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综合评价一下明成祖吗?尽量具体一点。谢谢!

特别是文化方面的。

  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明史》说他“貌奇伟,美髯髯,智勇
  有大略.”又说他“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似非溢美之词,他确有过
  人之处。
  明成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朱元璋死后,传位给
  他的孙子允坟,年号建文。“时诸王以尊属雍重兵,多不法。”且欲图害燕王.建文元年(1399
  年),明成祖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改年号为永乐。是
  年以北平为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明成祖在位22年(1402
  一1424)励精图治,采取了许多开明而有力的措施,致使国家臻于强盛。略举以下几件事例:
  关心人民疾苦。明成祖对各地方官吏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须深入了解民情,
  随时向朝廷反映民间疾苦。如永乐十年(1412年),他命令入朝觑见的地方官吏五百余人各自
  陈述当地的民情民n,},还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的地方官,对地方民情说不出道道,或知而不言者,要问罪;说得不实在或说错的可以不迫
  究。之后,他更严厉地“谕户部,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即地方官或
  中央派出视察民情的大员,如果目暗民间疾苦而不实报的,要逮捕法办。对民间发生了灾情,
  及时振济,做到“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塞”。(《明史·成祖本纪}))如永乐三年(1405年),
  江苏、浙江等地遭大水灾,人民流离失所。他立即下诏对灾区减免田租凡338万石,“致使流
  民复业者十二万余户。”永乐六年(1408年),京师发生地震.他下令“罢北京诸司不急务及
  买办,以苏民困。”即命令北京的中央机关,励行节约,对不是当务之急的用费或到外地采购
  货物等事立即停止,以减轻人民的沉重负担。永乐十四年(1416年),北京、河南、山东等地
  发生饥荒,他浪p诏令减免一年租税,还发放粮食13?万石及时振济。(《明史·成祖本纪》)
  破格用人。明成祖重视人才,不论其出身如何,凡真正有才能者。破格摧用。如他曾摧
  用布衣(没有功名的平民)马麟等13人为布政使(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参政、参议(官
  名,明代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参议,以分领各道)等重要官吏。永乐二年(1404年),吏部
  上了一道奏章,参奏某些地方官吏违反“祖训”制度推荐人士的行为应予治罪。明成祖不批
  准,并谕示:“果有才,授之官,否则罢之可耳。”(《明史·成祖本纪》)也是他不拘一格使
  用人才的事例。
  不搞封禅,不信仙术灵丹。所谓“封禅”,即古代帝王祭夭地的典礼。在泰山上筑土为坛
  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功,曰禅。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封
  禅作为国家大典。以示夭下太平,并藉以歌颂帝王的功业。举行这种大典,要花费很大的财
  力、物力、人力。永乐十四年(1416年),礼部尚书吕震上书奏请举行封禅大典,明成祖断然
  拒绝。对此,他举出两条理由,一条是;“今天下虽无事,四方多水旱疾疫,安敢自谓太平?”
  一条是:“且《六经》无封禅之文,事不师古,甚无谓也.”(《明史·成祖本纪》)因此他不
  搞长途跋涉,劳民伤财的封禅活动。相传古时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司马迁的《史记
  ·封禅书》中也说:“自古受命帝王,易尝不封禅?”而明成祖则制止这种活动,在当时的历
  史背景下,不能不说是一件大胆的改革。当然,他不是不祭天地,只是缩小范围,在京师附
  近祭一祭,即“祀夭地于南郊”而已。他不信什么仙术灵丹,而且深恶痛绝。据《明史》记
  载,永乐十五年(1417年),有浙江某道士向他进奉金丹,说是服此丹可以长生不老。明成祖
  大怒说,这是妖人,叫进丹人自已把金丹吞下去,并“毁其方书”。这两件事,比起秦始皇、
  汉武帝之大搞劳民伤财的封禅活动以及迷信方士,求仙丹以延寿的荒唐行径来,明成祖的头
  脑开明得多。
  重视文化典籍。明成祖对文献的征编工作极为童视,对保存古文化典籍,颇有贡献。永
  乐元年(1403年),他刚即位不久,就命翰林学士解绪等人纂修《永乐大典》,经过六年时间
  的努力,完成了这部巨大的百..,书。该书辑入古今各类图书七八千种,包括经、史、子、集、
  天文、地志、阴阳、医药、僧道、艺术等方面,约3亿7千多万字,为世界上最早的大百科
  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
  放眼世界,大开中外交通。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为正使,王景和为
  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62艘,远航西洋。他们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
  太仓东浏河镇)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
  答腊及锡兰(今斯里南卡)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返国。以后又于1407年至1433年的20多
  年间,先后7次出海远航,经过30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当时他们乘的船,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可容100。人。这些航行比西方哥伦布、伽
  马等的航行早半个世纪以上,而且船队规模与船只之大,都超过他们几倍。郑和每到一处,都
  以瓷器、丝绸、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特产,与亚非各国加强联系,随行人员马欣著
  ((流涯胜览》、费信著《星搓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记述航行中的见闻,都很有价值。
  明成祖的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在经济、文化上的大交流,对中国的文明向外传
  播和中国人了解西洋情况,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比两汉时期朝廷先后派遣张赛、班超出使
  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壮举,更胜一筹。
  由于明成祖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有力的措施,加上他善晓军事,除解除了藩王的兵权,巩
  固中央政权外,又屡次亲征漠北,杭击外来的侵略,打击蒙古贵族势力,大获胜利。曾设置
  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使当时的中国颇称JJI盛。
  他在位期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明史·成祖本纪)))
  当然,明成祖不是完人,也有不足之处。《明史》对他的最后评论是:“成功骏烈,卓乎
  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易可掩哉。”但从主流看,明成祖不失为历代君主中
  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参考资料:蒋相浦-《明成祖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1-24
后世讲起朱棣,大多褒大于贬。对外方面,特别是他五征漠北,先后击败瓦剌和鞑靼诸部。同时,他又在西北设“关西七卫”,增设贵州布政司,在安南设交趾布政司。对内方面,他发展经济,休养生息,使国家岁粮收入大幅增加;同时剥夺藩王实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文化方面,他授命臣下编纂《永乐大典》(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他自己歌功颂德和篡改史实),对文化典籍进行系统整理。因此,《明史》中对他赞扬道:“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慕行节俭,水旱朝告夕赈,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然而,深入细致地研究明代历史,却可得出这样一个惊人结论——虽然明朝之亡追根溯源是亡之于万历,但一切深祸至忧其皆肇自这位“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的文皇朱棣。

对内,明朝正是从朱棣起开始大用宦官。因为正是建文帝的宦官向朱棣报告金陵空虚的实情,朱棣才一反一直在河北、山西诸地兜圈子的常态,直捣京师,得登帝位。篡弑成功之后,朱棣大用太监,其间有郑和下西洋(这倒不是什么大坏事),李兴充当前往暹罗的国使,马靖镇甘肃,马骐镇交趾。特别是永乐十八年,明祖又开设专由太监负责的东厂——由此,宦官拥有了出使、专征、监军、坐镇、刺探等诸多大权。明太祖本来有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朱棣却一反其制,听凭太监们“学文化”,到了明宣宗更是在内廷设内书堂,派大学士教小内侍们书写。这些太监们时间充裕又无青春期烦扰,明古今、通文墨,如狗添翼,更能在关键时刻运用筹算智诈,欺君作奸。所以,明朝太监之祸日烈,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积重难返,直至明亡。

对外,朱棣主要防备蒙古,尽坏朱元璋边疆政策的成制。本来谷王在宣府,宁王在大宁,韩王在开原,辽王在广宁,沈王在沈阳。朱棣自己篡位后,深恐兄弟蹈习自己前路,尽迁五王于内地,致使东北无边备强兵,边疆严重内缩,山西等地也逐渐失去屏依。虽然朱棣在朱元璋所设辽东都司的基础上又设奴儿干都司,但却用女真族太监亦失哈掌管大权。太监贪财重货,每每骚扰女真各部,种下矛盾多多,又激使女真各部相互联合重组。至明朝中后期,奴儿干都司仅是一空名机构,满洲日益强大,而建州附近又无重镇,致使连连败绩,直至于亡。明朝最终未败于蒙古,而亡于明初不知名的满洲,细究原由,正是基祸于这位明成祖朱棣。

当然,“涂金”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朱棣生前就一直很注意“宣传”工作。建文四年六月他攻入南京,同年十月他就下诏第二次重修《太祖实录》(建文帝修过一次)。他任命两个降臣李景隆和茹瑺为正、副监修官,以大才子解缙为总裁。同时,朱棣对修史官员奖罚分明。对听话有意袒护朱棣篡改史实的,如胡广、黄淮等人,升官;对直书无隐不避朱棣忌讳的,如叶惠仲,族诛。仅仅花了九个月时间,这些“深体朕意”的奴才们就献上了篡改完毕的《太祖实录》。

后来,解缙因储君事得罪了朱棣,心态多疑的朱棣又三修《太祖实录》,派心腹姚广孝主管监修事宜。此次修史更加“仔细”,费时五年,删除一切对自己不利的史料,增加不少朱棣自以为是的“史实”。永历十六年,书成献上,朱棣“披阅良久,嘉奖再四”。并对跪伏于殿下的几个奴才文人高兴地说:“庶几少副朕心。”

此次修史,主要是为朱棣篡位的合理性制造理论依据,不仅明白地写明朱棣是马皇后亲生子(其实他是硕妃所生),还编造了马皇后梦见朱棣解救自己的故事;此外,史臣们又编造了老皇帝朱元璋在临死前一直咽不下气,反复问“燕王来未?”——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直相信父子家天下的朱元璋,如果临死前念叨燕王,肯定是告诫皇太孙和大臣们要提防这位四皇子,绝对不会在临崩前想把皇位传给他,更不会说什么“国有长君,吾欲立燕王”。况且,建文帝即位时已经成年,根本不是什么不懂事的娃娃“幼君”。

所以,文字这东西的力量绝不可小看,加诸史书上更是可以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大家有时评价一个皇帝,都是往往听信史臣的史书,以为风骨文人们会直笔铺陈,所谓“国亡而史不亡”。

其实,真正的情况往往大相径庭。比如,明朝的正德皇帝,后人一讲起此人就觉得他荒淫昏庸、荒唐至极——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他死后无子,皇位由他在湖北当藩王的堂弟朱厚璁继承。旁支入嗣的自卑以及与臣下的“大礼仪”之争(即大臣们坚持朱厚璁应该依礼以正德父亲明孝宗为皇父,而不能以其生父兴献王为皇父),使得这位世宗皇帝在修《武宗实录》时,心怀隐恨,大暴正德皇帝这位堂兄的短处,满书都是丑行和淫暴,一点也没有“为尊者讳”的意思,使得这位并非特别坏的皇帝成为明朝“坏皇帝”的最高榜样。由此,可知历史的涂脂抹粉和歌功颂德是多么的重要!
第2个回答  2005-11-24
朱棣主要防备蒙古,尽坏朱元璋边疆政策的成制。本来谷王在宣府,宁王在大宁,韩王在开原,辽王在广宁,沈王在沈阳。朱棣自己篡位后,深恐兄弟蹈习自己前路,尽迁五王于内地,致使东北无边备强兵,边疆严重内缩,山西等地也逐渐失去屏依。虽然朱棣在朱元璋所设辽东都司的基础上又设奴儿干都司,但却用女真族太监亦失哈掌管大权。太监贪财重货,每每骚扰女真各部,种下矛盾多多,又激使女真各部相互联合重组。至明朝中后期,奴儿干都司仅是一空名机构,满洲日益强大,而建州附近又无重镇,致使连连败绩,直至于亡。明朝最终未败于蒙古,而亡于明初不知名的满洲,细究原由,正是基祸于这位明成祖朱棣。
第3个回答  2005-11-28
优点:平定大漠,基本消除了北方隐患;编纂《永乐大典》。
缺点:一、迁都北京,放弃了具有航运便利条件的南京,被《剑桥中国史》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愚蠢的错误之一,从此之后中国转向内在,宋元以来海运的开拓终结;二、创立东厂、锦衣卫制度,实行特务统治;三、进一步加强皇权、削弱文官权力;四、严刑峻法,恐怖统治。
综合评定:得惠于一时,却长久导致中国衰弱。
第4个回答  2005-11-25
历史官修始于唐太宗,正是这点,将中国的历史推入深渊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