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宽厚仁慈,不杀功臣吗,为何却连续杀了3位宰相

如题所述

相传在一次上朝时,在刘秀向众人宣读隗嚣、公孙述的书信时,韩歆说道:“亡国之君皆有才,桀、纣亦有才。”刘秀听后,认为韩歆是说他的才华不及亡国之君,为此龙颜大怒。而在那次朝会中,韩歆还列举大量证据证明即将发生的饥荒和战乱,加上韩歆言辞激烈,一气之下的刘秀便罢了他的官职。而后,刘秀还觉得不解气,就在韩歆归家途中,下诏书将韩歆赐死。

在韩歆去世后,当时的著名学者欧阳歙被封为大司徒。相传,欧阳歙为人廉恭礼让,以祖传“伏生尚书”任博士,被视作是当时的大儒,桃李满天下。但好景不长,“坐在汝南臧罪千余万发觉下狱”,大意是欧阳歙在汝南做太守时,度田不实,还收取了高达千余万钱的好处费,刘秀便将欧阳歙下狱。

在欧阳歙下狱后,他那些遍布天下的徒弟、学生,每日聚集在宫门前,向刘秀请释,甚至有人提出愿意替欧阳老师去死。但即使这些学生没日没夜的哀求,刘秀还是没有法外开恩,欧阳歙最终死于狱中。

于是,在刘秀赐死两位大司徒后,“关内侯”戴涉被封为第三位大司徒。相比起韩歆只担任了两年的大司徒,欧阳歙更是只有十个月,戴涉就显现得有优势了点,因为他担任了三年的大司徒。

公元44年4月,大司徒戴涉的生命也走向了终点,有人告知刘秀,戴涉收取了所举荐的人的金钱,最终牵连到自己,惨死狱中。

大司徒在东汉相当于宰相的地位,说到刘秀为何敢对大司徒下如此重手,源于他吸取了历史上的教训,避免大臣的权力过大,最终导致江山易主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17
建议楼主看一下《明朝那些事儿》
朱棣能造反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
1,建文帝下令战场上不得伤害朱棣,让士兵畏首畏尾
2,用人不当,50万大军交给李景隆这个无用之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17
不听话,杀杀杀。不好用,杀杀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