蓸操为什么饶了陈绣,却杀了吕布

陈绣于杀子之仇,而吕布没有。论本事,陈绣也不如吕布。当时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际啊。
对,是张绣。
说到反复。刘备不也是投过公孙赞、袁术、吕布、刘表、孙权,包括蓸操吗?要说吕布是三姓家奴,那刘备是什么?四姓家奴?

呵呵,觉得你的问题问得很好,因为涉及的东西很多。大家回答的也很好,基本从书面上参透了曹操的心思,但觉得稍显片面和肤浅。我在这里略作补充。
首先,我们的看看曹操的为人,与其说吕布反复无常,那曹操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暂且不论是演义还是史书。先说吕布,骁勇善战,这个不必说了。可是一代勇将谁不愿意有个好归宿呢?吕布其实知道,自己是将才,但不适合做君主,因为他没有深谋远略,不太会用人,更不懂政治和权术。那归附谁呢?其实,在群雄逐鹿的时候,一般人很难看出谁是未来真正的枭雄。就是诸葛亮也是在官渡之战后才看清天下形势的,你说何况吕布呢?所以,说他反复无常,不能不说是有些片面。但从他为人来说,确实不干恭维,因为他跳槽时,把事做得太绝了。比如杀丁原、诛董卓、在袁绍处目中无人气的袁绍要杀他等等。说明吕布人品恶劣,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受欢迎的。说白了,就是个烫手的金子,再值钱没人敢接。而且,吕布也是胸无谋略,陈宫、张辽、高顺、臧霸乃至侯成、魏继、宋宪等人均未能好好利用,导致众叛亲离。这样的人,也是曹操极其厌恶的人。刘备的话只是催化剂,即使吕布不会马上死,曹操早晚也会做掉他。
张绣呢?杀典韦和曹昂纯属曹操活该,人家都投降了,你去搞人家叔叔的老婆。本来曹操理亏,这个事曹操一直低调处理,你看曹操他爹死前又挂孝,又屠城的,你看死儿子了,曹操咋地了?没太夸张地对付张绣吧。至于接纳张绣,确实由于当时的情形,贾诩不是一般人,他看透了曹操的为人,你在他饥渴的时候伸出手,他会摒弃前嫌。所以曹操接纳了张绣,主要是接纳他的部队,和一般文臣武将。可惜,贾诩这个人太聪明了,投了曹操之后就隐居了,不问世事,也仗着年纪大,就直接退休了,晚年幸福。曹操虽然没杀张绣,可是还是死后借曹丕之手杀了张绣,你可以查查,张绣死得很牵强。
总而言之我觉得,原因不在于吕布和张绣而在于曹操,他有个反复无常的性格。看过杨修之死,你应该就会对他性格有些了解了。我就不多说了。
给不给分没关系,就是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5
张绣才对。
对于为什么杀吕布,很显然,野心大,难驾驭的人当然要先除。(吕布没有刘备那么会装,身边的陈宫可是想杀曹操的。)
对于张绣,人家可是降在先,也没什么能力。身边的贾诩也是明哲之人。当然和吕布不一样。
第2个回答  2010-03-15
三国演义是一本文学巨著,想看真正历史的还得看《三国志》,现在好多考古学家都是参照《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
第3个回答  2010-03-15
1、吕布是匹“烈马”,难以驾驭,终归是“割肉喂虎”,久必伤人(不仅夺人地盘,并且伤人,丁原、董卓亦然);
2、刘备又没拜“义父”什么的,哪来的“四姓”,刘备世之枭雄,远非吕布所能相比。

参考资料:《三国志.先主传》

第4个回答  2010-03-15
收张绣为“得天下之所望”,去吕布为“除天下之所忌”。张绣和吕布,声望是不一样的,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因。
你问到的这一点,恰恰是曹操最卓绝的智慧。其他还有类似的事例:破袁绍之后,烧毁下属与袁绍私通的信件且不予追究,为什么?明知刘备非池中物,依然纳降刘备,为什么?败张鲁得汉中,反而处死有功的杨松,为什么?
第5个回答  2010-03-15
大家都说的很不错,我就补充一些吧。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投奔谁,投奔了几次,这倒没什么关系,就像五子良将的张辽仕官于丁原、董卓、吕布、曹操,可又有谁说张辽反复无常?而吕布却不同,他不仅反复无常,还弑主,纵然武艺绝伦,谁敢用他?11楼哪位仁兄说的不错,刘备最后劝曹操杀吕布的话,只是催化剂。
至于张绣第二次投降能得到曹操的接纳,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在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和曹操都在极力争取中间力量,而曹操实力弱于袁绍,投靠袁绍不过锦上添花,投靠曹操却相当于雪中送炭。曹操的挟天子以讨不臣,政治上比袁绍有优势。最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代奸雄,霸业未成之前绝不会计较个人恩怨,张绣此时投降,正给曹操机会向世人表示他唯才是举的政策,与不计前嫌的胸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