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那是在远古时期,黄帝身边有个大臣,名叫常先,他发明了很多狩猎工具。

有一次,常先捕杀了一头野牛,把剥下的牛皮随手搭在一个木墩上。这个木墩是空的,有一搂粗。时间一长,常先竟把这件事给忘了,野牛皮经过长时间暴晒后便收缩了,把空木墩裹得紧紧的。

有一天,黄帝正在驯马,他无意间发现一张野牛皮蒙在木墩上。黄帝伸手随便拍了一拍,谁知这一拍竟发出“咚咚”的响声。

黄帝用劲再一拍,声音更大。黄帝觉得好玩,便寻来两根木棒,双手使劲擂了起来,结果发出声音像雷鸣一般。

这时,黄帝的马听到这声音,猛地受了惊,竟冲出了木栏,全部跑掉了。黄帝很是惊奇,他便召集来各个部落首领和大臣,去问大家这是怎么回事。这时,常先赶来,他问明了情况,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黄帝敲的就是常先早先晒的那张野牛皮。

常先赶快把木墩倒过来一看,原来里面是空的。常先也用手拍了拍,同样发出“咚咚”的响声。常先又找来一张大鹿皮,把木墩的另一头也蒙住,再用木棒一敲,响声比原来更大、更好听。

常先觉得这是个有用的东西,他向黄帝请求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个东西,重新再做一个,黄帝答应了。

常先选择了一棵木质较好的空心树,他把里边掏大,做成圆形,然后把鹿皮和野羊皮蒙在两头,用一只手就可以拿动。常先又让仓颉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鼓”。

谁知道,鹿皮和野羊皮都不结实,用劲一敲就打破了,只好改用野牛皮。然而,捕捉野牛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野牛是一种异常凶猛的动物。怎样才能搞到野牛皮呢·常先躺在一棵大树下,想了又想。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就在这时候,玉皇大帝派九天玄女给黄帝送《兵书》,在路过这棵大树时,九天玄女发现常先正在树底下睡觉,再一看,才知道他原来是为蒙鼓没有适合的皮子而发愁。九天玄女本想叫醒常先,但又一想自己不能随便和凡人说话,她只好托梦给常先。

九天玄女在梦中对常先说,东海有个流坡山,山里有种怪兽,形状如牛,却没有长角,只有一只脚,身子却大得出奇,平时不太活动,但一出现,海洋上不是刮风便是下雨。

那只怪兽两只眼睛射出的光芒,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一怒吼,比雷声还大,这种怪兽名叫雷兽。雷兽整天在海里无忧无虑,喜欢仰面躺卧,以爪击腹为乐,而每拍一下肚皮,就响起一声巨雷。

九天玄女还说,用牛皮蒙鼓,用雷兽的骨作为鼓槌,一敲起来,地动山摇,威力无穷。

常先醒来,他忙把梦里的事告知黄帝。黄帝听罢,马上命令大将应龙派几个会水的能手,入海捉拿怪兽。

不几天,大将应龙就把野牛和雷兽捉拿回来,然后按常先的设计,50天就做成牛皮大鼓800面,做成雷兽鼓槌1600根。

传说在涿鹿大战开始前,黄帝就已经把800面牛皮大鼓埋伏在暗处,当蚩尤军队冲向黄帝军队的前沿阵地时,黄帝把手一挥,800面大鼓一齐擂动。蚩尤军队还未交战,就被鼓声震得人仰车翻,耳聋眼花,个个东倒西歪,溃不成军。

黄帝军队乘着鼓声,发起总攻,一举把蚩尤消灭在涿鹿了。从此,鼓就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人们以后就把它叫做“战鼓”。

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故事。在我国古代,革类乐器占了大多数,皮革是在狩猎生活中能经常得到的材料,它除了能供人们制作衣服之外,还能制成多种击奏乐器,这些乐器在地广人稀的生活与生产环境中,以它的洪大声音,起着鼓舞人心、协调动作、传递信息、惊吓野兽等多种作用。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按汉代学者戴圣所著的《礼记·明堂位》中的记载,远古的伊耆氏时代就有土鼓。传说伊耆氏所制的土鼓,是以陶土为框以革为两面,用草扎成的鼓槌进行敲击。

鼓在商代是流传非常广泛的乐器,商周以来鼓的种类很多,据《礼记·明堂位》中说:“夏后氏之足鼓,殷楹鼓,周悬鼓。”

足鼓为鼓下带足,商代晚期的双鸟饕餮纹铜鼓即是足鼓,鼓腔两面饰鼍皮纹,鼓腔的下部有四个兽首为足。由于当时的青铜器冶炼技术与铸造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这些铜鼓的造型非常精美。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非常近似于后来民间流行的“拨浪鼓”的乐器,不过这时的鼓是穿在木柄上,在鼓框的两边系着两条绳,绳端是小珠,当手摇木柄时,这两个旁耳就会来回敲击鼓面,发出声音。

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

《诗经》中所记载的29种乐器中,打击乐器就占21种,其中单是鼓类就包括贲鼓、县鼓、鼍鼓、鼓等。在大射仪乐队中,还使用了建鼓、羯鼓、应鼓、鼓等打击乐器。

春秋时期,铜鼓则非常流行。在这一时期,这些铜鼓还并不是完全作为乐器使用,而是炊具与乐器共存的角色。到了公元前7世纪,才作为专门乐器使用。这时的形制也较为稳定,鼓上还绘有多姿多彩的图饰。铜鼓在当时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后来则多用于战事,也作为祭祀、赏赐和进贡的重器。

钟鼓之乐是以编钟和建鼓为主组成的大型管弦乐队,兴起于西周而盛行于春秋战国。后来,人们在湖北隋县所发掘的曾侯乙钟鼓乐队是这种音乐形式的实物例证。建鼓此时是作为控制节奏,带有指挥作用的,鼓体用巨大的木柱贯穿其中。

在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相结合的汉代鼓吹乐中,鼓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例如排箫与鼓所组成的箫鼓乐队,作为仪仗音乐,巨大的建鼓被置放在鼓车之上,由两个乐工站在车上进行敲击。

汉代的百戏就是盛行于汉代的大型钟鼓乐队,以鼓为主,并配有箫、笙、筑、瑟、编钟以及编磬等乐器,所用的鼓包括建鼓和应鼓。应鼓为应和大鼓的意思,它是一种放置在大鼓旁边的小鼓,另外还有一种鼓,在百戏中起掌控节奏作用,被称为鼓。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战争频繁,使得大量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传入中原,如羯鼓、腰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等,这些乐器随后都盛行于唐代,被广泛应用于隋唐的燕乐中。

由于当时少数民族过着游牧生活,流动性强,因此鼓的形状也变得略小,为了便于携带,将鼓腔的腰间部位进行内缩,用绳索将鼓皮固定,这种鼓被称作细腰鼓,与中原地区凸腹形的大型鼓有所不同。

隋唐时期的燕乐,将少数民族的音乐与外来的音乐,融汇于汉民族音乐之中,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风貌。在隋九部乐与唐十部乐中,出现了节鼓、腰鼓、羯鼓、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鸡娄鼓、齐鼓、担鼓、连鼓、革鼓、桴鼓、同鼓、王鼓、正鼓、和鼓、檐鼓等近二十种鼓,和汉代以前的鼓已经有所不同。

宋代的教坊大乐,是宫廷燕乐中最盛大的合奏形式,据说当时使用了200面羯鼓、两面大鼓、两座羯鼓,鼓声震天,阵容庞大。而用于祭祀仪式和朝会仪式的雅乐,则多用建鼓、应鼓及鞞鼓。作为军乐或仪仗使用的鼓吹乐,是以鼓和吹管乐器为主,人数达到数千人。

元代承袭了宋代遗制,在宫廷雅乐中,使用了建鼓、鞞鼓、应鼓、晋鼓、雷鼓、路、雷、路、雅鼓、相鼓、搏拊等十二种打击乐器;在宴乐部分,则有杖鼓、扎鼓、渔鼓、和鼓、金鞚鼓、金鞚稍子鼓、花腔稍子鼓等。其中的晋鼓,多用于祭天时用,鼓身高两米多,鼓面直径约四尺,鼓面绘有云龙装饰。

明清以来,鼓的数量与种类不如唐宋时期多,主要是因为当时以戏曲说唱、民歌小调为主,乐队则以拉弦乐器为中心,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鼓大部分以来自西域的腰鼓为主,包括荸荠鼓、板鼓、堂鼓、缸鼓、腰鼓、书鼓、八角鼓等,作为戏曲、民间音鼓、昆曲、江南丝竹等的伴奏。

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鼓与其他艺术形式不断融合,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展现出不同的形式美感。它们或阳刚、或优美,或威风凛凛,或灵动轻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它传达出的信息,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种群体精神风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