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史书中为何把王安石写在奸臣传中?

为什么说北宋亡于王安石?

奸臣,我们一般很快脑子里会出现了秦桧、和珅这两个在上历史遗臭万年的人,特别是秦桧,在现在就是投敌卖国那种人了,但是我们所知道的宋朝的王安石,为什么会被宋史写如《奸臣转》里面呢?

我们知道王安石这个人多数人都是从历史书上了解到的,从他的文学作品知道他的也有,但是不多,肯定没有因为学习历史知道的人多,他出名就出在他主持的王安石变法,后世也叫熙宁变法     。

我们知道近代最出名的变法是秦朝的商鞅变法以及清末的戊戌变法,虽然最后都认为失败,但它们的历史意义影响巨大。王安石的变法就在这两次变法之间,在当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皇帝也是支持的态度,但是,还是逃不过历史的宿命—失败。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充实国库、强大军队的战斗力,这些都是对国家、官员乃至民众都是非常有利的改革,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没有考虑当时封建官僚的基本利益。他当时裁兵、裁官、青苗法,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缺乏对现实实践的考虑,最后好心办错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以失败结束。

中国人经常以成败论英雄,他的成功会得到恭维,他的失败肯定会得到唾弃,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变法损害了多数官员的利益,写史书的会是什么人?肯定是官员,王安石都让人家丢官了,并且还失败了,所以把他写到奸臣中也在情理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如果大概划分的话,自宋代一直到近代,对王安石的评价都是以贬损为主的;而近代后逐渐赞扬的声音增多,而1949之后,评论转向,以褒扬王安石为主。简单说哪种评论对错都是不太合适的,其中都有着重要的原因。王安石变法的问题在哪里?在于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但终究仍然属于标准的农业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一方面,缺乏完备的市场经济, 使得王安石那超前的经济思想无法以市场形式良好的运转,从而只能借助于政府的强制力量,通过所谓“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另一方面,一个庞大的农业帝国,不可能有能力以合适的方式来高效完成这个超时代的经济调节任务。

所以其结果就是,美好的愿望在实践中无法贯彻,而为了贯彻自己的理想,王安石只能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权力,以强制的方式推广,而强制推广就注定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绝对主导,从而导致一场经济改革变成了政绩考核,官员要获得好的考核成绩就只能进一步加大政府强制力来扭曲市场,从而使得最初的理想贯彻彻底走型。

这是一个在当时社会状态下无法逾越的恶性循环。王安石变法之后,国库迅速丰盈,国家财政的充足一直受益到徽宗时期。但是,这个财政充盈是违背宋神宗和王安石初衷的。王安石本意是“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并不愿让老百姓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损失。但事实上,这套变法最终毫不意外的变成了“与民争利”。所以王安石不得不被评价为奸臣。

第2个回答  2019-10-09
王安石想要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但是他在变法的过程中由于部分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操作,给百姓的利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遭到了他们强烈的反对,此举使得北宋进入了党派之争,所以才会被有心之人添加说辞。
第3个回答  2019-10-10

变法不当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王安石的变法本身存在很大问题,不仅如此还带动了很多人借变法名义做出很多恶事,进一步推动了宋朝的灭亡。

第4个回答  2019-10-09
变法的强行推进,虽然解决了帝国的财政危机,但其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烈的,新旧党争引发了国家管理层的彻底分裂,导致此后几十年,北宋政治空气的极度恶化和堕落;而“夺利于商”的政策,致使民间经济迅速陷入大萧条,从长远来看,反倒损害了帝国经济的命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