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既然是“系主动的”,为什么还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孔孟 题目“孔孟”,就是孔子和孟子。一般人只是想到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作者却能把他们加以精细的比较,发现二者的差异,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注释:形影相随,形容关系非常密切],既有大成至圣[注释:大成至圣,清代尊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注释: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认为有知识的人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把孟子比作柏拉图。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注释:从作者的引文中可以探得所谓“紧张”的含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充满忧患意识,孟子意识到当时各诸侯国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局面,他的“紧张”,是因局势的紧张而紧张,忧患意识是紧张情绪的一种。孟子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