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如何对官吏进行监察的?

如题所述

每个朝代都有御史衙门。御史作为专业监察性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从秦朝一直延续到清朝。

御史所属的部门,称为御史府,又称兰台、宪台,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开始称为御史台。

御史衙门的负责人,在秦时称为御史大夫,或称御史中执法。汉哀帝时称为御史中丞。

这个职务历朝历代都沿用,只是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称中尉。

南北朝,御史大夫时置时废,所以“中丞”成为御史衙门实际负责人。隋朝时置御史大夫,不置御史中丞。唐、五代、宋,均大夫与中丞并置。明朝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御史中丞遂废止。清朝时,督、抚代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跟以前的御史中丞差不多,因此也称督抚为中丞。而都察院的最高负责人“左都御史”,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检察长。

唐朝贞观之前,御史台仅仅风闻奏事,没有司法权力。

贞观时,御史台设置台狱,受理特殊的诉讼案件。开元14年,专设受事御史一员,以御史充任,每日一人轮流受理词讼。从此,凡重大案件,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组成三法司联合审理。大理寺负责审讯人犯、拟定判词,刑部负责复核,同时报御史台监审。

御史衙门除大夫、中丞外,另设有侍御史6人、主薄1人、殿中御史9人、监察御史15人、巡按及判官若干人。

明代时又增设监察御史110人,再从他们中选派巡按御史。

清代时每城增设五城巡城御史,满汉各1人,每城共10人,并增加兵马司指挥1人,副指挥2人,吏目1人,支使若干人。

御史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人数众多。而且,御史的挑选十分严格。每名巡按御史的产生,更是要皇帝钦点。御史平时归御史衙门管理,但在履行职能时又不受衙门控制,直接对皇帝负责。

巡按御史职责是代天子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巡按御史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又叫“巡方御史”,俗称“八府巡按”,专门负责监察,一般不理其他事务,权力极大。他们代表皇帝行使监察权,能够“以小监大”、“以卑督尊”,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

古代用这样的方法监察官吏,其实也算比较完善了。自古及今,虽然也有败类御史出现,但每朝每代,御史系统都不是官吏系统里最糟的那一支,甚至可以说,每个朝代,总能从御史里找出真正的清官忠臣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2
中国古代对官吏进行监察的制度是很完善的,设立了监察御史,专门用来监察官员的行为和言行。
第2个回答  2020-12-12
各朝代都设立了专门监察百官的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拥有的权力非常高,而且他们大多都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
第3个回答  2020-12-12
有专门的官吏进行监察,监察的官员是从中央指派到当地,然后报告给中央。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