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读法是根据哪种语言的发音而来的?(和法语、意大利语很像)

如题所述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英文中有不少汉语过来的字也是由汉语拼音标注的。如:tofu 豆腐,kung fu 功夫,chow mein 炒面,Mandarin 北京方言,Putonghua 普通话。
是谁发明了汉语拼音呢?说来有趣,是一个外国人。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利玛窦等传教士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用电脑打中文字时,我们常用的就是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的拼音来打字。
各个汉语拼音字母的读法如下:
a: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中间微隆,声带颤动。
o:发音时,嘴唇成圆形,微翘起,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居中,声带颤动。
e:发音时,嘴半开,舌位靠后,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声带颤动。
i: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注意,i上标声调时,上面的一点省略不写。
u: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ü: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注意,ü和圣母j、q、x、y拼的时候,上面的两点省略不写,俗称“ü见j、q、x,脱帽敬个礼。”法语中代表这个音的字母是u,也就是说,法语中这个字母是没有两点的。
b: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p: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气流迸出成音,送气较强。
m: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打开嘴,声带颤动。
f:发音时,上齿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
d: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气流从口腔迸出,爆发成音。
t: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后,突然离开,气流从口中迸出,送气较强。
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声带颤动。
l: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
g: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k: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上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迸发成音。
h:发音时,舌根抬高,接近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j: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气流从窄缝中冲出,摩擦成音。
q: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硬腭,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摩擦成音。
x: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抬高靠近硬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z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c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强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sh: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r: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嗓子用力发音,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声带颤动。
z: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阻碍气流,让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c: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阻碍气流,让较强的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s: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门齿背,留出窄缝,气流从舌尖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y: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w: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ai: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滑向i,气流不中断,读音轻短。
ei: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滑向i,气流不中断,嘴角向两边展开。
ui:发音时,u 的发音轻短,然后滑向 i,嘴形由圆到扁。
ao: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尖后缩,舌根向上抬,嘴形拢成圆形,轻轻的滑向 o。
ou:发音时,先发 o 的音,嘴唇渐收拢,舌根抬高,口型由大圆到小圆。
iu:发音时,先发 i,然后向 u 滑动,口型由扁到圆。
ie:发音时,先发 i,再发e,气流不中断。
üe:发音时,先发 ü 的音,然后向e滑动,口型由圆到扁。
er:发音时,舌位居中发 e 的音,然后舌尖向硬腭卷起,两个字母同时发音。这是一个特殊韵母,它不和声母相拼,只能单独成为一个音节。
an: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尖逐渐抬起,顶住上牙床发n的音。
en: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舌面抬高,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in:发音时,先发 i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下门齿背,舌面渐至硬腭,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un:发音时,先发 u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上牙床,接着发n的音,气流从鼻腔泄出。
ün:发音时,先发 ü 的音,然后舌头上抬,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ang: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根抵住上软腭,气流从鼻腔泄出,发后鼻音尾ng的音。
eng: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下牙床,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发ng音,气流从鼻腔泄。
ing:发音时,舌尖触下齿龈,舌面隆起至硬腭,鼻腔共鸣成声。
ong:发音时,先发 o 的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舌面隆起,嘴唇拢圆,鼻腔共鸣成声。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4
汉语拼音所用到的元音部分,都与拉丁字母的原本音值差不多,问题不大。
至於辅音部分就有些麻烦。首先是普通话的「翘舌音」,一般的欧洲并没有像普通话有如此的完整对应(即「知吃师/滋疵丝」),所以便拿波兰话的「zh-」、德语的「c-」,汉语拼音便规定出了「zh-, ch-, sh- /z-, c-, s-」这种整齐的对应。(法语的 j- 虽然很像普通话的翘舌音「知」,但 j- 却保留给「鸡」来用了……)

另外关於「七」的声母,由於欧洲语言大多不像普通话一般,会特别去区分出「掐」、「擦」和「差」,因此汉语拼音只能「硬性规定」,拿了拉丁字母中的冗馀字母「Q」,规定它作为「七」的声母。
最後,大部分外语也不会区分普通话的「瞎」和「撒」,汉语拼音也不愿重覆使用字母「s-」,於是再度「硬性规定」,拿了另一个冗馀字母「X」,定义它作为「溪」的声母。

基本上,不同语系的语言,音素不可能一对一完全对应齐全。(比如像阿拉伯语的拼音,便将 Q 定义成我们听来「很像」是 k- 的发音……)於是汉语拼音,只能先遵循共通的拉丁字母普遍音值,然後能够修正再修正,不能修改的,便只能硬性规定了。若对一位习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母语拼音的欧美人士而言,若未曾学过,则他们对汉语拼音最无法抓到要领的,只有 Q 和 X 的发音,因为这对他们而言是全然的新定义。
第2个回答  2019-06-17
这位楼主新年好!
现代汉语拼音基本上是根据拉丁语字母的发音而来的。由于法语和意大利语以及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都是拉丁语族的语言,都是古典拉丁语及通俗拉丁语的继续,所以您会觉得现代汉语拼音那么像法语和意大利语了。
第3个回答  2013-12-05
法语不像啦,准确的说那时照罗马音来的,如果你有涉猎日语的话就知道了,是参照罗马音,以及中国人的习惯发明出来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01
是法语来的。a i u e o 法语也是这么读的阿 一 乌 呃 喔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