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放开思维导图?

如题所述

不知道题主的“放开”思维导图具体何指?但就“思维导图”本身而言,目前已经在工作、职场、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为《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一书,题主可以参考我的读书笔记:

说起“思维导图”,最初,我是在一些朋友的书评和读书笔记中看到的。有人用思维导图勾勒书籍的基本框架,有人用言简意赅的词句总结对某个问题的剖析,一目了然、提纲挈领,非常实用。于是,自己也在手机上下载了几个“思维导图”的app,在看书、做笔记的时候偶尔使用一番。

但我的使用,基本还是限于读书时期老师课堂板书的水平:仅仅是将自己的所读、所感用大括弧发散、简单按照逻辑关系分类、再发散、再分类解释……正当我想系统地学习一下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时,我读到了日本思维导图培训师矢岛美由希的这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

比起我用手机app所画出的简单“列表”,封面上颜色各异、布局巧妙、细致贴切,夹杂着一些有趣美妙的小卡通插画的思维导图不禁让我叹为观止。尤其特别的是,一碗简单的、冒着热气的拉面,都能从吃饭时间、预定与否、价钱、是否有优惠券等几个层级发散开来;并且进一步发散出了交通方式、所用时间等“分支”;另一幅关于旅游计划的思维导图,更是让人拍手赞叹:作者根据日期安排、游玩计划画出的思维导图,不禁一目了然,更是清晰无比,导图中点缀的插画也让人倍感温馨。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直观的表达方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但是作者明确在书中指出,除了商务和职场,思维导图几乎可以使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场景,并且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她写下了这本书---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对“思维”的梳理:

是其创始人东尼·博赞为了探索大脑的使用技巧、即探询提高记忆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从中央主题向四周发散线条的放射状笔记。”

当你准备出门去超市购物,你得想想要买什么;

当你准备和伴侣去海岛享受甜蜜假期,你不仅要与旅行社沟通,还要购置潜水装备、沙滩长裙、太阳眼镜,等等等等……

哪怕是周末要在家里来次大扫除,也得想想,是先洗衣服还是先拖地?怎样才能干的又快又好……

是不是觉得脑子里已经有些“乱糟糟”了?

那么,跟着思维导图的画法,让思维变得井井有条: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时候,可别只是“想想而已”,把这些想法写下来,这样才能保证尽可能少的疏忽细节和免于遗漏重要事项;而写的时候,比起平铺直叙和分项列表,思维导图显然更为实用。

现学现卖,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先用黑色的笔画下了自己的第一副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比较才知道差距何在”。与书中的导图相比,我的导图画的相当稚嫩:颜色单一不说,分支线条也并没有体现出封面上的思维导图那样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更是没有妙趣横生的插画。

但令我惊喜的是,本书中更加翔实的,是思维导图的实例以及对这些实例详细的解说:

分“日常生活篇”、“学习篇”、“职场篇”三个部分,分别向读者介绍了22个类型各异、通俗易懂、非常实用以及简单易上手的思维导图范例。





解析完实际案例后,作者专辟一章,总结了思维导图的七条规则:

读完最后一条“总之先试试看”(TEFCAS规则:尝试Trail,行动Event,反馈Feedback,检查Check,调整Adjust,成功Success),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了。其实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应该奉行这一“总之先试试看”原则,不要怕失败、不要怕不够完美,只要我们迈出第一步。

除此之外,特别要强调的是,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沟通方式,从线条粗细、颜色选用、图画风格,我们都可以看出一副思维导图的作者有着怎样的特点;用思维导图来与人沟通、商量事项,顺着思维导图分支线的不断延伸,细节徐徐展开,相信无论是开家庭会议、还是工作中的小组讨论,沟通都会越来越顺畅。

尝试着画一幅思维导图吧,选取目标、发散思维、寻找原因、追求办法,在这个探寻的过程中,让杂乱无章的思绪变得井井有条,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座秘密花园;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探索,通过曲曲折折的小径,我们终将会找到月下那朵最美的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1

一、思维导图是什么

百度上得到思维导图的概念是这样子的: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我感觉有些过誉了,也木有说出来思维导图的核心来,其实,它就是一种概念图的特殊形式,主要体现在概念结点关系的简化,从中心主题开始发散,建立与其紧密相关联的一级概念主题,每个主题下面包含若干个二级主题,以此类推,形成树状结构,运用多种信息符号和图像,图文并茂,广泛使用各种领域。*

创始人是英国人托尼·巴赞,“心智文化概念”的创作人,也是“世界记忆冠军协会”的创办人,发起心智奥运组织,致力于帮助有学习障碍者,同时也拥有全世界最高创造力IQ的头衔。他将这种图表格式推广给世界,利用思想图像化的技巧,将知识结构图像化,极大的提高组织和个人的思维和记忆以及分析效率。

二、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中文译名分别是:

    思维导图

    心智图

    脑图等等

但我认为还是它的英文名字直译更加传神贴切:mindmap——思维地图。它这是大脑思维的地图,可以站在相当的高度上分析自己思维架构,统揽全局,并可以快速精准的捕捉具体环节。他的最大好处,是把语言和文字沟通中的线性信息,通过整理变成树状结构,便于理解和记忆。
与此同时,思维导图另一个优点在于他具有开放式架构,只要纸张够大(思维导图软件则是硬件允许),可以理论上无限添加分支,便于随时整理完善。
第三个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他提倡发挥右脑优势,让视觉化思维形象生动的辅助人们理解和记忆,用缤纷的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图形代表关键词,衍生更多的想法,激发自己的思维。
 

三、手绘基础应用

说了这么多思维导图的优点,那么这个高大上的东东是否很难呢?
知乎上张玉新老师说的好——思维导图很简单,10分钟就能学会。

(一)基本概念

核心的东西就一句话:一个中心,几个基本点,层层细分。

    一个中心是指思维导图只有一个核心标题,所有的观点都是根据这个根标题发散的。

    几个基本点是指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需要发散出来一级标题,让你的中心标题有论据支撑。

    层层细分是指每个一级标题都可以分解成为若干个二级标题,每个二级标题也可以细分成若干个三级标题,理论上可以无穷多。

单纯就这种方式来说,其实本质上和word里面大纲模式文档结构图非常相似的,记得秋叶老师曾经在《别以为你会画思维导图就是有思维能力 》中也提到这一点,但我认为是思维导图和大纲模式还存在很多不同点:


    标题用关键词或短语而不是句子

    节点之间的存在线条做关联

    色彩、线条、图标等视觉化思维的支持

    平面直观的构建框架

(二)手绘如何操作


手绘思维导图极为容易,其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胜任。你只需要准备以下几样东西就可以轻松手绘:

A3纸(推荐,没有的话也可以用A4白纸或者小记事本)
各色彩笔和中性笔(推荐,没有彩笔也无所谓,甚至没有中性别可以用圆珠笔、钢笔甚至铅笔也都不影响)

说白了就是有纸笔即可手绘。只是为了效果更好一些,建议A3白纸(够大)横放,然后彩笔增加绚丽度而已。
手绘的原则也只有三个:


    核心关键词在中心

    与线相连接,分支上写字

    最少三个三层分支


这三个原则就可以导出传统的八爪鱼风格的思维导图,如果美术功底够棒,还可以即兴自由发挥,不管是大树还是海螺,一切都可以是思维导图。

三、计算机导图的应用

虽然思维导图的教导老师一再强调思维导图要用手绘才能效果最好,但手绘总是存在局限性的,比如自己的绘画和书法水平看到以后虐心啦,比如纸张上容纳信息量有限啦,比如不便修改和保存啦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用程序把思维导图电子化,让电脑帮助自己快速构建标准、美观而又便于移植传播的思维导图,何乐而不为呢。

计算机进行思维导图的优势

1、快捷规范
2、信息量大
3、便于修改
4、便于移植和保存

电脑上几种常用思维导图软件

mindmanager
xmind
freemind
百度脑图

入门和基本操作

mindmanager是最常见的思维导图软件,但基本操作实在过于简单了,基本上“enter”、“insert"等几个快捷键就足以胜任基本操作。不如按照永澄老师传授的上手应用软件秘诀:

整体看一看
按键点一点
百度搜一搜
每天玩一玩
得瑟秀一秀
高手带一带

就足够了,整体上用不了多少时间,用心的话,甚至不需要十分钟。

四、思维导图的应用

既然思维导图这么简单,为啥现在还有人对这个东西心存疑虑,迟迟不能使用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知道应用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应用的技巧,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该用,什么情况下不该用。我认为思维导图应用主要是三个大类:

学习:新知识放到大脑里
思维:把已有的知识结构调用出来
解决问题:围绕特定问题进行新的思维和探索

不管是会议、阅读、考试还是头脑风暴,都不外乎这三种应用。关于具体复习考试如何应用、阅读怎么制作脑图之类的问题,其实在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上都有很好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只是提醒一下:
以增强记忆或理解为目的制作的思维导图提倡手绘,而头脑风暴或者主要用于演示的思维导图则建议以电子版为主更合适

五、思维导图的局限性

思维导图和其他软件或者工具一样,都有他自己的局限性。客观的说,秋叶老师对思维导图的评价尤为中肯:

思维导图特别适合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分类思维,把碎片化的信息整理打包结构化,硬知识适合用思维导图来整合,但是深度分析、连续分析,这种需要聚焦的、收敛的思维,思维导图是不够的。这些方面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经验图表,甚至是更重要的工作思维

因此,我们最需要的是,通过学习这个工具的使用技巧,学会更好的思维,而非导图。

第2个回答  2016-11-20

不知道题主的“放开”思维导图具体何指?但就“思维导图”本身而言,目前已经在工作、职场、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为《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一书,题主可以参考我的读书笔记:

说起“思维导图”,最初,我是在一些朋友的书评和读书笔记中看到的。有人用思维导图勾勒书籍的基本框架,有人用言简意赅的词句总结对某个问题的剖析,一目了然、提纲挈领,非常实用。于是,自己也在手机上下载了几个“思维导图”的app,在看书、做笔记的时候偶尔使用一番。

但我的使用,基本还是限于读书时期老师课堂板书的水平:仅仅是将自己的所读、所感用大括弧发散、简单按照逻辑关系分类、再发散、再分类解释……正当我想系统地学习一下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时,我读到了日本思维导图培训师矢岛美由希的这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

比起我用手机app所画出的简单“列表”,封面上颜色各异、布局巧妙、细致贴切,夹杂着一些有趣美妙的小卡通插画的思维导图不禁让我叹为观止。尤其特别的是,一碗简单的、冒着热气的拉面,都能从吃饭时间、预定与否、价钱、是否有优惠券等几个层级发散开来;并且进一步发散出了交通方式、所用时间等“分支”;另一幅关于旅游计划的思维导图,更是让人拍手赞叹:作者根据日期安排、游玩计划画出的思维导图,不禁一目了然,更是清晰无比,导图中点缀的插画也让人倍感温馨。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直观的表达方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但是作者明确在书中指出,除了商务和职场,思维导图几乎可以使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场景,并且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她写下了这本书---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对“思维”的梳理:

是其创始人东尼·博赞为了探索大脑的使用技巧、即探询提高记忆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从中央主题向四周发散线条的放射状笔记。”

当你准备出门去超市购物,你得想想要买什么;

当你准备和伴侣去海岛享受甜蜜假期,你不仅要与旅行社沟通,还要购置潜水装备、沙滩长裙、太阳眼镜,等等等等……

哪怕是周末要在家里来次大扫除,也得想想,是先洗衣服还是先拖地?怎样才能干的又快又好……

是不是觉得脑子里已经有些“乱糟糟”了?

那么,跟着思维导图的画法,让思维变得井井有条: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时候,可别只是“想想而已”,把这些想法写下来,这样才能保证尽可能少的疏忽细节和免于遗漏重要事项;而写的时候,比起平铺直叙和分项列表,思维导图显然更为实用。

现学现卖,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先用黑色的笔画下了自己的第一副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比较才知道差距何在”。与书中的导图相比,我的导图画的相当稚嫩:颜色单一不说,分支线条也并没有体现出封面上的思维导图那样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更是没有妙趣横生的插画。

但令我惊喜的是,本书中更加翔实的,是思维导图的实例以及对这些实例详细的解说:

分“日常生活篇”、“学习篇”、“职场篇”三个部分,分别向读者介绍了22个类型各异、通俗易懂、非常实用以及简单易上手的思维导图范例。





解析完实际案例后,作者专辟一章,总结了思维导图的七条规则:

读完最后一条“总之先试试看”(TEFCAS规则:尝试Trail,行动Event,反馈Feedback,检查Check,调整Adjust,成功Success),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了。其实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应该奉行这一“总之先试试看”原则,不要怕失败、不要怕不够完美,只要我们迈出第一步。

除此之外,特别要强调的是,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沟通方式,从线条粗细、颜色选用、图画风格,我们都可以看出一副思维导图的作者有着怎样的特点;用思维导图来与人沟通、商量事项,顺着思维导图分支线的不断延伸,细节徐徐展开,相信无论是开家庭会议、还是工作中的小组讨论,沟通都会越来越顺畅。

尝试着画一幅思维导图吧,选取目标、发散思维、寻找原因、追求办法,在这个探寻的过程中,让杂乱无章的思绪变得井井有条,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座秘密花园;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探索,通过曲曲折折的小径,我们终将会找到月下那朵最美的花。

第3个回答  2016-12-21

一、思维导图是什么

百度上得到思维导图的概念是这样子的: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我感觉有些过誉了,也木有说出来思维导图的核心来,其实,它就是一种概念图的特殊形式,主要体现在概念结点关系的简化,从中心主题开始发散,建立与其紧密相关联的一级概念主题,每个主题下面包含若干个二级主题,以此类推,形成树状结构,运用多种信息符号和图像,图文并茂,广泛使用各种领域。*

创始人是英国人托尼·巴赞,“心智文化概念”的创作人,也是“世界记忆冠军协会”的创办人,发起心智奥运组织,致力于帮助有学习障碍者,同时也拥有全世界最高创造力IQ的头衔。他将这种图表格式推广给世界,利用思想图像化的技巧,将知识结构图像化,极大的提高组织和个人的思维和记忆以及分析效率。

二、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中文译名分别是:

    思维导图

    心智图

    脑图等等

但我认为还是它的英文名字直译更加传神贴切:mindmap——思维地图。它这是大脑思维的地图,可以站在相当的高度上分析自己思维架构,统揽全局,并可以快速精准的捕捉具体环节。他的最大好处,是把语言和文字沟通中的线性信息,通过整理变成树状结构,便于理解和记忆。
与此同时,思维导图另一个优点在于他具有开放式架构,只要纸张够大(思维导图软件则是硬件允许),可以理论上无限添加分支,便于随时整理完善。
第三个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他提倡发挥右脑优势,让视觉化思维形象生动的辅助人们理解和记忆,用缤纷的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图形代表关键词,衍生更多的想法,激发自己的思维。
 

三、手绘基础应用

说了这么多思维导图的优点,那么这个高大上的东东是否很难呢?
知乎上张玉新老师说的好——思维导图很简单,10分钟就能学会。

(一)基本概念

核心的东西就一句话:一个中心,几个基本点,层层细分。

    一个中心是指思维导图只有一个核心标题,所有的观点都是根据这个根标题发散的。

    几个基本点是指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需要发散出来一级标题,让你的中心标题有论据支撑。

    层层细分是指每个一级标题都可以分解成为若干个二级标题,每个二级标题也可以细分成若干个三级标题,理论上可以无穷多。

单纯就这种方式来说,其实本质上和word里面大纲模式文档结构图非常相似的,记得秋叶老师曾经在《别以为你会画思维导图就是有思维能力 》中也提到这一点,但我认为是思维导图和大纲模式还存在很多不同点:


    标题用关键词或短语而不是句子

    节点之间的存在线条做关联

    色彩、线条、图标等视觉化思维的支持

    平面直观的构建框架

(二)手绘如何操作


手绘思维导图极为容易,其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胜任。你只需要准备以下几样东西就可以轻松手绘:

A3纸(推荐,没有的话也可以用A4白纸或者小记事本)
各色彩笔和中性笔(推荐,没有彩笔也无所谓,甚至没有中性别可以用圆珠笔、钢笔甚至铅笔也都不影响)

说白了就是有纸笔即可手绘。只是为了效果更好一些,建议A3白纸(够大)横放,然后彩笔增加绚丽度而已。
手绘的原则也只有三个:


    核心关键词在中心

    与线相连接,分支上写字

    最少三个三层分支


这三个原则就可以导出传统的八爪鱼风格的思维导图,如果美术功底够棒,还可以即兴自由发挥,不管是大树还是海螺,一切都可以是思维导图。

三、计算机导图的应用

虽然思维导图的教导老师一再强调思维导图要用手绘才能效果最好,但手绘总是存在局限性的,比如自己的绘画和书法水平看到以后虐心啦,比如纸张上容纳信息量有限啦,比如不便修改和保存啦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用程序把思维导图电子化,让电脑帮助自己快速构建标准、美观而又便于移植传播的思维导图,何乐而不为呢。

计算机进行思维导图的优势

1、快捷规范
2、信息量大
3、便于修改
4、便于移植和保存

电脑上几种常用思维导图软件

mindmanager
xmind
freemind
百度脑图

入门和基本操作

mindmanager是最常见的思维导图软件,但基本操作实在过于简单了,基本上“enter”、“insert"等几个快捷键就足以胜任基本操作。不如按照永澄老师传授的上手应用软件秘诀:

整体看一看
按键点一点
百度搜一搜
每天玩一玩
得瑟秀一秀
高手带一带

就足够了,整体上用不了多少时间,用心的话,甚至不需要十分钟。

四、思维导图的应用

既然思维导图这么简单,为啥现在还有人对这个东西心存疑虑,迟迟不能使用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知道应用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应用的技巧,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该用,什么情况下不该用。我认为思维导图应用主要是三个大类:

学习:新知识放到大脑里
思维:把已有的知识结构调用出来
解决问题:围绕特定问题进行新的思维和探索

不管是会议、阅读、考试还是头脑风暴,都不外乎这三种应用。关于具体复习考试如何应用、阅读怎么制作脑图之类的问题,其实在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上都有很好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只是提醒一下:
以增强记忆或理解为目的制作的思维导图提倡手绘,而头脑风暴或者主要用于演示的思维导图则建议以电子版为主更合适

五、思维导图的局限性

思维导图和其他软件或者工具一样,都有他自己的局限性。客观的说,秋叶老师对思维导图的评价尤为中肯:

思维导图特别适合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分类思维,把碎片化的信息整理打包结构化,硬知识适合用思维导图来整合,但是深度分析、连续分析,这种需要聚焦的、收敛的思维,思维导图是不够的。这些方面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经验图表,甚至是更重要的工作思维

因此,我们最需要的是,通过学习这个工具的使用技巧,学会更好的思维,而非导图。

第4个回答  2016-11-21

1

这两年,思维导图火得一塌糊涂。


它的美丽娇俏(图美),它的温柔体贴(用途广),它的贤良淑德(易get),让吃瓜群众们轻易就喜欢上。


于是,各种思维导图的培训班、书、软件、App、笔、本子等相关产品,那个销量杠杠的,简直就自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思维导图两本经典书,在当当上排名都不错:排第七和第四十九!



东尼大师的开山鼻祖书销量过千万~



还有专用工具:笔、本子




简书上思维导图相关的文章很多,经常首页上挂着,点击也不错。


我看了不下十篇,都是围绕着思维导图是什么、怎么画图、App怎么用、思维导图怎么运用等。


我从某作者的文章中截取一段内容,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这些文章:



随意搜的文,不针对作者


怎么样,感受到思维导图的火爆了吗?


有畅销书,有爆文,有软件,有道具,这样四项全能的领域就几个?



2

怕被时代抛弃的我,也赶了时髦。


我听过线上和线下课,看过书跟文章,用过软件跟App,也经常手绘思维导图。


正因为如此,我心里非常纳闷!


我承认思维导图是很好用的工具。但是在我看来远远没有达到需要专门购买书、笔跟本子的程度!


被夸到天上有地下无的思维导图到底有多逆天的功能?


思来想去,思维导图的优点有四点:


    美(我画的除外)


2. 整理思路,有层次


3. 方便补充内容


4. 因为是图形,所以方便记忆理解(这条还得因人而异)


是不是还有什么隐藏功能没被我发现?


否则,本质就是一张图形化清单的思维导图,为什么就火到如此程度?


最让我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会有作者写那些思维导图App使用方法、画图工具、画图步骤的书和文章,我们这些观众是眼瞎还是不会画横线?


我不能理解,众口难调、品味高尚的伟大吃瓜群众为什么会折服在这个五毛党领域~



3

我有一个群,群里全是当地的培训师。


有个培训师每个月会在群里发一张极其美丽的思维导图,内容是当月计划。


每次此图一出,群内必定欢呼鼓掌一片,有夸图美的,有夸当月计划尽善尽美的,也有羡慕小主习得了此项技能。


看到这个场景,我知道我错估了一个事,那就是:人性!


人性里需要别人的肯定、赞美,才能给平凡的生活增加色彩,正像思维导图,要多种颜色,加点辅助头像图画,才让人觉得此图完美。只画黑白简笔图的我,不好意思拿图出来炫耀,也不好意思说我会思维导图。


难怪蠢笨如我,觉得思维导图平平无奇,因为我没有赋予它美丽和色彩。


可是,我就有一个问题,用在画图,选色,加辅助头像图画的时间,去处理思维导图整理的那件事,能达成多少进度?


也许,你会骂我,不懂生活,不懂精致,不懂美!


没错,我的确不懂~


可是,我就想问:


思维导图到底是用来整理思维还是用来炫耀的?



4

我不否认思维导图有整理思维的功能和方便易学的特点。


我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贬低思维导图。


只是吃瓜群众被繁华迷了眼,被吹捧失了理智。


在我这种理性思维的大脑里,思维导图和列表清单真的没有太大区别。


在我这种效率派眼里,有画一张美轮美奂的图的时间,事情都处理完了。


所以,热火之后,请回归本质。


那件值得你花时间画图的必定是大事!


那个迷恋思维导图的人,必定是需要借助大脑图形来提高效率的人。


那个提倡宣导思维导图的人,研究的是怎样通过思维导图提高思想的质量,而不是怎样画图好看!


思维导图,重点在思维,不是图!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