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统血与肝藏血的区别

老师留的作业
求高人详细点的分析
叩谢

一、原理不同

1、脾统血:脾有统摄血作用,使血液循经脉运行,不至溢出于经脉之外,这全赖于脾气的统摄。

2、肝藏血:肝有藏血的生理功能,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二、出处不同

1、肝藏血:出自战国时期的人(佚名)写的《黄帝内经·灵枢》。

2、脾统血:出自战国时期医学家扁鹊创作的一篇散文《难经·四十二难》。

三、特点不同

1、肝藏血:肝藏血与人体血流量的增减情况有关:如人体内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流量。当人在体息和睡眠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就减少,大量的血液归藏于肝。当劳动或工作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就排出其贮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

2、脾统血:脾有统摄血作用,使血液循经脉运行,不至溢出于经脉之外,这全赖于脾气的统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脾统血

百度百科-肝藏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肝藏血”与“脾统血”分别阐述了肝脾两脏在血液运行中的作用。肝藏血,始见于《内经》。《素问·调经论》曰:“肝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藏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贮藏血液。肝如同“血库”一般,能够贮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体活动所需,发挥其濡养脏腑组织、维持相应功能作用。正如《灵枢·本神》所说:“肝藏血,血舍魂。”《素问·五脏生成》亦云:“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②调节血量。肝除藏有一定的血液外,还具有依据机体之需,调节循环血量作用:当机体处于安静休息,或睡眠状态时,机体所需血量减少,部分血液回流入肝,并贮藏起来;而当人体在工作,或剧烈活动时,机体所需血量增加,血液则由肝脏输送到经脉,以供全身各组织器官所需。即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也?肝主血海故也。”“血海”之名,除指任脉中一穴位外,一般是指冲脉而言。《灵枢·海论》曰:“冲为血海”,强调冲脉气血充足对人体的重要性。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相反相成,共同维持肝的贮藏血液与调节血量的作用,故又有“肝主血海”之称。实际上,“冲为血海”的作用是通过肝的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作用而实现的。③收摄血液,防止出血。肝藏血还能使血液收摄于经脉之中,不致溢出脉外而出血的作用。
  肝藏血功能失常,临床可见两种情况:一是肝血亏虚,肝之经筋、组织失养,称为“肝血不足”。血虚目失所养,则两目干涩,头晕眼花,甚至夜盲;血不舍魂,则失眠多梦,或见梦游;血不养筋,则见肢体麻木,手足拘挛,屈伸不利;血海空虚,胞宫失养,则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或闭经等等。二是肝气虚,不能收摄血液,血不循经而妄行,即“肝不藏血”。临床可见吐血、衄血,以及月经过多,甚或崩漏等症。
  脾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曰:“脾裹血,温五脏”,指出脾具有包裹血液、防止血溢的作用。明代薛立斋在《薛氏医案》中说:“心主血,肝藏血,亦能统摄于脾。”脾的统血作用是以脾主运化为基础的,脾气健运,气血充足,统摄力强,则血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故此武之望在《济阴纲目》中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若脾失健运,脾气亏虚,统摄无力,则致血溢脉外,而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出血,月经过多,甚或崩漏症。正如尤在泾在《金匮翼》中所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统血;脾化血,脾虚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
  肝藏血与脾统血是相互关联的。血液之成,源于脾胃;既成之血,藏之于肝,依机体所需而运行诸经。血液之行,以心肺之气为动力,以肝脾之气为约束。脾气健运,血液化生充足,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行之于经,则脾有所统,二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正如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中所说:“血生于脾,统于心,藏于肝,宣布于肺,根于肾,灌溉一身,出入于脉。”若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影响肝的藏血功能,则常致头晕目涩,肢麻筋挛等肝血不足之证;若肝脾亏虚,收摄力弱,血溢脉外,而见各种出血证,称为肝不藏血或脾不统血。
  临床对于血虚或出血病证,当根据其特点及其兼证,辨别其属肝、属脾,而审证治之。如血虚因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所致,症见目涩夜盲、头晕目眩、肢麻爪淡,月经量少,甚至或经闭等症者,多属肝血不足,治疗以补血养肝,可选用四物汤加减;而血虚因过劳、久思,或生化不足所致,而见头晕面白、心悸失眠,伴有倦怠懒言、少气乏力等症者,多为脾虚气弱,治当健脾益气养血,方选当归补血汤或四君汤加减。肝藏血或脾统血,临床皆可见各种血证,若出血色淡,并伴有明显气虚者,多为脾不统血,治当健脾益气摄血,可选归脾汤或补中益汤加减治疗;若出血见于上部(吐血、衄血、咯血),且血色鲜红,伴有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者,多为肝气上逆、血随气逆,治疗当平肝潜阳、清热凉血,方选羚角钩藤汤或柴胡疏肝散加生地、赤芍、丹皮等药。总之,各种血证,出血伴有虚证者,多属脾病;出血而有实证者,则多为肝病。临证之时,当详察脉证,细心辨析,以便因证论治,提高疗效。

参考资料:中医基础理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01
一、原理不同
1、脾统血:脾有统摄血作用,使血液循经脉运行,不至溢出于经脉之外,这全赖于脾气的统摄。
2、肝藏血:肝有藏血的生理功能,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二、出处不同
1、肝藏血:出自战国时期的人(佚名)写的《黄帝内经·灵枢》。
2、脾统血:出自战国时期医学家扁鹊创作的一篇散文《难经·四十二难》。
/iknow-pic.cdn.bcebos.com/b7003af33a87e9503d0881071f385343fbf2b4b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7003af33a87e9503d0881071f385343fbf2b4b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三、特点不同
1、肝藏血:肝藏血与人体血流量的增减情况有关:如人体内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流量。当人在体息和睡眠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就减少,大量的血液归藏于肝。当劳动或工作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就排出其贮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
2、脾统血:脾有统摄血作用,使血液循经脉运行,不至溢出于经脉之外,这全赖于脾气的统摄。
参考资料来源:
/baike.baidu.com/item/%E8%84%BE%E7%BB%9F%E8%A1%80/7255718?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脾统血">百度百科-脾统血

/baike.baidu.com/item/%E8%82%9D%E8%97%8F%E8%A1%80/5980144?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肝藏血">百度百科-肝藏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