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会试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明朝的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在丑、辰、未、戌年于京师举行。参加会试的必须是乡试中式的举人。

会试也分3场,分别在农历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考试的内容和程序基本上和乡试一样。因为会试是比乡试更高一级的考试,明政府对它更加重视。所以,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增加了一倍。主考、同考一级提调、监试等官,都由级别较高的官员担任。

举人入场时的搜检,在明初较宽。明太祖认为,举人为进身仕途而来,不必将他们像盗贼一样看待。所以,搜检之法时行时不行。

到了明嘉靖末年,举人挟带的情况日益严重,于是添设御史2员,专司搜检。

会试录取人数,明初没有定额,名额增减“皆临期奏请定夺”。最少的一次32人,最多达472人。1475年以后,一般取300名,有因题请及恩诏而另增50名或100名的,则属于特殊情况,并非“恒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