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念了两句诗,大臣听完哈哈大笑,为何念完后两句,大臣却都吓傻?

为何念完后两句,大臣却都吓傻?

因为朱元璋一开始念的那两句诗让大臣们以为他就是个没文化的粗鄙之人,而他后来念的那两句诗直接让大臣们被他的胸襟和气概所折服。朱元璋的诗不仅让觉得他没文化的那些大臣对他刮目相看,还让他们更加死心塌地地跟随自己。

其实朱元璋也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粗人,他写一些大白话其实还是没什么困难的。因为他从起义军里的一个小士兵混到将领的那个地位也是需要一些文化的,要不在打仗的时候他没办法写文书来传达信息也是会被问责的。但是朱元璋写的句子都是简单粗暴的大白话,不像文人们写的那些奏章拐弯抹角,句子优美。

在朱元璋击溃了百万雄师之后,他当时突然之间有种成竹在胸、胜券在握的自豪感。那时山上的一个住持感觉到了朱元璋身上的狠戾之气很重,就问了一下朱元璋叫啥名。而朱元璋被这个住持问了名字之后突然之间文思泉涌,突然之间就想作诗了。于是他就直接大笔一挥,在寺院的墙上留下了这么一首诗:“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凭哓哓问姓名。”

其实朱元璋作的诗很多时候都是灵感一来就直接写出来的,就拿他在自己的登基大典上作的诗来说就好了。他当时正在朝堂上等待良辰吉时,突然之间响起了响亮的鸡叫声。于是朱元璋灵感一来就开始作诗了:“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大臣们差点没在朝堂之上憋住直接笑喷,因为他们都已经猜到朱元璋后面的诗写的是什么了,那可不就是鸡叫三声撅三撅和撅四撅嘛!


但是朱元璋接下来说的诗句却让大臣们在傻眼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这其实就表明了朱元璋内心的抱负和伟大志向,而朱元璋也因为这两句不凡的诗句彻底俘获了大臣们的忠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2
因为前两句诗让大臣们以为他就是个没文化的粗鄙之人,而他后来念的那两句诗直接让大臣们被他的胸襟和气概所折服。
第2个回答  2019-10-15
朱元璋念了两句诗,大臣憋着不敢笑,念完后两句,大臣都吓傻了!

星座之
2018-05-03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鲜少的文化程度不高的皇帝,这和他的出生有很大关系。朱元璋出生时正是元朝暴政的时期,当时的人们逃命都来不及,哪会有人想到要去读书呢。朱家也不例外,那时的朱元璋为了生存,不仅进庙做过和尚,甚至还做过乞丐讨过饭。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朱元璋,即使侥幸看过几本书,也不过是略微识字罢了。

正因如此,朱元璋所作的诗大多粗浅直白,基本上是“所想即所得”。比如这首在他起义时所作的诗: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

只凭哓哓问姓名。

这首诗作于朱元璋击溃百万大军之后,当时的朱元璋自信满满,胸中充满了志气与豪迈。山中的住持见朱元璋戾气很重,便上前询问朱元璋姓名。朱元璋见此情形,忽然文思泉涌,在寺庙的墙上留下的这首诗。内容和想要抒发的情感都非常好理解,就是在表达他对天下的胜券在握。虽然朱元璋的作诗水平并不高超,但这不妨碍朱元璋对作诗的兴趣。传闻在朱元璋的登基仪式上,朱元璋就曾留下过一首震惊文武百官的名诗。

朝会一般都是在很早的时刻举行,很多时候都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要开始,所以,在朝堂上听见公鸡打鸣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在朝堂上的朱元璋听到这一声声的鸡啼,忍不住兴致大发,他一开口便是一句:“鸡叫一声撅一撅”。大臣们以为后面会有什么精妙的句子,正竖着耳朵听呢,没想到第二句竟然是——“鸡叫两声撅两撅”。

这时有的大臣就已经开始憋笑了,这样没有内容,也没有底蕴的诗句,放在这些肚子里都是墨水的文人,前真是不够看的。他们甚至已经可以预料到这首诗的三四句会是什么样的了。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第下两句竟不再像打油诗了。只见朱元璋缓缓吟诵:“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这两句所想要表达的内容虽然依旧直白,但是它以一种壮阔的方式,道出了朱元璋心中的沟壑,反映出朱元璋不凡的抱负,一下子彰显出他非同寻常的身份。

朱元璋不简单的两句诗震住了在场的所有大臣。事实也如朱元璋在诗中的预想一般,他扫平了朝中、国内的所有障碍,一统江山,建立了属于他的帝国。虽然朱元璋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的气魄非一般人能匹敌。
第3个回答  2019-10-20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凭哓哓问姓名。听完之后都是觉得这,但是写的确实不太好对,整个明朝有影响。
第4个回答  2019-10-22
因为这首诗让大臣感觉到了他的王者之气,以及宽广的胸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