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当1956年大陆实行简体字时台湾的反映是什么

如题所述

简化字

简化字,香港、澳门及台湾有部份人士称为大陆字,是繁体字的对称,也是中国大陆现行的规范汉字。同一汉字,简化字通常比繁体字笔画为少,但亦有例外。简化字是在中国传统简体字的基础上经整理改进,因此常被误称为简体字,但简化字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公布的法定文字,有固定的写法,和简体字不同。在中国大陆,现行的标准简化字是收入《汉字简化方案》(后发展成《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不过,传统汉字也有很多并没有被简化,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汉字叫作传承字,既不属于繁体字,也不属于简化字。使用简化字和被选用的传承字的中文有时被称作简体中文。

目录
1 历史
2 简化的原则
3 简化的方法
3.1 钱玄同8项简化原则
3.2 实际简化方法
4 评价
5 相关条目
6 参见
7 外部链接

历史

1955年10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经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会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讨论的结果作了修改,修改后的草案经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申请委员会审定。

1955年12月22日,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其中收录的39个选用字习惯上看作简化字。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简化字总表》。

1977年12月20日,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称为“二简字”,试用一段时间(约八年)后,因为字形过于简陋,并造成社会用字混乱而宣布废除。

1986年9月27日国务院接纳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请示,废止二简字。

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刊载在10月15日的《人民日报》(共收2235个简化字)。

简化的原则
以下是一些简化字研订时所称的原则:

从俗从简
规范化:
消除异体字
突出形声特性
尽量保留表意特性
稳定性
实用性
适当的艺术性
然而,当今不少论调认为,现行的简化字并不能依从这些原则,尤其是“尽量保留表意特性”、“适当的艺术性”等。

此外,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确定了以“述而不作”作为汉字简化的原则,即主要是采用通行已久的俗体字或笔画简单的异体字,而不另创新字。然而即使在《简化字总表》中,也有为数不少的形体,并没有在过去任何文献和资料中发现。“二简”里更有大量新造字。

简化的方法
简化字的产生方法,有许多并不依从汉字原来的六书系统。然而简化字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的系统,依赖对繁体字之改造,因此也不能完全脱离于六书系统自成体系。

钱玄同8项简化原则
过去,钱玄同曾在1922年提出了8项简化原则,包括:

假借字,采用一个同音或者近音的字代替。其中有些是采用了更古的汉字,例如(例如:丰与丰;腊与腊)。有时候,使用同一个字的更古代的简单版本(如从与从)。
形声字,借用形声字的原理,将原有的形声字更换形旁或声旁使之更简单。
草书楷化,将草书的写法转成楷体,如专和专。
特征字,原来的字可能有多个部分,现在仅保留其具有特征的一部分,如医与医。
轮廓字,保留原来字的轮廓,如鸟和鸟等。
会意字,借用会意字的造字原理,用较简单的表意部件来代替原来的复杂笔画。如泪和泪。
符号字,将原来字中笔画较繁复的部分变成简单符号,例如鸡与鸡。
偏旁类推字,从简化的偏旁部首类推出由它们合成的字的简化。
然而,这些原则颇为笼统,而且不能涵括实际的汉字简化方法。

实际简化方法
在制订简化字的过程中,当局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以简单符号替换原来的偏旁。
例:对(对)、邓(邓)、观(观)、欢(欢)、叹(叹、叹)、难(难)、鸡(鸡)、聂(聂)、凤(凤)、冈(冈、岗)、风(风)
省去字形的一部分。(注1)
例:广(广)、夸(夸)、灭(灭)、习(习)、宁(宁)、伫(伫)
省去字形的一部分后,再加以变形。
例:妇(妇)、丽(丽)、归(归)、显(显)、务(务)、宽(宽)
采用繁体字的轮廓特征。
例:飞(飞)、龟(龟)、齿(齿)、夺(夺)、门(门)
行、草书楷化。
例:书(书)、长(长)、乐(乐)、车(车)、头(头)、兴(兴)、发(发)
同音或近音代替,以普通话为准。
例:谷(谷)、丑(丑)、后(后)、只(只)、干(乾、干、干)
新造会意字。(注2)
例:灶(竃)、体(体)、尘(尘)、岩(岩)
采用笔画较少的古字。(注3)
例:泪(泪)、从(从)、云(云)、网(网)、与(与)、杰(杰)
采用笔画较少的古字,再加以变形。
例:异(异)
采用笔画较少的异体字。
例:猫(猫)、狸(狸)、侄(侄)
改换形声字的声旁,多以普通话为准。
例:毙(毙)、蜡(蜡)、钟(钟)、洁(洁)、邻(邻)
新造形声字,多以普通话为准(注2)。
例:护(护)、惊(惊)、肤(肤)、舰(舰)、艺(艺)、响(响)、华(华)
偏旁类推字
使用简化的偏旁重新构造:
页(页):颜(颜)、颌(颔)、顺(顺)、额(额)
专(专):传(传)、转(转)、砖(砖)
学(学):觉(觉)、黉(黉)
择(择):译(译)、泽(泽)、择(择)、驿(驿)
注意部份类推并不一致,如:
难(难):汉(汉)、叹(叹、叹)、滩(滩)、瘫(瘫)、摊(摊),但
欢(欢)、劝(劝)、观(观)、权(权);(然而“灌”则不简化。)
仅(仅);鸡(鸡);邓(邓);对(对);戏(戏);
树(树)。(然而「厨”则简作“厨”,“澍”则不简化。)
卢(卢):鸬(鸬)、颅(颅)、鲈(鲈),但
炉(炉)、驴(驴)、芦(芦)。
汤(汤):杨(杨)、场(场)、殇(殇)、炀(炀),但
阳(阳);伤(伤);荡(荡)。
门(门):闷(闷)、问(问)、闻(闻),但
开(开)、关(关)、闲(闲、闲);
闹(闹)、阋(阋)。(然而“斗”则简作“斗”。)
与(与):屿(屿)、欤(欤),但
誉(誉)、举(擧、举)。(然而“兴”是“兴”的简体。)
注释
广、宁又都是古罕用字,意义读音和广宁均不同,还有其他这种情况的。
当中绝大部分是采用流传扬已久民间既有的手头俗字,所谓“新造”是指对应传统正字而言。
云本作云,象形,又借作表示说话的云,后人因本意假借而作云。
评价

对于汉字简化,一直以来存在著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近年来对于汉字简化的反思和争论开始升温。

赞同汉字简化的人,认为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在演化过程中不断简化。汉字的简化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和汉字的数目,因而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

反对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汉字的发展并非只是简化,繁化亦占很大的比重。简化字违反了六书造字原则,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统,大大削弱了汉字的科学性与逻辑性。而简化字的不少问题,结果并没减轻学习负担,甚至因为系统混乱,比繁体字更难学。

简化字评价

1 历史里的评议
2 现代学界的评价
2.1 赞同
2.2 反对
3 联合国正简之争相关评论
4 相关条目
5 参见

历史里的评议
在近代历史中,有不少人提出了与汉字简化相关的评议。纵然有些在今天已被学界公认为错误的看法,但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自19世纪开始,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明开始进入东亚,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中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当中有人坚持汉字的传统,但亦有不少人认为应该放弃使用汉字。这些认为应该放弃汉字运动的立论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因为当时汉字不能透过打字机书写,而必须使用巨型的排版房的铅字。为此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自推行汉语文字改革以来,简化汉字一直颇受外界所争议。

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汉字难写难读被认为是中国识字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有激烈的观点认为汉字导致了中国走向衰亡,必须改造汉字。

五四运动领导者傅斯年曾批评汉字说:“汉字起源是极野蛮,形状是极奇异,认识是极不便,应用极不经济,真是又笨又粗,牛鬼蛇神的文字,真是天下第一不方便的器具。”鲁迅曾经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字改革的时候说“汉字是一种落后的字体”,所以“必须要改革成像拉丁文那样”,方便学习及辨识,以使其能够符合其救国的思想。

近些年有学者认为,如果中国大陆足够民主的话,简化字的推行可能会迟20年,那时电子计算机已经出现,中文的弊端曁汉字简化的理由可大大减少,简化字有可能不会出现,亦不会造成今日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岸的文化隔阂与中国古籍对于中国大陆普通民众的难懂的情况。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被过份简化的字,到今时今日还有不少人在使用,说明了未经审慎考虑的汉字简化,遗害是可以很深远的。

不过,在中国大陆有很多人认为繁体汉字的书写过于烦琐,如果当年政府没有推行简化字,那麽中国的以减少文盲为目标的扫盲运动则无法达到效果,即中国长时间内仍将有大量文盲。但讽刺的是,中国大陆推行简化汉字已有五十年,但其文盲比率,相较使用繁体中文(正体中文)的台湾、香港和澳门,仍然很高。这令人质疑简化汉字在扫除文盲的作用。

当今许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出世起便只能接受简化字教育,并有人认为汉字从出现到现代一直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对于有说法说所谓的简化字是“改过的字”而繁体字才是“历史悠久的正统汉字”的说法存在着保留心理。现时中国大陆以语言文字法,限制国民只可以在特殊场合上使用繁体字,但亦不时有学者提出“识繁写简”等声音。

中国大陆目前施行的简化字,其中有部分字对阅读和理解以及繁简转换上造成了一些障碍。用笔划较简单的同音字,例如“发”与“发”,“后”与“后”,“斗”与“斗”,“余”与“余”,使一个字带有太多的字义,造成阅读困难,尤其在阅读由简化字组成的文言文时,此问题非常明显。

有人以为这些同音借代字类似六书中的假借,但六书中的“假借”造字多发生在古代,当有一种新意义出现时,却无相对的字体,只好采用同音字,是“本无其字”的假借。但假借毕竟造成一个字的字义过多,经过一段时期,人们会再做新字,进行义项的分工,以免混淆。用笔划较简单的同音字进行简化,是“本有其字”,并不是六书的中的假借。不少学者都认同,这些同音借代字是汉字发展的倒退,实在为简化字颇大的弊端。

部分字形的修改被指为没有系统性,使得原来表意很好的字在去掉了区区几划之后便显得仓促无力,无法有效表达原有的含义,例如“爱、产、凤、亲、适”的简化字:“爱、产、凤、亲、适”等的不少汉字。

上述的评议,有部分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风潮等影响,今天已被学者指出其谬误或不客观处。然而,繁简体的争议至今仍持续。今天简化字已备受学界和人们公认的优点和缺点,请见下段。

现代学界的评价

对于汉字简化,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近年来对于汉字简化的反思和争论开始升温。

赞同
赞同汉字简化的人认为:

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在演化过程中不断简化。除中国大陆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在使用简化汉字,是大势所趋。
中国大陆规定的简体字基本源于民间业已流传的写法,其中一些来自古体,并非凭空创造。
汉字的简化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和汉字的数目,因而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且废除繁体中的异体字便于民众交流。
中国大陆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等专事出版古代典籍的出版社通常使用繁体,繁体典籍很容易找到。
大部分受简化字教育的中国大陆人在阅读繁体字时并未出现明显理解困难。
在电脑、手机、PDA等数字设备,文字大小有限,简化汉字因笔画较简单,显示较清楚。
长期使用汉字的日本也同样对汉字做了简化。
反对
反对的观点主要集中在:

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汉字简化之后,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书以简化字重印,亦往往会出现歧义,使读者误解。很多人忽略的是,自五四以来,一直有声音鼓吹废除汉字,改以拉丁字母—这是中共推动简体字背后的意识形态。作为世上最后一种活的表意文字系统,简体字是消灭一种文化的一部分的第一个步骤。
不利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日本等外国使用的汉字也进一步脱节,做成人为的“书不同文”。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主要是考量到大陆地区在世界的地位日渐重要,故随之采用简体,所谓大势所趋,追究其根源,仍是来自中国政府的政治力。
简化字违反了六书造字原则,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统,大大削弱了汉字的科学性与逻辑性。许多汉字失去表义的结构,使学习汉文的过程中失去以表义结构推测字义的学习途径。现行简化字的推类系统混乱,常有例外的或类推不一致情况,而且什么字依从类推、什么字不依从的随机性很高。结果使汉字系统更繁杂,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汉字的发展并非只是简化。像“又、有、右、手、佑、佑”等字,甲骨文都只写作“又”,可见繁化的过程亦一直在汉字中进行,并且在汉字发展中占了不少比重。这主要是为了辨义的实际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而成的,并非用政治力去强行改造。而自楷书大致定型至今,时间已接近两千年。把“简化”说成是汉字的主要发展途径,是粗疏和太“想当然”的。
从书法美观的角度出发,很多简化字的设计不够严谨,同时对于篆书、隶书等书体,简化之后失去原先书体的特殊美感。
一字多义,简化后产生的许多类似字形,以及缺乏音义结构等,都造成阅读上辨识的困难。
很多媒体如报纸、网站等被迫同时设立繁体和简体两种不同的版本和/或相关的繁简转换工具,花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在电脑处理汉字中,不论繁体还是简体,输入速度均相若。并不见得简体字较有效率。但简化字一字兼代数字的设计,增加了用电脑转换时的难度,使转换结果不太理想。
简化字与扫除文盲没有直接关系,在香港、澳门、台湾等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文盲人口比例远远低于中国内地,可见扫盲工作重点在教育的资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简化字。
以形声方法创制出来的简体字,未必能兼照各种方言或古音,使部分地区的人难以理解这些简化字。如“舰”字以“监”作声旁,兼顾古音系统和各地许多方言,简化字写作“舰”,以“见”作声旁,只照顾了普通话,切断了声旁与方言和古音的关系。研究古音或方言的谐声系统时,简化汉字往往不可信。
即使在大陆,也无法完全废了繁体字。不只因为古籍、文言等需要,还有更多被刻在古迹或建筑物上的汉字,皆无法取代。由于繁体字有不可取代性,反之则否(因繁体字在字义上可完全包容简体字),因此,简体字的出现造成了汉字的累赘,大量增加汉字字数,对学习造成负担。
港澳回归多年仍继续使用繁体字,也说明了简繁之争的一些现实问题。
人们在屏幕阅读汉字时,毋须每笔都仔细看清,看到轮廓已能辨别。不论繁简,汉字的显示皆不能像英文字母般少,不见得简化字有特别优势。相反,因简化字产生大量形似字,增加在小字环境里的辨认难度。
科技可以改进,应发展合适科技来配合汉字的需求,而非强行削足就履。

参考资料:维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7-14
不知道确凿的史料,想必有一大帮人痛心疾首,认为破坏了汉字的美感吧。不过有一阵简化的太过厉害,确实矫枉过正。
第2个回答  2006-07-17
还是古体字好,我觉得有必要让香港和台湾继续使用古体字,让他们继续发展,以不至于将来中国的文明无法得以延存.
第3个回答  2006-07-19
佩服
天外有天啊
第4个回答  2006-07-17
上大学的时候,发的教材突然出现了很多的繁体的课本,于是难受啊,悔恨啊,呵呵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