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哪部分写实?哪一部分写想象?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一、朗诵知识。

  1、即使是现代诗,也是偶数句押韵;有些是一韵到底,有些是一节一个韵。请把这两首诗的韵脚写出来,并注上拼音,看看属于哪种情况。

  答:

  2、诵读诗歌尤其要注意停顿与节奏,请用“/”把《静夜》这首诗句中的停顿画出来。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二、阅读理解。

  1、处于“静夜”下,有人会想念故土,有人会思念亲友……你会想到什么呢?请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你能想到的东西写下来,看看自己的想像力有多丰富。

  答:

  2、读《天上的街市》,回答问题。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⑴ 解释词语。

  ① 缥缈:

  ② 定然:

  ⑵ 第一节的“闪”字和“点”字用得好,绝不能互换,也不宜换别的字,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

  ⑶ 定然”一词在诗中出现了四次,还有一次是用了“定”,加起来是五次。“天上的街市”当然是子虚乌有的,用“也许”不是更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答:

  ⑷ “你看”,这是对谁说?为什么不说“我看”?它眼下面哪两个字相呼应?

  答:

  ⑸ 作者从街灯写到明星,又从明星写到街灯,这样写的作用是( )

  A、描绘一幅迷人的夜景,抒发诗人的苦闷悲伤

  B、驰骋想象,给景色增加一层神秘色彩

  C、吸引读者把视线从地上转移天上,为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铺垫

  D、渲染气氛,使天上和人间形成鲜明对比

  ⑹ 对《天上的街市》的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向往的感情

  B、通过对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C、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夭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D、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答案

  一、 (略)

  二、 l、 (略)

  2、 ⑴ ①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② 定然:一定。

  ⑵ “闪”的后面是“明星”,“点”的后面是“街灯”。星“闪”灯“点”是常理,反过来不合理,换别的字也不妥。

  ⑶ 既是想象,就无需去考证,也不必担心所谓失真,而且用“定然”(定)更能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⑷ 对读者说。作者好像在与读者一同欣赏天上的街市,如果用“我看”,就写不出这种交流。与“不信”相呼应。

  ⑸ C

  ⑹ B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3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联想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想象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想象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想象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实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虚
第2个回答  2008-12-18
这首诗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意境美妙。诗人由明亮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了街灯。既然天上有街灯,必然就有街市,所以诗人想象了天上的街市的美丽,以及街市上物品是人间没有的珍奇。诗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天河,看到天河,作者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怎样过着自由自在美好的生活。这样通过联想和想象,作者从人间写到天上,创造出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抒发了自己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之情。 做着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静夜》

诗的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 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拢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像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像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这就是郭沫若的诗!这就是想像,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没有后一节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景,有了后一节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见惯的景变得空灵、美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前后两小节诗虽有写实与想像的区别,却共同写出一个“静”字,全诗的氛围是谐调统一的

参考资料:某个人的回答

第3个回答  2012-12-22
第一节属于实写,描绘了静谧的夜景;第二节属于想象。它们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这答案绝对是对的
第4个回答  2013-01-05
《静夜》
诗的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 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拢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像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像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这就是郭沫若的诗!这就是想像,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没有后一节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景,有了后一节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见惯的景变得空灵、美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前后两小节诗虽有写实与想像的区别,却共同写出一个“静”字,全诗的氛围是谐调统一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