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对商鞅变法怎么看?为什么?

如题所述

史记是司马迁先生写的。老先生是一个文人,古代文人看问题的角度,和现代人差别很大。现代人对秦始皇统一很看重,并认为商鞅的耕战之法对秦统一贡献很大,由此也对商鞅变法倾向于肯定、而司马迁老先生更喜欢从道德层面上评价。所以他在商鞅列传最后的评价是这样的: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司马迁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分了两层。第一层说商鞅。先劈头就评价为“天资刻薄人”,说他想要用帝王术(权谋)来获得秦孝公的赏识,本来就非真心;说他勾结宠臣上位,一旦掌权后用酷刑折磨大臣,用诡计欺诈魏国将领,又不听赵良的忠言劝告,这些都说明这个人品性败坏。

第二层说商鞅变法,太史公说他自己读了商鞅变法的书,觉得和商鞅人品真是般配,法如其人,那当然也就是刻薄恶劣了。

所以,太史公对商鞅变法的整体评价就是不咋地。毕竟,商鞅变法,用酷刑来驱赶全国民众,这在太史公看来是很差劲的。汉朝初年用道家的黄老之术来恢复经济,司马迁自己又受儒家教育,对这种纯粹法家很看不上也正常。

这种观点当然是比较偏激的。实际上汉朝之所以能建立一个长期统一的帝国,靠的是儒法道并用。法家为汉朝和后世的华夏文明维持政治上的稳定贡献很大,而这些很大程度就在于商鞅、当然,太史公对商鞅的攻击也有其合理一面。商鞅变法确实太刻薄、太刚猛,一味用严刑峻法约束官民,实际上难以凝聚全国人心。秦朝统一后二世而亡,也是因为这一点,可谓成也商鞅,败也商鞅。

相反,汉高祖刘邦初入关中就约法三章,建立汉朝后,更是以法家维系政治统一,以道家恢复生产,以儒家凝聚文化,三术并用,建立了伟大的汉朝。这一点,反过来也可以对比出商鞅变法的不足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