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用的筷子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28
筷子是历史不断演变发展的产物,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种类,也被赋予了餐具之外的文艺价值

  筷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产物,在先秦时,人们将筷子称为“挟”,在商朝时,筷子多被称为“箸”,此后“箸”便成了筷子的统称。直到明代,由于“箸”和“住”谐音,人们便将“箸”改为“快儿”,由此可见筷子的文化贯穿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
到了隋唐时期,人们开始用金或银来造箸,但平民是没有机会享用的,仅仅是为了满足高官显贵们的奢侈艺术要求。而就在隋唐时期,铜制品的箸已经开始被淘汰,原因是人们发现铜会发生氧化,从而产生难闻的铜味。

  
另外,铁制品的箸也由于会生锈而不能用于餐饮,所以银箸开始大量产生。银筷在当时被人们认为可以测毒,毒遇银筷筷则黑,这种说法虽不科学,但在当时却为人们所青睐。
第2个回答  2020-09-28
中国人用的筷子,他是从树枝转变而来的。在很早很早之前的远古时期,大家都是有两个树吃东西,而在更早以前大家都是用手来当做日常用品恐惧可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一样的东西,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存在的要素,他们更加追求事物的品质和整体生活的质量安全与保障,因此不再用手去吃东西,也是为了能够解放双手。
第3个回答  2020-09-28
筷子最早源自于中国,古代称为“箸”,又作“筯[zhù]”。现在许多亚洲国家的人三餐都使用筷子。
相传大禹是中国用箸的第一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大家都知道的,既然很少回家,用餐自然也都在郊野解决,为图便捷,往往食物刚煮开就急着进食,餐毕即赶路。由于食物在滚热的汤中根本无法下手,于是就折树枝挟肉、菜来吃,这就是筷箸早期的雏形。
不过,根据礼记的记载,先秦时期的古人,筷子只用来挟菜。当时吃饭是将饭盛放在大容器中,供席上的人抓食,按礼仪以手取饭;而羹汤中有菜要用筷子挟取,没有菜就不用筷子。
据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推测,先秦时人们用手把饭送入口中,但食物经烧烤,熟食烫手,不能直接用手抓取,所以就借助竹、木之类的枝条来挟取食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筷子。汉朝以后,筷子就被普遍使用了。
至于“箸” 为甚么演变成“筷子”呢?古时船家行船最忌讳“住”与“翻”,因为船翻了或船停住了,都是不吉利,而“箸”与“住”同音,为图吉利,故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快儿”多为竹制,于是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字头,便成为“筷子”了
筷子外形直而不弯,被古人寓意种种美德。唐玄宗曾把自己用的一双金筷子赐给当时的名相宋璟,宋璟耿介有节、守法持正,因此唐玄宗以筷子来表彰他的耿直刚正,以筷象征人格。中国人使用筷子,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筷子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筷子的发明,象征朝朝代代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与文明,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第4个回答  2020-10-15

关于筷子的由来有多种传说:1、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2、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喂纣王吃饭。3、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试毒。

来源酷知经验

第5个回答  2020-09-28
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时,大部分时候在野外进餐,烤熟的野味用手去抓实在太烫了,于是随手拿起身旁的树枝去夹肉块吃,这大概便是最早筷子的雏形,虽然是传说,却也合情合理。

筷子最初的名字叫“箸”,出自《韩非子·喻老》中:“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这里的“象箸”,指的就是象牙筷子,纣王的奢靡享乐窥一斑而知全豹。而《礼记·曲礼》记载:宴饮聚餐时抓饭不不得乱传或把粘在手上的饭再拨放回去。由此可见商周时普遍用餐习惯尚未完全形成用筷子的习惯,或者只在上层社会中小规模流传。直到西汉以后,筷子才比较普遍流行。

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认为:吴地风俗,行舟之人讳说“住”,“箸”、“住”同音,所以便叫箸为“快儿”。因为多为竹子所制,所以古人造出了新字“筷”,这以后统称为筷子。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