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孙权、刘备三方所瓜分。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基地,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曹魏的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然而,孙权一直对刘备不还荆州之事耿耿于怀。终于,在公元219年觅得战机,趁刘备在汉中大胜曹操之后,关羽领兵攻打襄樊之机,另大将吕蒙偷袭其后,夺回了荆州,并斩杀刘备的左膀右臂关羽。既失荆州又失爱将的刘备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终于,在公元221年4月刘备称帝,6月开始调兵遣将,7月,亲帅大军,对东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战争。但结果却是令人咋舌,纵横沙场一生的枭雄刘备竟然输给了东吴一个少年大将--陆逊!刘备大军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匆忙之下刘备只得带领残部逃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忧愤而死..这一战刘备为什么会输得如此惨败呢??

1、战场布局

刘备在占据宜都大部分地区如巫、秭归等以后,于各处险要地方扎营,且连扎七百余里。曹丕在听说刘备如此扎营以后,说刘备毕竟是不懂兵法,哪里有连营七百里来对敌的,并说“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是兵家大忌。

“苞原隰险阻而为军”简单来说就是在险要地方扎营,理论上来讲,刘备扎营的方式占尽了地利,但是扎营的地方是杂草丛生,容易被火攻。

在陆逊准备反攻刘备时,东吴诸将都是持反对意见的,他们认为连营七百里的刘备军“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也就是说,刘备的布局在一般人看来是无法从正面攻破的。由此可见,刘备的布局不是不懂兵法,而是还不够懂。而根据史书的记载,在当时看出刘备破绽的只有陆逊和曹丕两人。

换而言之,倘若东吴大都督是朱然或者其他人,那么刘备的赢面还是很大的。也难怪刘备在败退之后感叹,败于陆逊之手,莫非是天意!

另一方面,刘备从永安打到夷陵,一路上以山道为主,没有平原,导致刘备大军施展不开,正如陆逊所说的“缘山行军,势不得展”,因此,是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刘备选择连营七百里,被陆逊这样的军事天才,看出了破绽。

2、三国形式

刘备伐吴时,三足鼎立的形式已经形成,刘备要对吴国用兵,势必要顾及曹魏的动向。因此在曹丕称帝前后,刘备曾派遣一个叫韩冉的出使魏国,但该使者被曹丕斩杀。按古代的“不斩来使”的国际礼仪,魏国此举显然是和蜀汉处于敌对的状态。因此刘备要讨伐吴国,势必不会倾尽全力。

吴国在战争初期试图与刘备讲和,但被拒绝。因为担心遭到魏、蜀联合攻吴,孙权又派遣使者前往魏国,表示愿意归附魏国,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魏国刘晔认为刘备伐吴,可以趁机发兵攻打吴国,吴国两面受敌,势必会疲于应付,因此刘晔极力主张趁机灭吴,但曹丕并没有采纳刘晔的建议,而选择观望。

从形式上来讲,刘备攻打吴国,又与魏国处于敌对状态,而吴国则努力外交,暂时与魏国讲和。因此打起仗来,刘备既要和吴国干仗,又要防备魏国偷袭,吴国则将战争的重心放在对抗刘备上,暂时不用担心会两面受敌。刘备面对两个敌人,孙权面对一个敌人,当时的三国形式,对刘备是极为不利的,甚至可以说刘备是必败的。

事实情况也和当时形式一样,刘备伐吴时留魏延、马超镇守汉中,赵云都督江州,诸葛亮在成都,后方的布局可谓十分稳固,致使带到前线的将佐,几乎都不是足够优秀的人物。除此之外,刘备在秭归大破陆逊以后,继续往南郡进兵,而南郡以北便是魏国的襄阳、樊城。

也就是说,刘备从秭归打出来以后,也会暴漏在魏国的攻击范围内,即使刘备能攻陷夷道的孙桓,他也不能放心去攻打南郡,而为了避免魏国袭击,刘备把伐吴将佐里最优秀的黄权也给派出去了。

3、感情用事

根据史书的记载,刘备伐吴是因为关羽被东吴所袭杀。关羽虽然没有小说中与刘备拜把子的情节,但是历史上的关羽和刘备的关系是比兄弟还亲。在关羽死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刘备的怒气也因此一丝也没有减少,称帝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伐吴。

悲剧的是刘备伐吴前夕又折了张飞,两个兄弟先后死于非命,刘备的心情必然是非常糟糕的,而一旦将这种情绪发泄在军事行动上,就容易酿造悲剧。

黄权曾经在刘备攻打汉中时,与法正一起出谋划策,他跟刘备之间的感情也是很好,在感受到刘备的愤怒时,黄权请求为刘备做先锋,指挥前线战事,让刘备坐镇后方即可。而刘备不但没有采纳,反而将黄权从身边支开,致使身边缺少出色的具备优秀谋略的人。

黄权回蜀无路,颇重感情的刘备也只觉得是自己对不起黄权,而不是黄权对不起自己。因为感情问题影响在军事行动上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刘备的失败。

4、缺乏人才

尽管刘备伐吴时,得到了荆州南部武陵等地区少数民族的广泛响应,甚至有被东吴所俘的将领廖化,叛吴归蜀,但是人才问题仍然是刘备伐吴被广泛认同的问题,这一点在刘备败归后就连诸葛亮也不得不感叹,即他所说的那句“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扩展资料: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为了给关羽报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

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历史背景:

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备不许。

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jiān]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来自吴人的议论,只能引起刘备的更大反感,而不会有何效果  。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夷陵之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3

原因:刘备“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

在夷陵之战中,陆逊善于正确分析敌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五万吴军一举击败气势汹汹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

扩展资料:

占领汉中不久,关羽孤军北伐,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樊城,但东吴吕蒙以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吴将陆逊等屯兵秭归,被蜀将吴班击破。刘备军占据秭归,派遣马良联合武陵五溪蛮夷。 

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  、程畿等战死。刘备退至永安。孙权听闻刘备驻扎白帝,非常害怕,派遣使者请和,刘备同意。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29
夷陵之战是蜀国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在那之前,刘备有荆,川两州的士族地主支持,顺利的接受了原属刘璋的部队,加上诸葛入川时带去的荆州主力,蜀汉拥有一支极其具有威慑力的军队,而且得益于荆蜀的地利,蜀军可以凭借天险,以很少的兵力进行防守。汉中争夺战后,曹魏实质上已经不可能从川北打开魏蜀对峙的僵局了。机动兵力占优势的蜀军可以从东西两面钳击曹魏。正如隆中对所说“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 所以,刘备攻吴,不是该不该打的问题,而是不得不打。从战略全局看,荆州实在太重要了。没有荆州,蜀国只有益州一隅之地,更显的国小民寡。丢失了荆州,失去了长江上游对东吴的压迫,也失去了东线抵御曹魏的长江天险。蜀国在东线就只有江州了。刘备的判断没有错,与其等到将来困死,不如趁东吴在荆人心未定,大将新死,士卒损耗未能得到补充之时,举全国之兵夺回荆州。 可是刘备本人的打仗水平实在有限的可以,陆逊说他“前后行军,败多成少”,那已经很给他面子了,他在汉中争夺战中的出色表现,那要归功于法正的辅助(刘备军的参谋长,先是庞统,后是法正,诸葛亮是在北伐时,才掌握军权的)。果然不出陆逊所料,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不但放弃战争初期的水陆并进战术,还把自己的营帐拉成一条长线,并且不使用石料,只是砍伐木材扎营。最终,陆逊的放火分队顺利完胜蜀军。 夷陵之战初期,蜀军打的很顺利,大军分为三部,北方的黄权部负责警戒魏国,支援中路,水军出奉节,包抄巫县吴军主力的后路,中路陆军主力,沿三峡一路突进,分头出击,令吴军顾此失彼,最终在两巫一线,被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蜀军咬住,受到重创,大将甘宁战死,残部在后路已被切断的情况下,巧妙的沿秭归——夷陵之间的蜀军间隙撤往潇亭:北方的黄权似乎太过注意荆北吴军的动向了。 旗开得胜后,蜀军士气高涨,水陆并进,吴军虽然节节抵抗,但是毫无作用,开战5个月以后,整个长江西线就只剩陆逊部所在的潇亭了。 吴军方面,陆逊根据客观战况,制定了固守待机的方案,他在潇亭接受了败退的吴军,并利用天险顽强的阻击住了气势大盛的蜀军。到6月中,南下夷道企图包抄潇亭的蜀军一部被孙桓打断了攻势,吴军潘漳部出当阳,牵制黄权部,并做出攻击蜀军后方的态势,虽然潘漳后来战死,不过他功不可漠。 战争的中期,刘备在夷道方向攻击受挫,潇亭方面又打不开缺口,便在北方做手脚,他集中一部精锐,消灭了潘漳的骚扰,并在整条战线上向潇亭施压。可是在当阳,麦城方向受阻于朱然。而潇亭的坚持不退反而成为了吴军整条战线的突出部,后方的兵源不断到达,吴军现在的态势就象蜷缩的眼镜蛇,随时可以向蜀军反击。 刘备在这时犯了错误。他受回了夷道方面给孙桓很大压力的蜀军,令吴军可以轻松的缓解战线压力,集中兵力进行反击。他也放弃了兵力占优势时的起头并进战术,集中主力与潇亭,夷陵方向与吴军决战。若客观的考虑,刘备此举是为了保障后方,并没有大错。但是这正是陆逊所希望的。 战争的后期,由于吴军在占劣势的情况下,遏止住了蜀军凶猛的攻击,士气上已经较数月攻击未果的蜀军为优了,加上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很短。可以集中兵力于一线。反观蜀军,后勤方面受到骚扰,即使赵云进行了清荡,还是见效成微,加上天气,士气等因素,他们已经失去了进攻的主动权。 于是吴军按照陆逊的计划开始了反击,中路实行火攻,火烧连营700里。水军出江陵,截断黄权的退路,南方的朱然包抄刘备后路(可惜了)。孙权率领总预备队策应全局。毕其全功于一役。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蜀军中路溃败,吴军一路追杀,最终被赵云阻击住,刘备托孤白帝,撒手人寰。蜀汉“数年经营,数方精英毁于一旦”将领战死无数,连马良也战死,可见蜀国人才损失的惊人程度。
第3个回答  2013-08-29
1。刘备的失误

(1)战前虽有准备,但并不万全。黄权意识到顺江而下作战虽然有利,但在撤退上存在困难,一旦失败,无法沿江逃遁。而刘备显然没有考虑自己会失败。
很难想象他可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中,称帝,征兵,造船,训练水军。他很可能是做到了前两点,而后两点是一带而过,而这后两点恰恰是突破夷陵的关键。
就是在战争初期,刘备还是打打停停,章武元年秋就开始进攻,直到二年初才出秭归,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应该速战速决的战斗拖了这么久。刘备应该在战前做好掩饰和徉动工作,以便突然袭击,扩大战果。不佯动也就算了,打打停停,在对方境内徘徊近半年,实在让人不解。
(2)没有顺江东下,水陆并进,迅速突破夷道猇亭防线。之所以刘备没有迅速挺进,很可能是水军不济,这和他的战前准备恐怕有很大关系。另外,和陆逊的严密布防有关系。半年的消耗,使蜀汉战争初期的士气尽失,变成了“骄兵,疲兵”。
(3)在敌国境内近200公里纵深的山区连营七百里。这好象有点“十全必克”的味道,认为各营依险立寨,易守难攻,万无一失。可是实际上面对六月酷暑,陆逊一把火就把它们烧了个精光。由于地处山区,难以展开兵力,被东吴各个击破,分割包抄,如果不是刘备经验丰富,兵马众多,早做了人家的俘虏。
《孙子兵法·九地篇》说:“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
轻地:入敌国未深,士兵思家亦轻易退却。
圮地:水毁难行称“圮” 。
夷陵一带完全符合“轻地”和“圮 地”。面对这种地形,《九地篇》有明确说明:“是故.轻地则无止圮 地则行”。
就是说遇到轻地不宜停留,遇到圮地应该快速通过。
可惜刘备完全违背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8-29
夷陵之战,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以发动着刘备的失败告终!
刘备为何会失败?
依我看原因不过2点:
一:刘备大意轻敌
二:陆逊指挥若定
先说一,
刘备连营七百里,隐于树林之中,
手下黄权对刘备说:“敌人一旦用火攻
便会一败涂地。”刘备不听,导致了
陆逊火烧七百里联营,刘备竟毫无防备。
二是陆逊指挥沉着,有备无患,刘备顺江南下
行军700里,却被陆逊死死堵住在夷陵,导致士气低落
最后丧失斗志,才一触即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