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其而以于焉虚词用法通假字一词多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2-22
  你几乎把所有的文言现象都说到了,问题是什么呢?追问

随便几个内容

追答

  比如“通假字”。由于古代的字义并不像现代规定得那么严格,有的同音字能够互用,古人常常临时借用一个同音字,在古代属于通假现象。比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相当于带分数的几又几分之几,整数带零头。
  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现象,指文言文中,有些字不能按现代常用词义理解,古今字义不同。如“遗”,现代义是遗留、遗产的意思,文言文大多指“给予”。另,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也普遍存在,如“算账”,可以是计算账务,也可以是报复的意思。
  词类活用,指一个类型的词临时用作另一个类型,如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 如“军霸上”,军是军队,这里用作动词,相当于军队驻扎。
  词类活用大多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不同用法。如“惊天地”,惊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被惊动的意思,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天地惊动。
  至于虚词,一般教材都有解释。
  由于文字所限,我这是最基本的解释,并不全面。差不多每个内容都能写一篇长篇大论。这些内容还包括特殊句式等,统统叫“文言现象”,学好文言文,这些都是基础。

追问

我要内容

作业这么写的请老师具体一点

追答

  这些内容仅仅是指你的教材中学过的,而不是全部的文言现象。比如某个具体的虚词,你学过的可能是它的一部分词义,而不是所有词义。再如,学过的通假字很有限,而文言文全部的通假字不可胜数。要自己梳理,别人讲解的不一定与你的教材相同,用不上的。
  具体怎么做?按要求对照课文和注释、提示,以及教材的单元小结,逐项归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9-18
额,要不你一个一个查试试啊?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