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知识份子对君权的影响

我想问古时的知识份子
对社会有何影响力呢
他们的力量又怎样危及到君权
令他们一直被君主打压,例如文字狱
请给具体的例子,谢谢

  自古以来,中国士人便有一种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士志于道”,对有些人来说它是改造现实的崇高理想,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它只是追名逐利的漂亮借口,无论如何,它们的前提都是权力的支撑。权力,成了左右所有士人成功或失败的魔掌。在这个魔掌下,他们纷纷放弃了独立精神、批判精神、反抗精神,逐渐沦落成了崇上媚权的“文人”、耍弄权谋的佞臣、争风吃醋的“怨妇”、怀才不遇的“隐者”、构陷同僚的小人……在中国,几乎每个士人都是政治家,至少也想要成为政治家,但是,他们中间很少出现真正的思想家、纯粹的哲学家。在根本上,他们的快乐与悲伤首先是在官场得意与否,然后才不得不做“他想”,才愤世嫉俗,才退隐江湖,才“乐”得“逍遥”。几乎所有人的个人理想都是国家化、政治化的,“修齐治平”,无论是修身还是齐家,它的最终目标都指向了治国安邦平天下,都是要当官。“修齐治平”的政治追求、混迹官场的圆熟诡诈与忠、孝、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榜本质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深层矛盾,由此,便形成了中国士人知行不一、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的政客人格。

  随着先秦封建社会的终结,群雄并起的政治格局彻底消亡,秦王朝专制政体一统天下,士人的生存空间、精神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力挤压。士人之间的内讧更是愈演愈烈,无限升级,以致发生了“焚书坑儒”这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极端事件。士人的内斗由文人相轻、相残,向你死我活全面深化。

  从秦王朝的焚书坑儒到清王朝的文字狱,士人受了两千年的迫害,可谓血泪斑斑。但是,只要我们略微仔细观察一下,其实每一处血迹里都能看到士人自我相残的印迹。这种士人的内斗有时是圈子之争、见识之争、意气之争,或者干脆就是赤裸裸的权力之争、利益之争。随着斗争的残酷性不断增强,士人的政客人格也被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出来,趋炎附势、阿谀逢迎、恃强凌弱、党同伐异、卖友求荣……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所有的不幸都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他们主导的文化精神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这个民族,害了全体国民。因此,鲁迅说他们一直是掌权者的“帮忙”与“帮闲”。

  中国士人由于自己的先天不足,一直处于这样的困境:对上,他们无力约束君权与官权;对下,他们无法改造愚昧的暴民;对内,他们无法团结一致、形成共识。结果,极权产生暴君,暴君导致暴政,暴政催生暴民。在一治一乱的历史交替中,在不断的内讧与自我分裂中,他们时而依附于暴君专制,时而顺从于暴民专制。无论何时,他们始终是强权的附庸。好在中国的暴君大都是暴民出身,使他们总能找到“辅佐明主”、“天下归心”、“山呼万岁”的堂皇理由。

  “五四”时期,一代觉悟的知识阶级试图重新建立自己的主体意识,并努力对包括自己在内所有国民进行文明启蒙。然则,掌权者积重难返,知识者积习难改,暴民们积怨难消……中国的历史,到头来还是陷入找不到新起点的轮回。

  3“士志于道”,孔子作为士人的终生志向

  说起士人,必然要说到孔子。无论后世如何毁誉,孔子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所能产生的最具济世理想、最具悲悯情怀、也最具道德操守和实践精神的士人代表。从春秋到战国末期,士人精神发生了从追求理想、慷慨仗义到屈从现实、趋炎附势的整体性蜕变,孔子即是早期追求理想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个理想设计与实践行为的双重失败者。他的失败,是中国士人文化的典型性失败。所幸,他以自己的君子之风挽救了失败者的尊严,也为士人群体保存了最后一点可敬的品质。

  “士志于道”,当孔子以此作为终生志向,并且用它教导别人的时候,他无疑是真诚的,他为所有士人指明了“正道”。然而,借用他的学生子贡和颜回的话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史记》1932页)也就是说,他实际上是空有其“志”,却难行其“道”。

  众所周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与德,他所推崇的治世之道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由于后来极权专制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尊卑有序、长幼有序,从而选择性地忽略了其中限制君权的企图,也就选择性地曲解了孔子的本意。直白地说,既然你贵为国君,那你首先就要像个国君,要识礼、有德,绝不能胡作非为,这是孔子治世之道的基础。在神权缺位的文化背景下,他试图使君臣父子都受到礼与德的约束,并由此实现在礼与德面前的人人平等。问题是,无论是“君”还是“父”,他们只要拥有了权力,总是自觉高人一等,自外于礼与德,甚或邪恶地践踏礼与德,而孔子又对此毫无办法,拿不出任何相应的制约手段。这是孔子在理想设计上的失败。

  理想设计上的失败,导致了实践行为的失败。不管是教导七十余贤徒,还是亲身参与政事,孔子的一切行为都是要推行礼与德。他半生周游列国,郁郁不得志,回到鲁国后,从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做起,终于在五十六岁那年“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史记》1917页)可好景不长,他很快就和鲁君及上卿季桓子发生了原则性冲突。结果,孔子再次出走鲁国,这次出走本质上是在与权力对抗中的无奈与退却。他领着一班弟子多年辗转于卫、曹、宋、陈、蔡诸国之间。也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年迈的孔子遇到了他人生中最严重的一次危机。由于他不断议论时政,而“所刺讥者皆中诸侯之疾”,让陈、蔡两国的大夫们惶惶不安。他们串通起来,两国各派出一彪人马将孔子及其弟子围困在了陈、蔡之间的荒野上,使得这一行人等“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面对这样的窘境,孔子尚能“讲诵弦歌不衰”,可他的学生们却受不了,子路第一个挺身而出,满怀怨气地质问他:“君子也会这般穷困潦倒吗?”孔子却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的回答,不仅对君子与小人的品德进行了实实在在的区分,也一针见血地指明了士人品行普遍堕落的原因。君子自然也有受贫穷困扰的时候,但是,他能够坦然面对,能够把持住自己,能够坚守信仰。小人就不一样了,穷则滥溢为非,什么坏事情都干得出来。

  4“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中国的士人,是最受不得穷的。从根本上说,他们这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荣华富贵。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读书求学,游说诸侯,干谒权门,都是为了追名逐利。因此,他们大多不是,也根本没打算做君子。

  苏秦,战国时著名的策士,曾与张仪一起师从鬼谷子研习纵横捭阖之术。在外游历数年之后,一事无成,“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见状,都讥笑他,不事生产,不务正业,只会卖弄口舌,活该一直受穷。以苏秦的品德修养、思想境界,他是绝对说不出“君子固穷”这类理直气壮的哲言的,他的内心其实也是认同这些嘲笑和批评的。所以,他“闻之而惭,自伤”,还进行自我检讨:“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奚以为!”翻译成现在的话说就是,屈首低头,受书于师,埋头苦读,却不能凭这些学问换得尊贵荣耀,那读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啊?于是,在家闭门苦读一年之后,他又带上自己的“学问”上路了,又去求“尊荣”了。

  张仪,既是苏秦的同学,也是与苏秦齐名的策士。司马迁说,“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他干的那些事比苏秦更招人骂,他这人更加品行不端。而张仪恰恰是个不怕挨骂的真小人,别说骂,他连打都不怕。因为急于求“尊荣”,张仪刚一离开鬼谷子就跑去游说诸侯了。那时士人求职谋官的套路和现在差不多,也得先陪有权有势的人物喝喝酒,拉拉关系。一次,在他陪楚国宰相喝酒之后,那宰相竟发现丢了一块玉璧。张仪这人不仅穷,而且素来名声不佳,宰相的门人自然认定这玉璧是张仪偷了,对宰相说:“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不由分说,大家一哄而上,抓住张仪就是一顿暴打——“掠笞数百”。张仪也算有种,死不认账,没办法,人家只好又把他放了。事后,张仪的老婆奚落他:“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却根本就没把这顿暴打和羞辱放在心上,涎着脸反问他老婆:“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他老婆都被他那鼻青脸肿又厚颜无耻的样子逗笑了,告诉他:“舌在也。”张仪说:“足矣。”

  没过多久,他又抖起精神凭着这三寸不烂之舌出去四处游说了。为谋取“尊荣”,张仪之流是不惧打骂、百折不挠的,更别提什么君子之德了。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不仅考验着每个士人的道德修养,也检验着这个群体的精神品质。在他们大多为现实的“尊荣”神魂颠倒,不能自主,不断沉沦的同时,必然将失去心灵的高贵和人格的“尊严”。于是,在无力改进权力结构,无力促进文化更新,无力提升精神品质的理想困境中,中国的士人群体又陷入了另一个现实困境:要么是“君子固穷”,有“尊严”地放弃“尊荣”;要么是“穷斯滥矣”,以“尊严”换取“尊荣”。

  “尊严”与“尊荣”,两条游移的经纬,让士人群体首先迷失了人生坐标和快乐坐标。在历史性的迷茫中,最高权力对士人的迫害始终如一地暴烈,文人的内斗始终如一地惨烈,直至千年未有尽头……

  另外。这个地方都是一些历史文人的一些东西。你可以看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a881b010003y7.html

参考资料:http://finance.qq.com/a/20100225/001394.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28
古代的统治者提倡孔孟之道,利用孔子“贵贱有序”的思想来实行愚民政策,这样有利于封建统治。众所周知,封建社会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等级森严,比如陛下只能对皇帝说,殿下对皇子说,再比如门钉的多少都是有规定的,多了就是僭越之罪,轻则削除爵位,重则受刑罚之苦。历代的皇上们通过这样的封建等级制度,来禁锢人们的思想,从行为上约束臣民。既然禁锢思想,就会限制人民学习文化知识,真正能读到书的大多是上层的统治阶级,因此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力并不大,打个比方说的通俗点,“老百姓压根不识字,你给他看了皇帝罪状他也不懂”。
隋唐时期我国的文化还是较为开放的,但是自宋朝开始,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开始逐渐禁锢。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搞“八股文”,目的就是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明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们的思想也开始了变化,出现了一大批如李贽等开始提出限制王权,虽然因为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发展无法形成社会的主流思想,但还是被统治者所注意,毕竟是反对他的统治。统治者最在乎的是权力,这也是他建立封建等级的目的——维护权力。
文字狱主要是在在满清时期,原因有三
一、满清作为少数民族,被汉族视为蛮族
满族是从关外入主中原的,靠的是八旗铁骑,不过几十万人,几十万人统治数十倍于自己的汉族,自身就比较畏惧。汉族的传统关念也视满族为荒蛮之地的民族,堂堂大汉民族怎可让荒蛮之族统治,再加之清统治者“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样一些民族政策,激化了本身就较为严重的民族矛盾。
二、政权不够稳固
清朝入关后,南明小朝廷仍然存在,中原以及江南广大百姓并不认可,反清组织林立,且不断进行反抗,特别在东南沿海地区,又是“鱼米之乡”,关系到清朝的赋税。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
三、满清统治者继续前朝的愚民政策
清军入关后,清朝同其他封建王朝一样,还是划定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要求统治者不允许自己的思想控制受到一丁点挑战,比如说以前有个文人叫徐骏看见风吹动书翻篇,就来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结果让仇家揭举,被判斩立决。不管是否徐真的反清,仅仅是一句诗文,结果被斩立决,这从侧面体现出了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再比如乾隆朝修的《四库全书》,实际上也是文化上的一次“焚书坑儒”,就更是搞的彻底。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初下诏时,切齿于明季野史。其后,四库馆议,维宋人言辽金元,明人言元,其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拟毁,……隆庆以后,至于晚明,将相献臣所著,靡有孑遗矣”。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诸人的著作,均于例禁。后来稍稍放宽,有些人的著作,只要“改易违碍字句,无庸销毁”。但对钱谦益、吕留良、屈大均、金堡以及戴名世、王锡侯、尹嘉铨诸人的作品,查禁特别严厉。
事例:

个人认为文字狱的关键不是文人的观点,而是封建统治者对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思想的极力维护,牢固树立其权威,来达到维护其统治的目的。
第2个回答  2010-02-28
有的知识分子自身素质较高。。经常会左右皇上对大师的决策。。长此以往~皇上会担心朝纲的混乱。。会担心乱臣贼子。。所以很是打压
我想你也明白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吧。。一个国家百姓最大。。如果民意改变啦。。那么江山也就易主啦。。
第3个回答  2010-02-28
文人自古便对政治领域影响颇深。古人有一句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
知识分子往往是起到出谋划策的作用。有时一个文人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到一个势力的成败。
姜太公是一个兵法家,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战国时代以及秦汉时期在各地方的辩士更是屡见不鲜,
这些人频繁往来于各国之间,有的为同盟充当说客,有的在敌国散布谣言,这些人的举动谈不上好坏,
都是政治斗争必然的产物。
至于说知识分子被君主打压,那已经是宋代以后的事了,还是那句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知识分子错就错在太了解君主了。皇帝的事拿出来抖一抖,这就是一场不小的风波。如此,
皇帝的江山被这帮“好事之人”闹得鸡犬不宁。看过清朝电视剧的都知道,文人正直是好,
但如果一帮人整天在皇帝身边指手画脚的教皇帝怎么做,领导会喜欢吗?
也许,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吧,文字狱的产生,知识分子遭到排挤,与封建社会“人治”
的特征是紧密联系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纰漏请指正,谢谢~~)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