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丞相的废立都是为了加强统治

如题所述

这里要把问题分成两面:丞相的立和丞相的废。因此要从这两方面来看待此问题。
丞相起源于战国时代,最早是秦悼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史记·秦本纪》说: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其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相国”、“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知政事”等等,也时废时设,中间的变更太多。但大部分时间内,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一直到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丞相之职,建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
丞相的立。丞相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简而言之,就是协助皇上处理一切军国大事。丞相是帝王的高级助手,在军政大事上能够帮助帝王做决策,一般政务就有丞相处理这就减轻了帝王的负担。而且,由于丞相的权力很大,实质上是把地方的权利部分的中央化,这是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所以说丞相的立是为了加强统治。
丞相的废。丞相一职自从设立之后,在国家的统治上缺失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紧接着其弊端也暴露了出来,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统领群臣,他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若忠君爱国还好,稍有野心的人,在这种庞大的权力面前都会动摇的,因此很多丞相都极力获取更大的权力、操纵朝政,为自己或家族谋取私利。吕不韦应该就是最早的权相了,秦始皇年幼时就称他为“仲父”,朝政诸事皆受他制约。这里相权就威胁到了皇权,而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不断有丞相对皇权发起了挑战,他们或是结党、或是利用女色、或是利用宗教等等让皇帝疏于朝政,放松权力,从而为自己谋夺更大的利益。所以历朝历代,权相不断,相权的过分强大对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十分不利于封建王朝的统治。所以自汉代开始,皇帝就不断地对相权进行削弱,一直到明朝,朱元璋彻底废除丞相一职,相权直接收归中央,这才算是彻底终结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封建统治。所以说丞相的废也是为了加强统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5
是这样的,在中国历代封建社会皇权和相权是一对大矛盾。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巨大统领六部,而且对朝政的把握甚至超过皇帝,所以如果丞相有谋反意图,那么带给皇帝的灾难将是巨大的。在明朝时朱元章废除了丞相制度,直接设立六部。这样就消除了一个可能威胁皇帝的因素,那么皇帝的统治就更加稳定。另外,皇帝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最大代表,所以也可以说是加强了封建统治。
第2个回答  2012-03-05
废的方面:
丞相的职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
他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逢有机要事情皇帝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议,避免专断。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咨询,丞相有时可封驳诏书,表示对皇帝命令持保留态度。丞相具体职权是:任用官吏,或是向皇帝荐举人才;对于地方官的有考课和黜陟、诛赏的权力;主管律、令及有关刑狱事务;地方上若有暴动等事,丞相派属官前往镇压;在军事或边防方面也承担一定的责任;全国的计籍和各种图籍等档案都归丞相府保存。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丞相的管理权限了吧,那么丞相这一职位的废除,这些个职权就落入皇帝手中了,自然而然的加强了皇权的统治。
立的方面:
其实丞相的职位权限相当大,立丞相的危险系数相对而言较大些,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
做得很好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他通过任命多位丞相(他那时的丞相称呼不同),从而达到削弱相权的目的,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就是: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厂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丞相的职权较大,也有一些开国皇帝把它当作称帝之前的一个过渡,典型的就是杨坚了,
曹操虽说没有称帝,但是丞相一直是他担任的,从而达到掌权的目的。
第3个回答  2012-03-05
所加强的对象不同,由于地方军镇藩王或者其他各地方势力过大,设立丞相制度,这样就把分散的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政府(但是中央并不一定代表皇帝,不一定而已)。
而丞相权力过大,就要影响到皇帝的权力,例如宋朝,只知有丞相,不知道有皇帝,所有改革,法令执行都要丞相来批准或者推动,皇帝并无决断,所以影响了皇权。
所以明朝皇帝吸取宋朝教训,废除丞相制度,改立内阁制度,把全国的权力加强到皇帝一个人身上,但是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两个勤劳的皇帝,其他的明朝皇帝都做不到事必躬亲,所以本来创立作为一个秘书处的内阁,逐渐获得了更多权力。取代了宰相,成为国家实际的权力中心。
这里详细解释一下,内阁的最初权力是按照皇帝的意思草拟圣旨,颁布皇帝制定的法令。但是全国事物众多,中后期明朝皇帝又很懒,所以就说,有事你们看着办吧,拟出个方案给我看,我觉得合适就批,不合适再改。再往后皇上连看都懒得看,基本内阁形成的决议就是最终决议。宰相的权力演变过程类似于此。所谓司礼监宦官专权也是例如此例。所以形成了新的权力核心。明朝嘉靖皇帝一上台要收回这个权力,所以发生了皇帝和大臣对着干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民国的府院之争也类似于这样。
第4个回答  2012-03-05
秦朝时,秦始皇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了三公九卿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当时丞相人数较少,而且完全听命于皇帝。随着朝代的发展,丞相的权力渐大,虽然唐朝和宋朝都曾削弱丞相的权力,但元朝实行一省制,使相权反弹,容易出现相接威胁皇权的现象,明太祖朱元章由于胡惟庸一案,为加强皇权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央的权力中,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比较集中,不管废也好,还是设立,本质上都是为了加强皇帝的统治。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