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是贯彻始终的,从先秦的“天人合一”到宋明的“万物一体”,无不如此。这种整体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辩证处事方式,即把人和宇宙看做一个整体,由此衍生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前者要求我们要有包容的精神,能把世间万物(包括西方文化)容纳于心,实现人类的大同与和谐;后者要求我们要顺应自然,自立自强,只有自我强大了,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受外来种族欺负。

整体观的形成

中华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学为主体,兼容诸子百家,以及佛教和道家思想精华、中医、汉字与书法、武术等方面,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政治建构而逐渐形成。

中华传统文化好比大象,道家和佛家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一条腿。我们在理解时,不可以局部代替整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6

中华传统美德。

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我们要积极传承发展。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要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多种哲学思想完美融合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而包容性就意味着这是一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中国文化有强大的同化和改造外来文化的能力,将外来文化的精华,吸收为中国固有的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强大的再造改造和吸收的特点。

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的出发点。

中国人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天地间最灵、最贵的。早在《尚书》中就有“唯天地万物之母,唯人万物之灵”的说法,后来荀子也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而草木水火禽兽都没有,所以人“最为天下贵也”。

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不仅最贵,而且最灵。“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化成”,人参与天地之造化,天地因为人的参与而变得有序,人的礼乐精神,人的礼义廉耻的自我约束,人的群居互助思想,使得天地万物得以有序治理,这个有序治理的过程就是以人为本的过程。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人类自身不断繁衍生息,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素养的过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25
第一,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迁徙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文明认同始终如一。而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国家统一的理念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人们一致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
  第二,为政治国理念上的民本要求。民本思想萌生于西周初年,当时的统治者在政治思想领域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命题。春秋时期,“重民轻神”、“恤民为德”成为较为普遍的思潮。儒家继承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秦汉以降,“重民爱民”成为历代王朝宣称的基本政治原则之一。这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相对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社会秩序建设上的和谐意愿。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阐发。比如,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
  第四,伦理关系处理上的仁义主张。仁义是中国古代处理人际关系、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伦理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可以用“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来概括。以此为基础,确立了一系列解决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满足封建社会伦理基本需求、完成个人人格健全的道德规范。
  第五,事业追求态度上的自强精神。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
  第六,解决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选择。“中庸”就是合宜的分寸、合宜的“度”,恰到好处,收放恰宜。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凡事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孔子把这种“中庸”之德定位为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以之为人们处世接物的高明艺术。
  
第3个回答  2021-12-27
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是“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的最好解释是:修身养性、家庭和睦、治国安世
被称为“补气治和”。《礼记·大学》是历代中国学者必修的基础课程。原文是:
“古时候,欲知天下之德,必先治国;欲治国,必先统家;欲统家,必先修身;欲修身,必先修心;欲修身,必先修身头脑首先应该是真诚的。那些想要真诚表达自己意图的人首先应该知道。知识在于事物的质量。事情好了,他们就知道,知道了,他们就知道,他们就知道,他们就知道,他们就知道,他们就知道,他们就知道,他们就知道,他们就知道,他们就知道,,国家统治后,世界将是和平的。从天子到百姓,都是以修行为基础的。"
第4个回答  2021-12-25
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是:“学以致用”
对“学以致用”最好的解释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简称“修齐治平”。此语出自《礼记•大学》,是中国历代读书人必修的基本课程,其原句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