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分权制衡的思想与理论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自称天子,天子之下设三公,即太尉、御史大夫和丞相,分掌军事、行政和监察。三公之下设九卿,包括太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太仆等,负责行政事务的具体实施。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制便是秦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主体。从职位的设置我们就可以看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天子之下,军政监察大权则由三公分掌,具体的行政事务更有九卿分别负责实施,三公都直接隶属天子,其中的分权制衡思想便不言自明了。其目的正是为了澄清吏治、防止某些官员企图控制朝政。

西汉武帝刘彻时期,为了进一步限制三公的权力,将原属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尚书”脱离少府成为天子的秘书,尚书遂得以共议朝政,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尚书发展成为尚书台,取代三公而成为中央政府。但是此时的尚书台也渐呈独揽大权之势,于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时期,为了制衡上书台的权力,便把原属皇帝私人秘书的秘书令改为中书监令,简称中书令,办公机构称为中书省,逐渐取代尚书台成为中央决策机关,而尚书台则逐渐成为了执行机构。在中书令崛起的同时,原属丞相府属官的侍中,也逐渐成为天子身边的近臣,到了魏晋时期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机关,其办公机构称为门下省,遂分中书之权,中书门下并列成为中央的决策机关。

隋唐时期,尚书台发展成为尚书省,并划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与九卿并列成为中央执行机关,史称三省六部制。而尚书省与中书门下二省成为宰相机关,三省省官并列为宰相,同时,三省中的其他官员,只要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衔,也成为真宰相,此时的中央宰相机关为政事堂会议,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此时的宰相树木相对于秦汉时期数目也增加了,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分权制衡。

宋朝,门下与尚书二省遭疏,此时的中央制度政治制度为二府三司制,二府者,中书省与枢密院,中书掌文,枢密掌武,同样是为了分权制衡。到了明清时期就更是如此了,明初沿袭宋制,设中书省,但是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后,中书省也被罢,传统的宰相制度宣告终结。但是内阁制度兴起取代三省逐渐成为中央机关。而内阁大学士作为宰相,其互相牵制则更为成熟。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制当中,分权制衡的思想与理论是一直存在的;不可否认,历代的君主不断的变更宰相制度,其目的是削夺相权,巩固皇权,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做法在客观上也造就了中央机关的互相制衡。因此我国古代不但有分权制衡的历史,而且经过了不断的改进,对当代的宪政改革同样拥有借鉴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