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使用了借代和夸张手法。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苏轼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
原文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如下: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据《三国志》引《江表传》,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浸以鱼油,诈称请降,驶向曹军,一时间“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
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可以想见,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舳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
苏轼如此向慕周瑜,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一腔报国疆场的热忱。面对边疆危机的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非常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
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精心塑造导演这一战争活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契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念奴娇·赤壁怀古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除了借代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句话除了借代还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解释如下:一、借代的运用 在这句话中,“樯橹”是借代的手法,用来代指敌人的战船。借代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借用与事物特征相关的词语来代替该事物的名称,使得表达更加生动。二、夸张手法的运用 在这句话中,“灰飞烟灭”运用了夸...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啊?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使用了借代和夸张手法。本句出自苏轼《赤壁怀古》,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可以想见,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啊?
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场景,通过"樯橹灰飞烟灭"四字,形象地表现了曹军的迅速崩溃。苏轼通过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自己对周瑜等英雄人物的钦佩,也表达了自己对北宋时期国家边患的担忧。他渴望有英雄人...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除了借代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展现了他卓越的诗词艺术。这句话运用了借代和夸张的手法,将战争的壮烈画面凝练于四字之中。苏轼以周瑜的形象,象征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通过描绘其轻松谈笑间消灭敌军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周瑜的智勇双全,也折射出词人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对时...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手法是什么?有夸张,虚实结合,借代同时...
1. 夸张:在诗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英姿飒爽和指挥若定,强调了其军事才能和风度翩翩。2. 借代:诗中的“羽扇纶巾”是周瑜的典型形象,通过这一装束的描写,借代了周瑜的英俊潇洒和儒将风范。这种借代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3. ...
樯橹灰飞烟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句话使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1、借代:借代是一种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比如用部分代替整体、具体代替抽象等,在这里“樯橹”是借代战争的工具,代表军队。2、夸张:夸张是一种夸大其词的修辞手法,用来强调事物的特征或加强某种效果,在这里“灰飞烟灭”是夸张的表达方式,形容战争的...
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修辞手法?
1.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2. 句子“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3. 这里的夸张体现在通过“谈笑间”这个轻松的场景,来形容某种事物或情境的迅速消逝,如同樯橹在风中灰飞烟灭一般。4. 夸张的修辞效果在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更能感受到描述事物的强烈程度或对比。5...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手法是什么? 有夸张,虚实结合,借代 同时...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
樯橹灰飞烟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该诗句运用了借代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2. 作者通过“樯橹灰飞烟灭”来借代曹操军队的覆灭。3. 同时,通过使用“灰飞烟灭”这一夸张的描述,生动地描绘了曹操方面惨败的景象。4. 这样的表达不仅凸显了周瑜的英雄形象,也体现了苏轼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5.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句诗出自...
樯橹灰飞烟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该诗句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用樯橹灰飞烟灭来借代周瑜与曹操之战中曹操的落败,更是夸张的用灰飞烟灭来形容曹操一方的惨败状况,十分形象生动的表现出周瑜的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句话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所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这首词是作者游历赤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