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七 杨绾段 怎么翻译?

语文考试

  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七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祖上杨温玉,在武后时是个显贵的官员,因为博学闻名于世。杨绾少年失父,家里很穷,但侍奉母亲很孝顺。杨绾性格沉静,单独住在一间屋子,两面都是图书史籍,席位上到处落满灰尘,安静到如此程度。不喜欢扬名,有著述,但始终没有向别人炫耀过。以进士入仕,后提拔为右拾遗。天宝年间天下动乱,肃宗即位,杨绾脱身拜见朝廷,被任命为起居舍人,负责起草皇帝文书。经多次提拔最后到了中书舍人的位置,兼修国史。按例,做舍人时间长的人可以做阁老,但其中公署、其他要占五分之四。到杨绾这儿,全部给他(处理)。担当礼部侍郎期间,建复古孝廉、力田等科举内容,天下都认为他才能高。不久调到吏部,人品、裁定等清正、公允,大家都很信服他。当时,元载掌管政事,忌妒杨绾威望高,因此疏远、鄙薄他。元载一天天贪婪起来,天下好的舆论更加倾向杨绾。这点肃宗也知道,亲自提拔杨绾为太常卿,担当礼仪使。后杨绾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修国史。肃宗的命令下达之后,官员们在朝廷向杨绾祝贺,杨绾坚决推让,肃宗不允许。

  杨绾平素患有不治之症,每过十天半月就严重些,皇帝下诏书让他到中书省治疗,每到延英殿开会(议政),准许有人搀扶着他。但是没有多久就去世了。肃宗十分震惊、哀悼,下诏召集群臣说:“这是上天不让我的国家太平,为何这么快速夺去杨绾呢?”当日就下诏追封为司徒,并派使者到府中册封,想赶在没有殓葬之前。命令百官到杨府吊唁,还专门派使者进行吊唁,赠绢千匹,布三百匹,给太常杨绾谥号文贞。比部郎中苏端,是个奸佞之人,有异议,并有宰相常衮暗中帮忙,肃宗认为他们的话奸邪、险恶,不是实情,贬苏端为巴州员外司马,最终还是赐杨绾谥号文简。

  杨绾做人节俭,不曾问过生活上的事情,俸禄都分给了亲戚、朋友享用,不论多少一下就用完了。有人拜访他时,整天是谈论修养,不涉及名利,如有人欲以权谋私开后门,听到他的劝阻,必然内心感到惭愧而停止。他开始当宰相时,御史中丞崔宽本来很豪侈,城南别墅美观堂皇,为当时第一,他当天派人帮他拆毁;京兆尹黎干,出入跟随的车马上百数,叫他减少到只剩下十余骑;中书令郭子仪在邠州行营,正要开大会,他写信叫他把乐队撤除五分之四;(还有其他人)其它的听说后就改正,自己接受教化的,不计其数。因此人们把他比做杨震、山涛、谢安一类的清官廉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26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在唐肃宗李亨时(756-761年)任宰相。祖温玉,在武后时为显官,是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绾少年失父,家里很穷,伺奉母亲很孝顺。绾性沉静,独处一室,发愤读书,灰尘满席,也顾不得洗抹。不好立名,有所论著,也不炫耀于人。第进士,补太子正字。举词藻宏丽科,玄宗主持殿试,又加诗、赋各一篇,绾取第一名,由是擢升右拾遗。制举加诗、赋,从杨绾开始。

天宝乱,肃宗即位,绾脱身见行朝,拜起居舍人,负责起草皇帝文书。累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按例,舍人年久者为阁老,其公廨杂科独取五之四。至绾,悉均给之。历礼部侍郎,建复古孝廉、力田等科,天下高其议。不久调吏部,品裁清允,人服其公。那时,元载秉政,当宰相,忌妒杨绾威望高,因此疏薄他。载一天天贪冒起来,天下好的舆论更加倾向杨绾。这点肃宗也知道,亲自提拔杨绾为太常卿,充礼仪使。后杨绾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修国史。当时各州都带有团练使,杨绾不同意这种作法。绾上书皇上精兵简政,深得皇上的赞同。

杨绾平素患有痼疾,即不治之症,居旬日浸剧,有诏就中书疗治,每到延英殿开会议政,准许有人挟扶着他。没有坚持多久就逝世了。肃宗惊悼,对群臣说:"天不使朕致太平,何夺绾之速邪?"即日诏赠司徒,在未敛之前,派使者册授。号召百官到杨府吊唁,还专派使者进行会吊,赠绢千匹,布三百匹。太常谥曰文贞。比部郎中苏端,是个奸佞之人,持异议,宰相常衮暗中帮忙,肃宗认为他们的话丑险不实,贬苏端为巴州员外司马,犹赐谥曰文简。足见肃宗对杨绾的信任和尊重。
杨绾平素患有痼疾,即不治之症,居旬日浸剧,有诏就中书疗治,每到延英殿开会议政,准许有人挟扶着他。没有坚持多久就逝世了。肃宗惊悼,对群臣说:"天不使朕致太平,何夺绾之速邪?"即日诏赠司徒,在未敛之前,派使者册授。号召百官到杨府吊唁,还专派使者进行会吊,赠绢千匹,布三百匹。太常谥曰文贞。比部郎中苏端,是个奸佞之人,持异议,宰相常衮暗中帮忙,肃宗认为他们的话丑险不实,贬苏端为巴州员外司马,犹赐谥曰文简。足见肃宗对杨绾的信任和尊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