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武圣”称号来历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三国演义》是由我国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所写,以东汉末年为背景写的一部章回体小说。其中讲述了诸侯间的步步蚕食以及各路英雄间的打斗之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羽。关羽以忠义自诩,他在华容道放走了唯一杀掉刘备劲敌曹操的机会,而后人也叫他“武圣”,同时后世人都修建庙宇祭拜他。

三国时期的关羽也是勇猛无敌,后世的一些皇帝也有追封他各种称号。就比如宋徽宗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明神宗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明崇祯皇帝封关羽为“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清顺治皇帝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等等。由于国君的带动,下边的老百姓都祭拜关羽将他与孔子“文圣”相提并论。

真正被授予“武圣”的则是康熙帝。当时康熙帝与众大臣商议封谁为武圣,当时有三个人选---关羽、岳飞、伍子胥。康熙帝想到伍子胥原为楚国,为父报仇去吴国做了大臣而后攻破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虽尽孝却未尽忠;而岳飞抵抗女真族,是清朝的祖先也不合适,最后将武圣授予了关羽。所以后人都称其为武圣。

关羽集忠孝节义于一身,对刘备忠心,对曹操也够讲义气。同时在各场战斗中都表现十分英勇。面对曹操的百般挽留,无视其给的官爵金钱美女,而在许昌一心想找自己的大哥刘备,一路保护嫂子不受伤害,如此忠心讲义之人,授予“武圣”十分妥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17
  宋以前关羽基本上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武将而已,虽然被隋文帝追封过忠惠公,但亦不过是被追封的众将中之一罢了,最多也就是和邓艾齐名而已。
  给关羽加爵封王始于宋代。徽宗赵佶在短短的21年内,追封关羽多达4次,由侯进公,由公进君,由君进王。南宋第一个皇帝赵构也宣称关羽能“肆摧奸宄之锋,大救黎元之溺”,而这两个是出了名的混蛋皇帝,徽宗一手策划了靖康之耻,赵构为能偏安一隅而杀害了岳飞。反观这两个混蛋,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以重文轻武所著称,却尽量降低关羽的地位,将其画像从姜尚庙中撤下。明太祖朱元璋也是有名的不拿关羽当回事的皇帝,将其先前被追封的爵位全部拿掉,又回复到寿亭侯而已。朱元璋死后,朱棣在驱除蒙古残部,大定中国后才又开始加封关羽,至神宗这个三十年不上朝的白痴,加封关羽到“帝”为止,汉族统治者对关羽的加封终于到头了。
  可见汉民族尚武力,重外敌的有为之君,无一人尊重关羽,不仅是不尊重,反而是尽量降低关羽的地位。但当国家政权趋于稳定,皇帝重内不重外时,就大肆吹捧关羽,越白痴、越混蛋、越喜欢偏安一角的皇帝吹捧得就越凶。
  当统治者的统治重心为对付外敌时,就需要姜尚这种治世之能臣,整个社会都以能够培养发现这样的人才为国家的头等大事,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就是这样的时代;但当统治者认为外敌不足患,而将其统治重心转移到防范内部人民身上时,就不希望看到德才兼备如姜尚者出现,而当出现这样的人才时,统治者甚至将其致之死地而后快,如赵构杀岳飞。
  总结一下,汉民族自己统治中国时期,关羽的地位几经反复,皇帝希望保持强悍的民风,关羽就被贬;皇帝强化对内统治、弱化人民时就提高关羽的地位
  而对比汉族朝代关羽地位的反反复复,少数民族蒙、满统治中国时期,却是持续不断的提高关羽的地位。蒙古野蛮人入侵中国后,其最高酋长为提高关羽的地位,不惜在其参加的佛事活动中,令关羽作为由人而神的唯一代表参加其中。《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云长千里独行》《关云长大破蚩尤》等有关关羽题材的戏剧作品也产生在这一时期。

  真正罢黜百将,独尊关羽为“武圣”是在清代。清一代也是施行愚民、弱民政策最为彻底的一个朝代。清以前虽然关羽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高,但提到“武圣”,还是姜尚。
  姜尚基本上是一个没有什么武力可言的人,(不能想像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能有多强的体力、武功)是一个智者。以姜尚为武圣,说明在古代汉民族对“武”的理解为“将在智而不在勇”,“智”字当先。关羽在魅力、功业、智谋等方面与姜尚相比都可说是天地之别。但为什么后来的清代统治者要完全废姜尚而立关羽呢?
  一个人的成长与其所崇拜的偶像是分不开的。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画虎不成却反类犬”。一个人从小崇拜以“智”著称的姜尚,即使不能也成为一个智者,但多数不会太愚昧。而人民聪明智慧却不利于统治,尤其是对清朝这种以极少的满人统治众多汉人的王朝来说就更加不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