方草木状》,在这本书中他引述了东方朔在《琐语》中事情:“木履起于晋文公时。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履。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履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亦自此始也。”

意思就是因为晋文公继位后,有一个之前帮他登上晋国国君的大功臣介子推,在晋文公为登上大位时落难,介子推曾经割自己的肉给他吃,功成身退隐居大山,晋文公为了想他出来当官继续辅佐自己,但介子推不愿意,晋文公就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山,但不小心把介子推烧死了,晋文公很难过,就把介子推抱树而亡的这棵树,制成了木履,每次想到介子推当初帮助自己的功劳,就悲伤地看着木履想起介子推,于是“足下”开始演变成饱含尊敬的称谓。

当然,古代与“足下”有些类似的称谓也还有很多,最相似的应该是“阁下”,还有诸如“陛下”、“殿下”之特定称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9
足下来自于一个典故,是下对上或同辈之间的称呼,是个敬词,是“您”的意思。类似的称呼还有足下、殿下、阁下。
第2个回答  2021-01-28
“足下”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战国末期的《韩非子·难三》,足下是古代以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古代还有这些类似的称呼:犬子、鄙人、晚生、阁下等。
第3个回答  2021-01-28
在晋文公落魄的时候,几天几夜没饭吃嗯,他的随从介子推割掉大腿上的一块肉给晋文公吃,才勉强保住了晋文公的性命,之后晋文公当上国君对帮助过他的人论功行赏,可是却漏掉了功劳最大的介子推,介子推对此不但没有恼怒,反而看不惯其他人贪图荣华富贵,于是带着母亲躲到了绵山隐居,晋文公听后非常后悔,但介子推躲着不愿出来,晋文公便放火烧山,想着介子推会为了救母亲而出山,结果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烧死在一棵大树之下,晋文公痛苦万分,命人将介子推抱着的那棵树砍下来,做成了木屐,穿在脚上,看到脚上的木屐,便想到了介子推,因而经常悲伤地说“悲乎足下”,这样的称呼还有陛下,殿下,阁下,犬子
第4个回答  2017-11-07
足下是中国古代对他人的敬称,在乐毅的《报燕惠王书》、《战国策》、《史记》中,都可以见到足下的称谓。其中有用于下级称呼上级的,也有同辈之间的互称。
足下的来源不详,根据刘敬叔所写的《异苑》卷十记载,晋文公寻找功臣介子推,并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肯出山,抱树而亡。晋文公用这棵树做了木屐,对着木屐感叹道:“悲乎足下!”这就是足下的由来。
但很多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裴骃注解《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引用蔡邕的话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指这些称呼都是敬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