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阁老与宰相之间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一:从政治权力来看,宰相制度下的宰相地位是相当高的,有人戏称其为皇帝之下最高级别的官员,甚至连皇帝也要敬他三分。宋代以前的宰相上朝议事,皇帝还要赐座给他,赵匡胤与弟弟赵匡义两帝采取了措施削弱相权,朱元璋登基后对其更是予以不遗余力地压制。但就此而言,明初宰相府不仅是国家的一级正式官署,而且具有许多法定的政治权力,它直接管辖国家行政六部,向他们发号施令;而六部有什么事也直接向宰相汇报和请示,甚至有些事情连皇帝也不一定知道。正因如此,在朱元璋看来,这种相权是对君权的一种侵夺,不能容忍,在洪武十三年便废除了宰相。与宰相的权势相比,阁臣简直不敢望其项背。宰相制下的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自永乐开始,皇帝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攥在手里,行政执行权交给六部,而议政权则分给了内阁,内阁参与朝议或讨论国家大事,有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朝廷的决策,因此说它是皇帝的最高幕僚团和参议机构。
二:从行政级别来看,宰相往往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正一品,偶尔也有从一品,即一级国家公务员,相当于总理;而阁臣的行政级别压根儿就没那么高,如朱棣统治初期任命的7个阁臣,品秩最高的是大才子解缙,入阁前他是六品,入阁后升了点,但也不过五品,大约相当于一个知府的行政级别。7人中位居末位的胡俨入阁前是从七品,连一个县太爷都不如。他们直接为皇帝办事,介于皇帝与六部尚书之间,而他们的行政级别反而不如六部长官(尚书与侍郎一般是正二品或从二品),对此《明史》说得极为到位:“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为了提高阁臣的品秩又不破坏传统,皇帝会让阁臣做兼职,通常的做法是先任命某个将要入阁的大臣为礼部尚书或侍郎,再冠以“某殿某阁的大学士”,这样,阁臣的行政级别就大大提高了,但没有形成固定的规制,直到明朝灭亡,内阁阁臣的行政级别极其不稳定。
三:从行政官署来看,宰相往往有自己的正式办公场所与发号施令的机构——宰相府,宰相府里有许多属僚——左丞、右丞和参知政事等,可内阁阁臣就没这个待遇,一般他们在某殿或某阁办公,手下只有几个管理卷宗、抄抄写写的文书,相比宰相很是寒酸。
四:从直接负责管事的人数来看,宰相府一般就是左宰相和右宰相负责,人数很少;与此相比,内阁制下的阁臣人数则较多,明朝阁臣最多的时候是8个。
五:从任职者的学历来看,历代宰相并不一定要什么“科班”出身,只要你与皇帝的关系够铁,有一定的家族威望或个人威望都有可能做宰相;而内阁的任职学历条件就比较苛刻,一般来说起码是进士出身,所谓“非甲科(进士)不得入阁”。明代阁臣的高学历远胜于历代的宰相,这对大明的科举和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六:从官场排序来看,皇帝一旦钦定宰相、副宰相等官职后,他们的排序相对稳定。譬如,皇帝任命某人为宰相,但随后他因降职外调会丁忧回家,一旦重回宰相府时,他的官场排位就要根据皇帝的意愿重新安排,相对而言并不讲究论资排辈;但内阁的阁臣之间的排位就十分死板,阁臣中的排名相当讲究,排在第一的相当于领班,也就是首辅,位居第二的为次辅,以下是三四五六依次排位,这种排位在明英宗时演变成了不可更改的死规矩。首辅就是首辅,次辅要想当首辅的话,除非首辅离职或死掉,其他的三四五六以此类推,都要等到前面的人“去了”才能上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0
明、清称内阁大学士为阁老。阁老是明清之际时人对入阁官员的一种通俗又不失尊敬的称呼。
嘉靖年间的阁老已经相当于现在“九常委”之一的职位了。通俗的说法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

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集大权于皇帝一身;又设内阁,实际上只是供皇帝咨询、起草诏命的秘书机构,并无决策之权。

后明宣宗早逝,英宗即位时年幼,于是由内阁大臣“三杨”与太皇太后共同执政,此时内阁职权相应扩大。

明武宗死后无嗣,帝位由从弟继承(即明世宗嘉靖),朝起“大礼议”之争,此时内阁之权几与帝权相衡,而阁臣则成为有实无名的宰辅。

神宗时,张居正职权之隆,为有明一代之最。

  
阁臣例设多人(一般三四人)但有“首辅”、“次辅”称谓之分,权力也相应不同。
万历早期,张居正为首辅,权倾天下,其地位实际上已相当于唐宋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同为阁臣的其他官员,虽然也被称为阁老,但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