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地描述并实现目标读后感悟

如题所述

高德拉特博士通过一个典型的工业生产线运营案例,以独具匠心的视角,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描述了一个生产线是如何出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和改善问题的,简单而有效的诠释了运营管理的常识,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我而言,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可以说是管理者的饕餮盛宴,创业者的指路明灯。故事里的钟纳就是高德拉特博士的化身,罗哥就是聪明读者的暗喻。

《目标》中不仅讨论了运营管理上的细节问题,同时也讲述了罗哥和他妻子茱莉之间跌宕起伏的情感危机,罗哥与同事、上级、下属之间时如何和谐相处、有效的沟通、团结合作的。高德拉特不仅为我们上了一堂运营管理课,更为我们上了一趟人际关系学课。

文中,罗哥在钟纳教授的一步步引领下,悟出了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赚钱,而这一步才真正打开企业运营问题的大门,因为只有确立了这一目标,才能发现哪个环节偏离了目标,才会去思考如何改进。苦思冥想的罗哥最后将有效产出(throughput)、存货(inventory)、营运费用(operational expense)作为考核是否赚钱的三个衡量指标。一个平衡的工厂必须每个资源的产能都可以和市场需求达到完全的均衡,此时的有效产出才能最高。而存货,根据律特法则,受生产效率和生产周期的影响,因此精确估算存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库存费用或缺货的发生,而营运费用的大小影响着成本的大小,也就直接影响着利润的大小。

罗哥和儿子的那次荒野探险让他受益匪浅。罗哥能由一队小朋友组队去完成既定任务而联想到自己企业的生产线状况,领悟到钟纳提到的两个制造业常存在的特点:依存关系和统计波动。所谓依存关系(dependent events)就是一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必须等待其他时间发生之后,才能发生,也就是必须有赖于前一个事件发生之后,接下来的时间才会依序发生。而统计波动(staristical fluctuations)就是那些我们无法精确预估的事件,就无法统计。例如厨师每天需要多少个鸡蛋是无法准确估计的。他的领悟能力实在令人佩服。

他发现队列中走的最慢的小胖直接决定队伍的总速度,提出了瓶颈的概念:任何资源,只要它的产能等于或少于它的需求,就是瓶颈。而在生产线中,瓶颈决定了工厂的有效产能。可利用瓶颈来控制通过系统和进入市场的流量。火柴游戏的启示让他领悟到一个生产线并不是生产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平衡流量,即产出和输入保持同步才够完美。

回到生产线的罗哥开始着手分析瓶颈发生的可能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瓶颈已经制约了整体生产线的速度,因此生产线绝对不可以浪费瓶颈的时间。
浪费瓶颈的时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午餐时,工人休息,让瓶颈停工。
解决方法:保持设备运转,在设备运转时,让工人休息。
2、 让瓶颈处理不良零件。
解决方法:在瓶颈工序之前,做好品管,尽量降低瑕疵零件出现率。
3、 让瓶颈处理暂时不需要的零件。
解决方法:先生产最紧急需要的零件,其次再生产不急着要的零件。
不管怎么做,瓶颈总是存在的,那么如何能把瓶颈负担降到尽量低呢?罗哥总结了两种解决瓶颈的方法:
1、 是否还有其他非瓶颈设备可以处理零件。如果有,可以分摊一部分瓶颈设备的负担。
2、 可以外包给其他具备瓶颈设备的企业减小瓶颈设备的负担。
以上解决方法都可以增加有效产出,减少运营费用。

通过对瓶颈问题的分析,罗哥和同事们更进一步总结出一个生产线所必须要经历的几个时间点:
第一个部分是操作准备的时间,就是当资源为处理零件作各种准备时,零件等候的时间。
第二个部分是处理的时间,这段时间花在把零件变成更有价值的东西。
第三个部分是排队的时间,也就是当资源忙着处理其他零件时,零件排队等候的时间。
第四个部分是等候的时间,也就是零件花在等待的时间,但不是为了等待资源,而是为了等待其他零件,以便一起装配为成品。

四部分的时间加起来,就是一个产品的生产提前期。

对于通过瓶颈的零件而言,排队占了大半的时间,因为零件会在瓶颈前面大排长龙,等待瓶颈处理(要找出哪儿是瓶颈,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哪个环节前的半成品库存最多即可)。对于只通过非瓶颈的零件而言,等候则占据了大半的时间,因为它们为了等待从瓶颈来的零件,只好在装配部前面守候,空闲。也就是说,不论在哪一种状况下,瓶颈都掌控了零件在工厂耗费的时间。在瓶颈损失了一个小时的生产时间,就等于整个工厂损失了一个小时。可以说,瓶颈控制了存货和有效产出。

那么除了以上两种针对瓶颈环节的改善方法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瓶颈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呢?方案是:把非瓶颈处理的批量缩小一半。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1、减轻现金流压力。假如我们把批量减半,那么我们随时都只有一半的存货在生产线旁等候加工,因此要维持工厂的营运,我们也只需要投注一半的资金在待处理的在制品上。假如我们可以和供应商谈好的话,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存货减半,而一旦我们把存货减半,那么无论在任何时候,工厂里被套牢的现金数目就会大大减少,因此也减轻了现金流量的压力。
2、运转周期加快,更有竞争力。假如我们把批量减半,处理每批货的时间便会减半,也就是说,排队和等候的时间也减半了。这些时间全部减半了以后,我们就减少了零件在工厂耗费的时间,零件在工厂耗费的时间降低了以后,产品整个生产周期就缩短了。而且,由于零件成堆在那里等候的时间缩短,零件流动的速度也就更快了。而由于订单处理的速度加快,客户拿到货的时间也加快了。由于生产周期缩短,我们对市场的反应也就变得更快。对市场的变化反应更快,我们在市场上就能占据优势。我们交货速度更快,也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户。

总体来讲,生产线效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不能盲目追求高效率,因为效率再高,也要受瓶颈的制约,而等在那里。罗哥总结的一个准则就是:我们绝对不可以试图把系统中的每一种资源都发挥到极致。追求局部效益的系统绝对不是好系统。

小说尾声,罗哥和同事们总结出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制约因素改善流程:
步骤一:找出系统的制约因素,即瓶颈。
当初辨认出热处理锅炉和NCX—10是工厂的瓶颈,并不是太困难。
步骤二:决定如何挖尽制约因素的潜能。
例如,机器不应该在午餐时间休息,不让瓶颈处理不良零件等等。
步骤三:其他的一切配合上述决定。
确定每件事都能配合制约因素的节奏,例如非制约因素可降低效率以减少存货等等。
步骤四:把制约因素松绑。
把旧机器找回来,恢复不那么“有效”的旧生产线…
步骤五:警告!假如步骤四打破了原有的制约因素,那么就回到步骤一,千万不要让惰性引发系统的制约因素。

小说中企业的成功离不开钟纳的苏格拉底似的启发,更离不开罗哥的有效领导和同事们的团队协作。生产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罗哥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工程的,更不用说提高业绩了。正是因为有了生产经理唐纳凡的调度、会计刘梧的核算、史黛西的存货控制和雷夫的电脑模拟等,才使得罗哥能够在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里,运用TOC制约法取得起死回生的奇迹。

高德拉特博士传达的并不仅仅是TOC制约法的思维理念,同时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知道需要改变那些,朝什么方向改变,更要勤奋的思考如何改变。同时要善于处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平衡好上下级关系,更要平衡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我时常把人生比作一个圆球,而我们就站在圆球上,不断的调整自己,寻求平衡点,一旦失衡,人就会跌倒,而且甩的很惨,但如果你掌握技巧,你将会像杂技演员那样对你的人生游刃有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